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一村万树”种出“绿富美”

2021-09-01 10:19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杨晨

今日浙江记者  杨晨

  

绿叶在枝头摇曳的风景,正成为浙江各地优化乡村生态、美化环境、重塑乡风的生动载体。

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40周年,浙江启动新一轮“一村万树”五年行动,全域推进“万树”进村。作为全省“大花园”建设和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的抓手之一,自2018年启动“一村万树”三年行动以来,已建成示范村1216个、推进村10461个。


松阳县大东坝镇

 

下好绣花功夫

  

走进衢州柯城区石梁镇中央方村,楠木连点成林,郁郁葱葱。事实上,这个以柑橘闻名的村庄,全村能种树的近2500亩林地基本都种了橘树。“奇迹”就发生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中:村里道路两旁、房前屋后、边角地块……

据村党支部书记方衍忠介绍,经过仔细摸排,“夹缝地”累计有近百亩之多,村里特意咨询林业专家,最后选定种珍贵树——浙江楠。目前,中央方村种下的浙江楠已达2.2万余株。

“相比第一轮行动强调扩面,第二轮行动重视的是提质,注重‘微改造’的‘绣花功夫’。”省林业局国土绿化处负责人表示,浙江现有林地面积659.35万公顷,森林面积607.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1.15%,居全国前列,但部分地区乡村绿化质量不高、覆盖面不广的问题依然存在。

为此,“一村万树”五年行动计划首先瞄准的就是提高绿化质量。浙江将在保护好现有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村庄及周边区域绿化。与此同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突出“身边增绿”,充分利用可绿化空间,挖掘绿化潜力。

种下万棵树,打造万树村。自实施“一村万树”工程以来,安吉县一批村庄“见缝插绿”,在公园、健康步道、废弃地等处规划种植银杏、红豆杉、无患子等树种,通过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做到了处处是景色,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塑造乡村绿美环境,不仅仅是把万棵树种下这么简单,还要花大精力保护和巩固好原有的绿化基础。”安吉县资源规划局国土绿化科负责人说,为保障“一村万树”创建成效,安吉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化养护管理机制,真正做到种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成林一片。同时,加强林木保护,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损林毁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巩固造林成果。

近年来,包括“一村万树”工程在内,安吉县林业各类示范工程建设已累计建成珍贵彩色森林17.8万亩、新植珍贵树种350万株。

 

发展特色产业

  

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叶子变票子。今年3月,一辆挂着“山海协作 一村万树”横幅的货车停靠在杭州政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车上是从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运来的200棵价值20余万元的浙江楠树苗,这是运抵杭州余杭区的柯城首批“一村万树”绿色期权树苗。

2019年,柯城与余杭创新“消薄”新模式,启动实施“一村万树”绿色期权项目,即以100株珍贵树种小片林为1个资产包,企业支付一定费用即可完成绿色期权认购,开创了企业付费买林木未来收益,林木收益提前变现,农户赚取稳定劳务管理回报,企业、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增收的共赢模式。

“‘期权树’的诞生,让村集体通过种树实现小周期变现增收成为可能,林业产业发展又新增一条路径。”柯城区林业局产业发展科负责人说。截至4月底,柯城区的“期权树”总认购资金已超过1170万元。

“推动山区跨越式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省林业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五年行动计划除了植树护树,还侧重与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以高效生态为导向,发展“一亩山万元钱”等林下经济,让乡村更兴旺,生活更甜美。

累计新增树1万余株,成功建成省级森林人家,新昌县沙溪镇董村村最近交出了第一轮“一村万树”行动的成绩单。省林业局专家表示,入选森林人家,说明这个村已找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径。

董村人确实早在布局一种体验型文旅新业态。村民们选栽的,大多是红枫和桂花等观赏性树种。每当秋季来临,枫叶染红,桂花飘香,整个村子充溢着自然之美。作为新昌著名的旅游村,董村每年要迎接游客10多万人。

近年来,绍兴已累计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113个、推进村1017个。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组数字之和占全市乡村总数的一半多。它们与绍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五星3A”工作同时推进,带火了一个又一个乡村产业。

 

弘扬生态文化

  

柯桥区夏履镇莲增村有一棵千年银杏树,这棵“镇村之树”高达40米,树干合围足有5.45米。每当秋季,枝间溢彩流金,树下满地铺金色,格外惊艳。不少游客专门前去“打卡”,用镜头捕捉秋意。

2016年起,村里对银杏树加强保护,并以银杏为名,建造了银杏广场,与新建的仿古戏台、党建长廊、文化礼堂相得益彰。如今,村里有人结婚,都会选择到这里来搞仪式,还有各种大型活动,也会选择在银杏树下举行。

“古树故事凝聚了当地群体对树的情感,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夏履镇农办主任王世程眼里,种树,也得种“树文化”。

“万树”进村,也在激发着很多村庄的精气神。“认领了一棵樱花树,这样每次坐火车回衢州,看见满眼的樱花,我就知道,我的城市,我的树,都在等我回来。”柯城区新姜村的一位“95后”姑娘认领了一棵树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她说:“与其花钱买包包买口红,不如给自己买一份热爱生活的粉色希望。”

而在柯城区姜家山乡前昏村村口40多亩苦丁茶树林里,每天都有村干部、村民前来转悠。护绿,已然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到2025年,浙江将再建“一村万树”示范村1000个以上,在“碳达峰”“碳中和”中贡献林业力量。

接下来,浙江将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采用“一树一策”的方法,充分挖掘文化内涵,讲好古树故事,建设或提升一批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强化森林古道的保护与修复。

与此同时,浙江将把森林文化融入乡规民约中,探索创新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推动“植绿护绿爱绿”意识融入家风家训、村风村貌,形成全社会关注森林的良好氛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