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浙江“海上造林”为哪般

2021-02-09 11:5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施力维 甘凌峰

施力维    甘凌峰

 

红树林长于滩涂淤泥,支撑起物种多样的沿海生态系统。但近年来受海岸过度开发等影响,红树林屡遭生存危机,面积持续减少。

浙江是中国红树林分布的最北界,海上造林难度更大。浙江沿海滩涂养殖密布,新栽红树林还需要海上“退养还林”腾出空间,牺牲部分经济利益。

日前,《浙江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5年)》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计划,未来5年,浙江要新营建红树林200余公顷。一场“海上造林”行动由此拉开帷幕。

  

西门岛红树林


南来红树

为大海造“幼儿园”

  

俯瞰与福建交界的苍南沿浦湾畔,一条绿毯沿着海湾伸展,迎着潮起潮落。这里是目前浙江最大的红树林群落之一的沿浦湾红树林。5公里长的岸线滩涂上,分布着80多公顷红树林。

这片红树林故事,要从2014年说起。当时,浙江海洋大学教授水柏年和学生在此做海洋生物调查,发现光秃秃的滩涂上,生态退化严重,底栖生物稀少。水柏年建议当地从紧邻的福建引种红树林,恢复滩涂生态。

水柏年说,红树林被称为大海的“幼儿园”,是众多生物栖息之所、产卵之地,有着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而苍南县有浙江少有的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是全省最适宜种植红树林的地域之一。

在沿浦湾,科研团队和政府部门通力合作,经过6年努力,终于蔚然成林。

红树林带来的生态改善显而易见。种植红树林两年后,沿浦湾平均生物量增加了367%。不仅如此,红树林还能防风消浪、净化海水。

红树林的价值和重要性越来越得到认可,对它的保护和修复也上升为“国家行动”。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明确到2025年,全国营造红树林9050公顷。其中,广东5500公顷、海南2000公顷、广西1000公顷、福建300公顷、浙江200公顷。为鼓励地方垦造红树林,自然资源部还将按年度红树林造林合格面积的40%,对地方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红树林的营造面积是最小的,但难度却最大。要种好这200公顷红树林,除了要面临气候的考验,造林空间在哪里,技术保障如何跟上,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树进人退

为未来腾出生态空间

  

其实,营造红树林,浙江人并不陌生。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浙江就尝试引种过红树林,规模较大的就有10余次。最多时,全省曾累计种植红树林面积1700公顷。

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加快,红树林的栖息空间被分割取代,幸存的所剩寥寥。

在乐清市西门岛,还能见到1957年从福建引种而来的红树林。不过面积从鼎盛时的150亩,萎缩到3亩。这批红树林当初引种,是用于保护海堤、抵抗台风和自然灾害。后来因修建堤塘、围塘养殖,红树林所剩无几。

近年来,红树林的生态价值逐渐为人所知。通过抬高改造滩涂,人工栽种移植红树林,如今分布在西门岛的红树林又有所增加。《行动计划》发布后,西门岛区域正是我省红树林修复和营造的重点区域。

为更好地保护红树林,2017年,在省林业部门指导下,苍南县创建了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

当下,苍南县有一项眼光更长远的行动正在展开。当地计划腾退一部分围塘养殖,“退养还湿”留出空间,再种植100公顷的红树林。

“给红树林提供生态修复的空间,也是给未来留发展空间。”苍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杨加利说,从向海要地挤占红树林的生存空间,到“退养还林”留出空间,一退一进间是理念的转变。

修复生态,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发展。2020年6月初,苍南县和龙港市联合申报了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施沿浦湾海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和鳌江河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项目预算总经费达2.97亿元。

  

一路向北

生态探索没有终点

  

在人类大规模开发沿海地带之前,红树林才是浙江海岸线上的“主人”。

考古发现,在温暖的中全新世,也就是大约8000年前,浙江沿海的天然红树林,向北蜿蜒分布到了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地区、杭州湾沿岸。

目前,天然红树林主要留存分布在福建及以南的沿海地区。浙江乐清湾以南的温州、台州两地的滩涂海域,人工种植红树林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保证一定的成活率。

目前,科研人员正努力通过驯化培育,让红树林重新回到浙北区域。

在龙港市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里,陈秋夏带领团队,经过了几轮筛选,已繁育出了一种抗寒性好的优良品种。它们的“祖辈”已扎根龙港10多年,经历过严寒洗礼和每年的台风冲击。在浙北的杭州湾一带,宁波、舟山等地,都已尝试引种这种红树。

2020年夏天,上海临港和江苏启东的科研人员,来到龙港市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他们把这里的胚苗,引种到了长江口。

“现在仍在试验阶段,还难言成功。”陈秋夏说,这种树苗的致死温度大约在零下8.6摄氏度,浙北的红树要真正成林,成为海岸卫士,还必须经过多年的持续考验。

对红树林来说,与严寒相比,更大的威胁来自另一种生物——互花米草。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上世纪70年代引种到国内,用于防风消浪、保护堤岸。但这种植物有很强的侵略性,一年就能长到1.6米到1.8米,致密而发达的根系剥夺了许多生物的生存空间,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这两年,浙江的科研团队找到了一种综合破解方案。现在种满了红树的温州树排沙岛,原本被密密匝匝的互花米草所覆盖。科研人员在此做了小规模的试验,先用专门杀灭互花米草的专用环保药剂,预先给红树林营造适宜的环境,再辅助红树成长。

“目前来看效果不错,但后续管护要跟上。红树林造林管护措施至少要3年以上,极为重要的是及时清除互花米草等竞争性杂草。”陈秋夏说。

十年树木,百年成林。浙江营造红树林,风风雨雨已近70年。从挑选宜林地到培育良种苗,再到后期的养护,红树林的修复和种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让红树林再次守护浙江海岸,不能仅仅靠政府和科研人员,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