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领导要论

坚定信心 激流勇进 巩固拓展稳进提质的发展态势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袁家军
2022-05-15 18:2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2022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顺利实现“开门稳”“开门好”,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振了信心,奠定了基础。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巩固拓展稳进提质的发展态势。

 

充分肯定一季度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季度浙江经济发展呈现6个亮点:

主要指标排名靠前。一季度,GDP总量17886亿元、增长5.1%;规上工业、投资、消费、出口增速均位居东部主要省市第一。体现了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了为大局多作贡献的要求,体现了“重要窗口”的责任担当。一是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二是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4%;三是消费恢复性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四是外贸出口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增速28.3%。

政策发力协同有效。突出减负强企,精准实施“5+4”组合政策体系,服务市场主体共渡难关、共克时艰。12个省级部门联合出台17条举措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一是纾困政策直达快享。突出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狠抓国务院大规模增值税留底退税等政策落实;14个省级部门联合出台53条举措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一季度,省级财政新增164亿元用于助企纾困,共完成企业减负581亿元。二是金融服务实体政策保障有力。一季度贷款新增突破1万亿元,余额增速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企业贷款利率4.61%,为历史最低。全国农信社改革“第一单”落地浙江、省农商联合银行揭牌。三是扩投资政策持续发力。出台扩大有效投资20条,实施优结构扩投资“1+9”行动。843个省“4+1”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30.6%,新建项目开工率52.8%,续建项目复工率100%。

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协同推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和主体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加快转入创新驱动轨道。一是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一季度规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装备、高技术、战略新兴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8%、11.2%、22.7%、16.3%和11.7%,增速都高于面上,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6、4.9、3.5、5.3和7.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增长336%、318%。二是创新投入持续加大。1—3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7%。各类实验室加快建设,新取得三大科创高地进口替代成果13项。三是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雄鹰、凤凰、雏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培育行动深入实施,新增上市公司11家。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一是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1612”体系架构,加快探索各领域“大脑”建设新路径,推进重大应用全面贯通,推动数字化改革落地落实。二是迭代推进各项重大改革任务。重点攻坚亚运智慧服务保障体系机制集成改革、迭代升级“七张清单”等。三是“一带一路”统领全面对外开放。迭代标志性工程建设,省级以上境外经贸合作区增至18家。“义新欧”班列开行534列。自贸试验区引领发展,大宗商品储运基地项目加快推进,新签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投资总额约1200亿元。

共同富裕示范扎实推进。对照“1+7+N”重点工作体系和“1+5+n”重大改革体系,一体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推动地区、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不断缩小。一是民生保障有力。一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新增就业3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0%,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4.7%、为全国最低的省(区)之一;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40万人,增长2%;教育、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重点民生支出23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9%。二是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新签约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102个,到位资金112亿元;山区26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8个产业飞地、20个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启动建设。三是城乡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其中城镇、农村分别增长5.5%和7.3%,城乡收入比1.82,同比缩小0.03。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疫情防控掌握主动权。元旦春节以来,杭州、嘉兴、金华等地相继出现疫情,基本上都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在战斗中迭代完善“五快”循环和“七大”机制,防控能力大幅提升,“三区”设置、“三情”联动等浙江防控经验做法展现实战实效。同时,拿出最好资源、最强力量,以最快速度驰援上海抗疫。二是金融风险防控有效。不良贷款率连续16个月保持在1%以下。三是公共安全形势平稳。全省社会面保持平安稳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2.5%、56.3%。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一季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值得充分肯定。在近期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疫情多发的背景下,我们分析浙江经济,既要看数据升降之“形”,又要究成绩问题之“因”,更要把握未来发展之“势”,客观准确全面分析经济形势。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确保二季度稳进提质

 

接下来大事喜事盛事云集,必须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总的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必须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咬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巩固稳进提质好局面,二季度尤为关键,政策发力要靠前。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工作目标、任务清单抓好落实,特别要重点抓好9个方面工作:

守住疫情防控堤坝。这是“大前提”。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慎终如始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不断完善“动态清零”精密智控疫情防控机制,优化指挥调度,调配加强力量,推动“五快”机制加速落地,同时跟踪进度,形成工作闭环,把“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做到位,确保守住不发生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为全国抗疫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一要联动深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扎实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双尖双领”研发攻关计划,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要加快海洋强省建设,做好海洋科技、蓝碳产业大文章,把海洋经济加快打造成未来发展新增长极。二要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抢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脑机结合等领域制高点,推动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浙江大学“脑—机—药”平台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能源、海洋、航空等省实验室,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级。三要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全力打造龙头企业,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

护住市场主体“基本盘”。一要做好物流畅通保障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落实全国统一通行证机制,抓好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防疫检查站等规范管理,抓紧打通省际、市际、县际交通要道,加快恢复航空、铁路、港口等正常运营,让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运得进来、卖得出去。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省级协调机制,聚焦重要物资、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建立“白名单”动态管理机制,做到“一企一诉求一协调”。二要加快推进减税降费。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原则,根据中央最新部署,加快落实减负强企、帮扶纾困政策举措,用足用好减税、降费、补助、减租、贴息、稳岗等手段,特别要降低物流成本,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阶段性降低客车通行费,增强海港服务能力,破解订舱难运价高等问题;推动留底退税早退快退,加快政策兑现,稳定市场预期。三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一城一策”,压实城市主体责任,做好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健全房地产风险预警机制。四要强化要素保障。制定重大制造业项目能耗指标全省跨区域跨年度调剂方案,开辟能评绿色通道,确保大好高项目尽快落地。用好央行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对发展前景好但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给予增量贷款支持。

挖掘有效需求“增长点”。一要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完善项目推进“赛马机制”,迭代升级有效投资e本账重大项目场景,扎实推进优结构扩投资“1+9”专项行动,强化要素保障和服务协调,推动843个重大项目提质提速。对亮灯项目,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压实责任,加快进度。对未开工的省主导重大项目,要制定落实“一项目一方案一政策”,尽快开工。要抢抓政策窗口谋项目、争取项目。二要全力稳外贸稳外资。加强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联动、稳定出口物流,深入实施拓市场百日攻坚行动,推进外贸主体培育行动、RCEP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金融稳定外贸、信保扩面降费,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积极招引外资大项目,推动外资大项目早落地早建设,引导外资企业利润转增资。三要全力提振消费。制定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绿色大宗消费支持政策,加快构建品质消费普及普惠促进体系,大力开展“百城千企万亿销售”“浙货行天下”等行动。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加强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在农村的布局。支持发放数字消费券,促进新型消费,加快数字生活新服务发展。当前,要重点稳服务业。加快落实服务业纾困系列政策,切实帮扶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加快推进服务业模式创新,大力实施服务业万亿项目计划,引进建设一批影响力大、支撑力强的标志性项目;做优科技服务、现代物流、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文化体育服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生活性服务业,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落实亚运保障“硬任务”。一要进一步细化任务要求。围绕重大任务和重要节点,在“1办1委9组”框架下,采取矩阵式管理方法,加快形成操作性强、指导性强的工作计划实施体系,同时用好数字化手段,实现高效协同、整体提升。二要进一步提炼特色亮点。反复迭代、反复提升9个专项协调小组和6个承办市的标志性成果,细化颗粒度,明确实现路径,充分展示筹备工作水平,确保留下经典、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浙江辨识度。三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谋划。提炼一个主题,打造一批标识,谋划一批重大活动,形成一批重要品牌,充分发挥各种类型媒体的作用,讲好浙江故事、亚运故事。

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迭代完善“6+1”领域重点任务,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为重点的达峰路径,加快建设更加绿色低碳的美丽浙江。一要推动产业结构低碳化。大力培育低碳高新产业,组织实施工业领域和七大高耗能行业碳达峰专项行动,打好工业企业节能降碳组合拳。深化工业碳效综合改革,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二要推动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启动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落实产能置换办法,严格能效标准约束,组织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三要探索构建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迭代升级“双碳”数智平台,抓好低碳零碳试点示范,建立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制定实施一批“双碳”支持政策,健全“双碳”标准,强化“双碳”法治保障,健全高效协同推进和监督考核机制。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探路。对照“1+7+N”重点工作体系和“1+5+n”重大改革体系,体系化科学化推进示范区建设,集成叠加强化示范区整体效应。一是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聚焦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扩中提低、山区26县整体跨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等十个方面,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群众有感、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二是加快探索一批共富机制性制度性创新模式。聚焦缩小“三大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6县“一县一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等领域率先探索突破,推动发展型制度政策加快向共富型跃升转变。三是加快谋划一批重大改革方案。聚焦破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新题,研究谋划共富型大社保体系、财税政策体系、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进城农民工共同富裕、“浙里长寿”体系等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方案。

增强改革开放“动力源”。一要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19日中央深改委第25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推进数字化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要按照“1612”体系构架,突出实战实效,强化“大脑”功能,放大场景、开拓视野、创新突破,加快重大应用贯通落地,在更大场景中全面推进跨部门业务流程优化、制度重塑和管理重构,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活力。二要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亩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深化电力天然气体制改革,鼓励用户侧通过市场化交易拉大电力市场峰谷电价差;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开展数据要素配置改革试点。三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海外仓重点区域布局,动态实施一批“小而美”对外投资和产能合作项目;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实施“丝路护航”行动,切实维护我省企业海外利益。四要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强化大项目对制度创新的带动作用,高质量推出制度创新案例;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加快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落地,大力培育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等新业态。

维护平安稳定“大环境”。一要坚决维护政治安全。二要做好疫情相关风险防控工作。坚持疫情、舆情、社情“三情”联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三要做好能源和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坚决打赢能耗双控和电力保供这场硬仗。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四要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五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好汛前风险隐患等排查整治工作,持续“遏重大”“控较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巩固社会治安良好态势。


(摘自袁家军同志2022年4月24日在一季度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