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1年第十九期
让“石榴籽”抱得更紧更密
——浙江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1-10-15 10:3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马跃明 袁卫

今日浙江记者  马跃明  袁 卫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浙江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成分齐全的省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省、设有华东地区唯一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省份,深厚的民族情谊传承千年。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明确提出,浙江既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维护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贡献,又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浙江省的民族工作。多年来,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全国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推动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新的征程上,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对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9月14日,省委召开民族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对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作出全面部署。

省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立足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重大使命,全面推进我省民族工作系统性重塑、创新性变革,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


浙江“三月三”风情节

 

加强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构建推进民族工作新格局

 

浙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悠久、深厚、光荣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领导下,创造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浙江民族工作系统全面的工作体系、工作平台、特色亮点和工作品牌。

历届省委、省政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方针和部署安排在浙江落地见效,推动浙江民族工作持续走在前列。

2017年6月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畲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加快发展,探索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

2020年6月18日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 努力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决议》,明确提出:不断提升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港澳台工作、海外侨胞工作等的针对性、有效性,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2021年6月11日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出部署:全面改善山区、海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交通设施条件,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深化景宁畲族自治县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民族乡村振兴专项行动被明确为重点实施的六大行动之一。

描绘发展蓝图。2021年3月22日,浙江正式发布了《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明确目标要求。9月14日召开的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率先打造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示范区。

健全政策体系。2020年12月31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不断健全指导民族工作的政策体系。

构建工作格局。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新格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省委对地方统战工作考核内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一直将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工作联系点,省四套班子每年都专题调研指导民族工作,高规格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推动各项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实,党建工作成效不断转化为民族工作发展实效。


桐庐县莪山畲乡群众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

 

围绕团结奋斗繁荣发展

奏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乐章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坚定“四个自信”“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多年来,浙江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夯实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目前,全省共有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300余家,国家级示范单位41家。

凝心聚力铸魂进一步深化——

筑牢思想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全省各级宣讲平台、各类媒体、文艺作品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完善教育机制。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重要学习内容。中小学依据课程方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融入思政理论课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民族团结教育平台稳步构建。

巩固网络阵地。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即时高效、点面结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初步构建,民族地区网络媒体得到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阵地进一步巩固。

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拓展——

增强“归属感”。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尊重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优化公共服务,积极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按政策享受均等化服务。

建设“大家庭”。因地制宜、注重引导,从各族人民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倡导建立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多民族共同居住、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更为浓郁。鼓励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服务和管理,共同参与各类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拓展深化。

深化“大交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提倡和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培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日常交流能力,文化认同进一步增强。通过组织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和民族联欢会、民族美食嘉年华、社区邻里节等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各族群众、各族学生的感情交流切实增强。

创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完善创建体系。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重点培育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工作;积极鼓励开展差别化试点,常态化开展“互观互检”活动,定期命名推广示范区示范单位,推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创建工作模式和样板。在浙江,分级培育、有序竞争、体系规范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强化政策保障。全省各地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完善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政策和措施,靶向明确、发力精准、受惠面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

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社区)、进乡镇(街道)、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等活动,有序推进各类阵地建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领域宽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层基础日益稳固。


杭州市西湖区精心打造“石榴籽家园”

 

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开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新局面

 

今年5月,浙江出台《关于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支持景宁打好民族牌、老区牌、生态牌、山区牌。

近年来,浙江始终将民族地区高水平全面小康作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的重要一环,针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突出产业帮扶激发内生动力,着眼均等均衡切实改善民生,进一步激发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力量,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夯实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基础。2020年,浙江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541元,是全国人均水平的近2倍,景宁畲族自治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名列全国120个自治县(旗)第4位。

争做民族乡村振兴示范——

把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作为民族工作的主要抓手和目标,推动各项政策举措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落实起效。从2019年提出“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目标、到2020年明确“全力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任务,从率先全国启动实施《浙江省民族乡村振兴实施方案(2018—2022年)》,到提档升级出台《关于开展全国民族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工作的意见》,从建立健全民族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设立明确省市县三级民族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格局日益显现。

目前,浙江15条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带(区)正逐一亮相,44项民族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领先全国,40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拔地而起,382个民族村与全省同步实现村集体经济全面“消薄”。

有效拓展生态转化通道——

培育品牌农业。打造“丽水山耕+景宁600”等一批标准化生产、全程可溯源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并与省农博会、森博会等会展平台相结合,发展会展经济。

促进农旅融合。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为抓手,实施民族乡村生态宜居行动,打造现代版美丽花园。近5年来,引导市县及社会资金投入8.5亿余元,创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0个、省级“十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0个。

做亮文创经济。瞄准畲族“三月三”节庆等民俗文化活动,做热民俗经济。评笋魁、斗薯王、开茶节、宣莲节等民族民俗活动,已成为民族地区积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新平台,实现了民族文化价值变现。

推动“互联网+”。依托浙江数字经济优势,支持全省民族乡村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全省民族村共有300多家农村电子商务网店,实现年销售额近8亿元,并涌现出“赶街”等一批电商明星企业。

扎实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文化基础更加稳固。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水平,支持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向民族乡村延伸,持续开展民族乡村星级文化礼堂创建活动。不断强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工作,推出了一批具有传承价值和理论创新的民族文化研究成果。

民俗文化品牌更加响亮。连续举办7届浙江省畲族文化风情旅游节、4届中国(浙江)畲族服饰展演、3届中国(浙江)民族服饰展演等活动,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浙里一家亲”民族文化品牌日益响亮。

文化共享载体更加丰富。支持各地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合理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建设各种类型的民族融合展示馆、民族文化共享大舞台、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等群众性文化共享平台;大力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宣传,支持一批具有民族交融共享窗口效应的文化展示阵地加强品牌建设,各地民族文化调演和汇演、民族文化轻骑队、文化邻里节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实现常态化、品牌化开展。

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在省市县层面,建立民族乡村振兴领导联系点制度,采取“1位领导+1个帮扶团队+1个民族村”的形式开展联系帮扶;连续三轮为景宁畲族自治县量身定制帮扶政策,涉及帮扶资金近10亿元,景宁已成为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国标杆和民族团结进步样板;连续两轮出台帮扶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每个民族乡(镇)落实省财政增量转移支付200万元,明确18个经济发达县(市、区)和28个省级单位结对帮扶18个民族乡(镇);开展“消薄”提升工程和“双百村结对行动”,不断将统战资源转化为民族乡村振兴强大助力。

浙江连续举办民族乡村“百村论坛”,持续推动民族乡村的“两进两回”,有力凝聚民族地区发展合力。


仙居县少数民族学生实践园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

开辟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新境界

 

近年来,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扎实推进民族工作领域“整体智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优势,综合运用法律、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预防化解、依法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民族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成。

强化数字赋能——

坚持需求导向。按照“大场景、小切口”,着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谋划开发“浙里石榴红”应用;着眼各民族共同富裕,谋划开发“浙里畲乡共富”应用,牵引带动民族地区数字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坚持多跨协同。构建“1+2+15”民族领域数字化改革整体框架,打通联动相关部门数据,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实现民族事务多跨协同管理和服务。

坚持系统重塑。迭代升级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目前景宁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智慧+”体系,以及“警务集市”“和美小巷”等一批数字化便民举措,也让民族工作的公共服务更高效、群众办事更便利。

构建服务载体——

健全“微组织”。建立民族工作长效机制,在县、街道、社区层层建立政府层面民族工作协调小组,完善民族工作社会组织建设,提高民族工作的组织化程度。

创设“微窗口”。在少数民族群众较为集中的社区增设“流动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窗口”,开展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把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办证办事、社会保证等事项纳入服务清单、开辟绿色通道,以有形的“微窗口”提升无形的获得感。

畅通“微热线”。在少数民族群众较为集中的街道、社区开通少数民族群众电话服务热线,组建“民族团结一家亲”微信群,组建民族工作信息员队伍,形成了一套快速高效的信息反应机制。

提升“微平台”,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技能培训、文化生活等需求,分别打造了就业指导平台、个人提升平台、才能展示平台,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

目前,浙江已在基层社区建立了800多个“四微”载体。以“四微”为主要内容的全国首个城市民族工作省级标准《城市民族工作服务指南》得到中央统战部推广。

抓实城市民族工作——

办好“语言班”。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社区、企业全面开展来浙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帮助少数民族同胞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交流能力。截至目前,共设立14个教学点,开办30余班次,惠及5000余人次,学员国家通用语言三级考试抽样达标率达到90%以上。

开设“工作室”。推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米娜工作室”典型经验,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工作室创建,提高少数民族群众自我服务管理水平。目前全省已建成品牌工作室60余个,让少数民族群众情感有依托、心结有诉说、疑惑能咨询、矛盾能化解、困难能帮扶。

拓展“服务窗”。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在组织体系、服务方式、工作内容、工具手段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民族工作样板。


义乌市鸡鸣山社区举办通用语言培训班

 

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安排

探索民族地区对口支援新模式

 

浙江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对口合作涉及8个省区、100余个县(市、区),大部分是民族地区。近年来,浙江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安排,构建了党委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国有企业为先锋、充分发挥浙商群体优势的民族地区对口帮扶体系。2018年以来,全省每年筹集对口支援、扶贫协作的财政资金超过50亿元、实施项目400多个。2020年,浙江对口的贫困地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浙江对口支援工作在国家绩效考核评估中被评为“综合绩效突出”。

产业帮扶强造血功能——

发挥浙商和市场优势,有序推动浙江产业向对口地区梯度转移,打造海屏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广元浙川扶贫协作产业园等产业合作亮点工程,协助建设以四川省平昌县青花椒交易中心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专业市场,不断提升和挖掘对口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

消费扶贫做亮点品牌——

依托浙江数字经济优势特别是电商平台优势,多渠道合力推进消费扶贫,将民族地区特色产品推向全国。注重产业合作与消费扶贫衔接互动,坚持政府采购和市场购销同步推进,鼓励知名电商销售对口民族地区的农特产品,开展多场“一县一品”展销活动。安吉县先后向对口帮扶地区捐赠“白叶一号”茶苗2200万株,浙茶集团与茶苗种植地签订包销协议,专门打造了“携茶”品牌,并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携茶”在全国打开市场。

创业服务促稳岗就业——

积极引进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率先开发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动态管理平台,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组建省际劳务合作机制,率先通过“点对点”包大巴、包火车、包飞机等多种形式,帮助民族地区群众返岗复工,实现200多万返浙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没有发生一例感染。

智力扶贫斩断“贫根”——

选拔优秀教师、优秀干部到对口地区开展智力帮扶,送理念、送知识、送办法。率先承担民族班办学任务,大力开展“金种子”培育工程,全省共有21所优质学校承担高中班、职业班办学任务,目前共有在校生8100名,已累计培养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约2.4万人。


遂昌县实验小学民族运动会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在新的起点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浙江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之江大地竞相绽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