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
鼓亭抬阁舞蹁跹

2020-06-11 17:5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章亚萍

章亚萍

 

宁海前童元宵行会历史悠久,从明正德年间生发,一直流传至今。起初,行会是为了纪念祖先童濠带领族人开渠凿砩、灌溉农田的功德,后经演化,表现形式日益丰富,鼓亭抬阁从低到高,队伍规模也越来越大,由庆贺、感恩、纪念逐渐发展为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2014年,宁海前童元宵行会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前童元宵行会

 

上元美景

  

前童元宵行会从正月初十开始,至十五日结束,主要看点是巡游、祭祖和施放铳花。

正月十四下午一时整,爆竹炸鸣、锣鼓喧天,龙旗引导、头牌在前,彩船队、鼓亭、抬阁、秋千与狮舞等紧随其后,浩浩荡荡从鼓亭馆出发。整个巡游队伍走街串巷,途经村庄、田野,向塔山庙进发,一路上不断有游人加入,走在队首望不见队尾。

巡游队伍过处,有村民无偿供应水果、茶点给游人享用,并分发糖果给孩子。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都盛情招待,足见当地民风淳朴。

塔山庙里的祭祀场面盛大,由轮值田砩的房族出资置办祭品,荤素菜肴、三牲五谷具备,相当丰盛。族人依照辈分大小排列祭拜祖先,不得先后僭越,也不得喧哗、打哈欠,甚至不得咳嗽。祭祀完毕,轮值房族向全族分馒头,叫“散胙”。

待到十四、十五日的戌时,月亮从村东升起,村内顿时响起施放铳花的声音。出于安全考虑,自1995年以来,便以烟花代替铳花。童氏族人以行会为骄傲,每年会有一笔资金用于购买烟花,施放烟花的美景也一年胜过一年。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专程来看烟花,看鼓亭抬阁秋千,看碾后街舞蹈,也看盛大的祭祀活动。在热闹的环境中听将军令、大小开门等民间乐声,还可以品尝当地风味小吃。游人和村民一样,沉浸在活动的欢愉中,一起闹元宵。

 

保护传承

  

从塔山童氏族人的庆丰收活动,发展为全国游客期待的特色盛会,离不开当地民众和政府合力保护、传承前童元宵行会的决心和行动。

1998年,前童民俗博物馆建立。在550平方米的展厅里,1200多件藏品琳琅满目,还有塔山童氏岁时节令习俗、人生礼俗、生产饮食消费等各方面的礼俗展示。

2011年,又建立了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前童鼓亭馆,将原先存放在各房族的鼓亭、抬阁、秋千等行会活动器具收入馆中。并在馆中轮播视频,向游客展示元宵行会的盛况。

每年10月,当地还借助豆腐节等推介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前童民俗文化。

从2011年开始,前童文物与非遗保护协会承担了民俗研究的重要责任。每年的前童元宵行会期间,都会邀请全国民俗学者和专家来到古镇,把脉前童元宵行会,共商传承发展良策。

此外,许多能人志士也纷纷投入到保护研究中来,如国家级传承人童全灿整理了行会活动中演奏的全部工尺谱音乐,并将其编印成册。民间人士还收集了历代文人雅士关于前童元宵行会的诗词和文章,丰富宣传内容。

为了把“短期经济”转化为“常年经济”,目前,前童正朝着打造国家5A级景区的目标努力。

 

和谐强村

  

前童元宵行会,无论是活动形式,还是民俗风情,都别具特色。探究其不断发展、丰富的动力,在于前童人深厚的村族意识,进而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一直以来,前童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村落家族。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村落完全属于童姓人,直到现在,村落中人十之八九还是出自童姓人家,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地缘,自称“塔山童氏”。大家族凝聚不散、生生不息。

从童濠修建水砩坝开始,一代代前童人以其先祖垂训自勉,锤炼家族守正品格,从而提升村落名望,使之成为这方水土的首领村族。同时,他们注重教育,用儒家提倡的礼仪道德来教育族中子弟,也注重家礼家规教化子孙,世代传承。

一个古村落的元宵活动场面之大、气氛之活跃、秩序之良好,令人惊叹。这背后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在当下乡村振兴中同样值得学习借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