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
“雕”出千古众生相

2020-07-22 13:2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朱诗琪

朱诗琪

 

在人口仅30万的浙南小山城泰顺,存有超过200项非遗名录项目,木偶头雕刻就是其中极富盛名的一项。据考证,泰顺木偶戏发源于北宋末期,距今已有近900年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木偶雕刻人的传承和创新下,不断焕发新生机。2014年,泰顺木偶头雕刻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季天渊制作泰顺木偶头

 

缘起木偶戏

  

说起木偶头雕刻,不得不提泰顺木偶戏。明清时期,泰顺木偶戏发展到顶峰,曾出现108个木偶剧团同时存在的盛况。 

泰顺当地有一句俗语:“前棚‘嘉礼’后棚戏。”“嘉礼”就是指木偶戏,意思是,凡是隆重的场合一定要先演木偶戏。可见当时泰顺木偶戏受欢迎的程度之深。

伴随着木偶戏兴起,作为木偶重要组成部分的木偶头,其雕刻技艺也在泰顺当地逐步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泰顺已出现了专业雕刻木偶头的艺人。如今的泰顺木偶头雕刻,正是在明清时期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吸取浙北和福建泉州两大木偶派系艺术元素逐渐发展而来,因“雕工精细简练、机巧构思巧妙、开相文静秀美、木偶人物性格各异”而名显于世。

 

手把手传艺

  

在泰顺木偶头雕刻技艺传承、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木偶世家和木偶雕刻家。他们继承并创新发展了泰顺木偶头雕刻技艺。

温州非遗保护带头人季海波出生于泰顺地区著名的木偶制作世家,其父季桂芳师从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黄泰生,父亲和姐姐季天渊均是泰顺木偶头雕刻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季海波说,上小学时,父亲就要求他和姐姐帮着一起雕木偶头的头坯,“刻一个坯,给一分钱”。放学后,姐弟俩坐在凳子上,跟着父亲一起拿着圆刀、大方刀、斜刀学雕刻,季桂芳雕一刀,他们也跟着雕一笔,不疾不徐。

在泰顺,还有像黄泰生、林直周等传承人。他们不仅在家族内传承技艺,还吸收了一批当地木偶戏班社的能人教授技艺,使木偶头雕刻这项技艺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地得以传承。

 

多途径激活

  

随着时代发展,木偶主要改由机器生产,精通传统木偶雕刻的艺人越来越少。最惨淡的时候,泰顺专业从事木偶头雕刻的手工艺人只剩下5个,而其中年纪最大的林直周老师已很少动手做木偶。

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传承人,将木偶雕刻技艺一传十、十传百?成为摆在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面前最大的难题。

近年来,泰顺县非遗保护中心采取“送戏下乡”“给传承人鼓励和荣誉”“培育传承人”等多重举措。既靠下乡木偶戏吸引年轻人进传承队伍,又给现有传承人荣誉感,让他们更有动力带徒教授。

走访慰问传承人、举办传承人培养班、成立木偶艺术研究会、设立木偶艺术实验剧场、每年举办72场木偶戏活动……随着一项项具体措施的推行,木偶戏广受欢迎的盛况再现泰顺,木偶戏市场也带动了木偶头雕刻的需求,雕刻艺人带徒传承的热情被有效激发。

 

跨界创辉煌

  

2019年8月,一则新闻《网络游戏〈寻仙〉携手泰顺木偶戏登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引起关注——木偶戏和网络游戏结合,让大家眼前一亮。

借由这次展会,一出出《真假美猴王》《钟馗醉酒》等经典木偶戏剧目展现在年轻观众眼前。网络游戏中的人物穿上极具泰顺特色的木偶时装,玩家甚至可以模拟木偶的操作通关。木偶戏与时尚流行相结合,网络游戏与传统非遗碰撞……泰顺木偶戏走进了年轻观众的心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木偶头雕刻产生兴趣。

除了融合不同元素、产业外,泰顺县非遗保护中心还集中创新了木偶剧目,加入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让木偶戏互动性、观赏性更强。演出后,剧团会设置“木偶剧解密”环节,鼓励观众用材料包亲手制作木偶。通过这种互动体验,让观众能进一步了解木偶戏和木偶头雕刻这项传承千百年的美丽非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