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
裁剪“江山”成锦绣

2022-10-15 10:5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史 申

史 申

 

“一把手工剪,传给三代人。”这是很多拥有张小泉手工剪家庭的真实写照。从张小泉剪刀诞生到现在,“张小泉”三个字在人们心中一直是剪刀的代名词。这个生于杭州、长于杭州的品牌,在一代代传承中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2006年,“张小泉”被重新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同年,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诞生“金字招牌”

  

剪刀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在中国已存在了几千年。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剪刀实物,是20世纪90年代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汉时期南越国铁剪。

唐代时,中国古代制剪业出现了第一个地区品牌——并州剪刀。并州,即如今的山西太原。杜甫有诗句:“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从出土文物来看,当时的剪刀呈“8”字形,在手把上形成一个小回环,使剪刀的剪切力更强。宋朝,剪刀实现突破性改革,剪刀两刃分离,再用销钉铆合起来,利用杠杆原理,大大增加剪切力度。从宋代到今天,“X”形成为剪刀的主流造型。

后因北方连年战乱,百业衰退,而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并州剪刀逐渐被杭州剪刀所取代。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时杭州已有钉铰(古时剪刀又称铰刀)作坊和修磨剪刀匠铺。但在当时,杭州的剪刀只是颇受消费者欢迎的地方产品,且生产者众多,品质参差不齐。

明万历年间,皖南黟县有一位铁匠名叫张思佳,在芜湖学得一手精制剪刀技艺后,和儿子张小泉在家乡开设了一家剪刀店铺,号“张大隆”。明末,为谋求发展,张小泉举家迁至杭州,在市井繁华、客流云集的吴山北麓大井巷,搭棚设灶开起了剪刀作坊。

因“张大隆”剪刀生意兴隆,当时有人冒充其牌子出售。张小泉气愤之余,于清康熙二年毅然将“张大隆”改成自己的名字“张小泉”。他秉承父亲创业时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制作剪刀时,选用浙江龙泉、云和的好钢,精工细作,制出的剪刀以锋利、耐用、精巧著称,一时间声名远播、生意红火。

“张小泉”品牌成名的历史从此开始,直至成为中国传统工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秉持“良钢精作”

  

如今,在杭州吴山脚下的河坊街上,依然能够看到“张小泉”剪刀的门面店。这个老字号品牌可谓家喻户晓,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和驻足。

创始人张小泉曾立下“良钢精作”的家训。近400年来,其后人身体力行,这成为张小泉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张小泉剪刀厂“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的精神即源自于此。

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其核心是张小泉及其传人世代口传心授的一整套传统手工艺。这套技艺被概括为“72道工序”,其中有两项精湛独特的制作技艺历经磨炼被延续下来。


传承人施金水展示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 顾益民 摄


其一是“镶钢”工序。在张小泉创造这道工序之前,剪刀都是用铁锻打而成,而张小泉在剪刀的铁槽上嵌进了“钢刃”,把钢的坚硬和铁的柔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剪刀刚柔相济、锋利又和顺。这是我国制剪史上一项具有革命性的重大创造。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说的正是这一传统技术。

另一项是剪刀表面的手工凿花技艺,张小泉剪刀率先引入银楼和铜器作坊的凿花工艺,用于剪刀装饰,提高观赏性,让剪刀这一实用工具产生艺术价值。造剪工匠在剪刀表面刻上西湖山水、飞禽走兽等纹样,栩栩如生、完美精巧。

一次次钢铁与火的淬炼,让“张小泉”剪刀洗尽铅华、历久弥新,成了千万消费者家中的好帮手。著名诗人田汉先生曾为其写下一首赞美诗:“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

 

全力以“复”焕生机

  

在张小泉剪刀博物馆中,各个时期的剪刀照片和实物见证着“张小泉”的荣誉和辉煌。这座建造于1993年的博物馆,至今已接待了数十万人前来参观。

就像剪刀在磨削上下狠功夫一般,“张小泉”人也在磨砺中不断地推动着品牌的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施金水和徐祖兴都想把一身绝活传给年轻人,他们把自己的技艺和经验编撰成册,让“张小泉”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

如何保护和发扬“张小泉”这个品牌,传承人、企业和政府形成合力,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更好地实现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曾经一天锻造一把剪刀的时代仿佛还在眼前,可机器人全数字化生产已经照进现实。在“张小泉”剪刀厂的生产线上,拥有坚实臂膀的机器人拉钢开刃,好不热闹。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使其在兼具高工艺的基础上提升了产能。

近年来,国货强势回潮,老字号焕发了新生机。2019年,“张小泉”入驻拼多多,成为第一批进驻的旗舰店,打开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从手工锻造到实现智能化生产、线上销售,“张小泉”不断地完成新旧交替,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