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
以数字化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0-11-10 15:02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陈知然 吕鹏宏 周雪

陈知然    吕鹏宏    周雪

 

在8月20日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地区提出了“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三大新使命。

浙江省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省份和我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应在“数字长三角”建设过程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探索一条以数字化驱动一体化发展新路径,助力长三角抢占全球发展制高点。

  


立足优势

  

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浙江省已从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升级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2019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达2.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3.3%,综合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三位,拥有1家数字经济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企业和12家超百亿元企业,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安防、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等方面具有全球竞争力。

平台建设明显提速。杭州、德清获批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阿里巴巴“城市大脑”、海康威视“视频感知”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跨境电商综试区总数达到10个,积极打造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浙江大学开展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之江实验室在多维智能感知、社会治理大数据等领域谋划建设若干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完善。5G建设速度与应用开发全国领先,创新性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上云企业达35万家。杭钢、阿里云等绿色节能超大型云计算中心启动建设,F根镜像服务器浙江镜像节点正式对外提供域名解析服务,首个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落户杭州。

创新突破不断加快。固态存储控制器、类脑芯片、EB级大数据计算平台、L4级自主无人泊车等一批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取得突破。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海康、吉利等在4K+AR/VR、智慧城市、智能驾驶、智慧医疗、金融科技等领域一系列数字场景应用落地,城市大脑、未来社区、智慧亚运等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掌上办事、掌上办公”之省建设成效显著,健康码、企业码已成为展示浙江数字化治理成果的重要标志。

  

抢抓机遇

  

全球数字经济大发展,为数字长三角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以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力量,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构成要素。特别是今年,在抗击新冠疫情和疫后经济复苏中,数字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长三角三省一市均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日益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是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推进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要素整合。数字长三角建设将重塑区域产业协作、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为数字长三角建设拓展了新空间。为统筹疫后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加速推进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线上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城市治理智慧化等领域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构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培育自主可控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体系。政策红利下,长三角地区数字领域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不断深化,数字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研发创新规模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为长三角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雄厚的数字经济实力,为数字长三角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新基础。2019年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规模达到8.63万亿元,占区域GDP比达41%,约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比为28%。是全国主要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消费电子等生产基地,拥有20家世界500强企业,聚集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拥有19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已初步形成强大的科研集群。信息基础设施完善,5G通信、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设施水平全国领先,具有承担我国数字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重任的能力,也具备参与领导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竞争实力。


再谋新篇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浙江要在危机中培育生机、于变局中开创新局,发挥区域数字经济优势,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设施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加快推进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为数字长三角建设探索经验。数字长三角建设,核心是通过数字技术创新,打破原有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和生产关系,创造出更高级社会经济生态,极大提升社会生产力。浙江要全力以赴发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加快数字经济新型生产关系构建、政府数字化转型、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创新探索研究,为数字长三角建设提供浙江经验。

紧扣高质量、一体化、全球化发展主线,率先形成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数字经济国际竞争新优势。突出在智能安防、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产业优势,促进提升长三角在数字经济核心制造、数字生活新服务等领域竞争力,加快制定国际化数字贸易、人工智能、智能车联网等数字标准和规则,提高长三角、我国在世界数字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水平。积极推广我省区域整体智治、疫情精密智控、移动支付、eWTP、数字生活新服务等成功经验,以数字创新赋能解决传统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创新协同、产业融合、设施共享、社会共治等难题,提升长三角协同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打造开放共赢的产业循环体系。立足自主可控发展战略,协同其他省市,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网络通信、智能装备、智能计算等数字经济领域标志性产业链,对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替代攻关,以科技创新推进补链强链建链,高水平支撑我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产业体系建设,成为联通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

强化“政府+市场”双向引导机制,整体推进数字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强化顶层规划设计。站在全球产业布局和国家竞争的高度,联合国家部门和其他省市政产学研等力量,做好“数字长三角”顶层设计,从强调技术应用转向重视制度适用,从打造条块工具转向构建生态协作,从依靠行政命令转向依托市场机制,将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治理创新等有机结合。统筹推动重点行动。以厚实产业基础、孕育科技创新、畅通经济循环、带动新消费、促进数字化转型为导向,协同推进数字设施布局、数字技术研发、数字产业重构、数字治理创新、数字场景应用、数字平台打造、数字生态赋能、数字安全保障等行动,打造完善建设体系。开展引领性项目建设。围绕打造“数字核心技术研发—关键软硬件制造—信息系统集成—创新场景应用”的自主可控产业体系,谋划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作为“数字长三角”建设的重要抓手,为长三角、全中国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