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两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2020-06-03 10:53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朱智翔 晏利扬

朱智翔   晏利扬

 

《诗经》有云,“安且吉兮”。这是安吉县名的由来。

3月3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安吉余村考察,同村民们亲切交谈,了解该村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农家小院里,习近平总书记说,时间如梭,当年的情况历历在目。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了绿色发展这条路子是正确的。

如今的安吉,不仅生态好、环境美,而且产业兴、百姓富,成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座地标。15年“两山”之路,换来了安吉大地的历史性巨变。


安吉余村

  

理念之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安吉县余村村口这块刻着“两山”理念的石碑,屹立在一汪碧水、一片春花之间,悄然记录着发生在安吉的“绿色跨越”。

余村,曾经是全县闻名的“脱贫致富村”,村集体收入早在2003年左右就达百万元。但挖山开矿的粗放式发展,导致了空中飞沙走石、河里泥浆遍布的“穷山恶水”景象,极大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2003年,村两委痛下决心,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但村里的发展却陷入困境:集体经济收入断崖式锐减,几乎半数村民“失业”。出路在哪里?

彷徨之际,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调研,称赞余村人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并第一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不仅给余村人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安吉上下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

15年来,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安吉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有效途径,成功实现了从环境污染负面典型到生态文明样板示范的转变。

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成为“国家标准”,全国唯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试点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头衔接踵而至……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安吉正探索实践从“两山”诞生地迈向试验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努力将安吉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发展标杆、全国城乡融合样板、全国美丽宜居大花园典范。

 

环境之变

  

采矿曾是安吉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地矿山数量最多时有50多家,处处是光秃秃的山、白茫茫的灰、黑乎乎的烟、脏兮兮的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为改变此番景象,除了关闭大部分矿山,安吉还实施了矿山整治复绿。一时间,“创绿”成为采矿企业的共同选择。

走进安吉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高禹石矿露天矿区,油油翠绿已慢慢淹过莹莹灰白,7个开采台阶都种上了植物。为了防尘,装满矿石的重型卡车覆盖着油布,次第驶入矿区出口的冲洗设施,半人高的轮胎被冲洗干净后才能驶出。“以前一刮风,真的是‘遮天蔽日’,现在矿区干净多了。”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不止采矿业,环境整治攻坚战在安吉各行业全面打响。为解决竹制品加工产生高浓度废水的问题,当地政府委托浙江大学进行技术研发,在全国首创治理技术,并建设了专门处理竹拉丝废水的逢春污水处理厂,变加工废水为明澈清水;为解决膨润土加工带来大量粉尘和污水的难题,当地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使土地得到复垦,把“脏乱差”变成了“净绿美”。  

有治脏清乱的攻坚战,也有增绿添美的全域战。近年来,安吉以乡村绿化为点、道路绿化为曲线、山体彩化为面,整体推进绿化彩化,开展乡村“大花园”建设。采取智能化监管的方式,为全县构筑起一道无形的生态安全屏障,守护青山绿水。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珍贵彩色森林4.25万亩、新植珍贵树76.4万株、平原绿化4543亩、森林抚育2.75万亩、造林更新2348亩;累计创建市级以上森林城镇10个,市级以上森林村庄118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6个、森林人家8个。

如今,安吉洗净污垢,妆点美丽,以其自身的清新秀丽为气质,以周边的绿水青山为底色,勾勒出一幅镶嵌在美丽大地上的多彩画卷。

 

发展之变

  

绿树村边合,碧水映农家。安吉鲁家村如今风景如画、游人如织,谁又能想到它曾经是安吉的脏村、穷村。

脏穷则思变,思变则路通。鲁家村开拓创新,突破了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制度障碍,先后建成了万竹农场、葡萄农场、野猪农场等18个农场,引进了颐久“中药谷”和房车文化营等旅游项目,并通过修建30公里的绿道和4.5公里的村庄铁轨项目,将景点串珠成链,变“盆景”为“风景”。如今的鲁家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从2011年的1.8万元跃升至近500万元,形成了村庄愈美村民愈富的良性循环。

从余村到鲁家村,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美丽山水、美好生活画卷,生动演绎了安吉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美丽建设的别样精彩,实现了从“一域美”到“全域美”、“形态美”到“发展美”、“外在美”到“内涵美”的转变。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健全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机制,为绿色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加快推进产业用地出让“标准地”改革,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将林权、宅基地、农房等纳入不动产管理,有效激活农村沉睡资源……近年来,安吉以改革之力构建生态文明新秩序、打通“两山”转化新通道、共筑民生福祉新格局。

安吉还着力打造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对高端人才和“大好高”项目的吸引力优势。严格执行项目、总量、空间“三位一体”准入制,实行“环评一票否决”,集中资源要素招引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近5年,安吉县先后否决环保不合格项目135个,引进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电站二期)等85个环境友好型项目,推进椅、竹等地方特色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促进安吉白茶走上农产品“母子商标”品牌管理之路。同时,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让“电站变胜地”“茶园变景区”的精彩故事屡屡上演。

从“生态立县”到践行“两山”理念,15年来,安吉营造了“改革没有局外人、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要当领跑者”的浓厚氛围,开展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的中国最美县域建设,围绕美丽经济、美丽环境、美丽文化、美丽民生、美丽党建五个维度,让生态环境种下的“常青树”变成老百姓的“摇钱树”,使安吉的“美”在不断升华蝶变。

在县域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的道路上大踏步迈进,安吉的“两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