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党的建设
擦亮新时代乡村治理金字招牌

2023-02-20 10:10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孙吉晶 戎美容 张 晨

孙吉晶  戎美容  张 晨

 

走进宁海县跃龙街道望府村下枫槎自然村,仿古凉亭、音乐喷泉、曲水茶廊等景观跃然入目。靓丽村姿源于2021年启动的艺术改造工程,在村里开面馆的村民陈掌娟说:“项目建设从立项到验收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可以通过‘监督一点通’看得一清二楚。”

2014年,宁海在全国首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一创新做法曾荣获首届“中国廉洁创新奖”,并逐步走向全国。近年来,宁海一路先探先行,相继推出《36条负面清单》、36条多跨场景应用,“36条”持续迭代升级,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村民学习宁海“36 条”县地方标准规范。胡武彬 摄


负面清单让执行更刚性

  

村里的资产资源租金不及时、不足额收缴,怎么办?发放误工补贴存在优亲厚友现象,如何处理?……在宁海,很多村社干部把《36条负面清单》熟记于心。它就相当于一份“行权指南”,为村干部划出权力红线。

“近年来,我们在日常督查、巡察监督、信访反馈中发现,‘36条’在部分基层治理薄弱、村干部法纪意识淡薄的村社内执行刚性不足,打‘擦边球’现象时有发生。”宁海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2022年7月,县纪委全面梳理违反“36条”的典型案例和典型问题,形成了《36条负面清单》,堵上了制度漏洞。

“负面清单”涉及8个方面、53个问题,对每一种违规行为都提出相应的处置建议,如提醒谈话、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或诫勉等,并与村干部年底绩效考核挂钩。

茶院乡庙岭村党支部书记王炉南提及上次被乡纪委约谈一事,脸上就一阵泛红。“我耳根子软,向村里茶山承包户催收承包款几次没结果,就把这事儿搁置了。”他说,“在乡纪委提醒下,我意识到这已触碰到《36条负面清单》划定的行为红线。作为村支书,我有责任。”约谈之后,他直面问题,及时向承包户催讨回了12万余元欠款。

“我对‘负面清单’学得不深、不透,没有督促村里及时补上变更手续,这是一次教训。”说起因为村级工程招标变更不规范而于去年10月被通报批评一事,黄坛镇五兴村村监会主任魏某也是后悔不已。

《36条负面清单》为村社干部“量身定制”了行权界限,也为乡镇、街道规范处置违规行为提供了依据。去年,宁海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收到反映农村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件65件次,同比下降39.25%,其中反映村级工程建设、“三资管理”、征地拆迁等问题的信访举报同比下降50%以上。

  

数字赋能让操作更规范

 

前不久,桑洲镇纪委监察办运用“村级小微权力36条多跨场景应用”发现一条预警信息,反映桑洲村妇女委员胡某某可能存在村干部违规插手本村工程的问题,立即对此进行全程督办。经调查,胡某某未违规插手工程,但鉴于其丈夫存在帮他人代开工程发票的情况,桑洲镇纪委监察办对胡某某作出通报批评的处理。

让群众感受到参与监督有结果、有价值,将身边问题及时化解在属地最小网格内,离不开数字化监督的智能辅助。宁海从2018年开始探索智慧监管,2021年以来,抓住数字化改革契机,以数字赋能基层智治,打造“村级小微权力36条多跨场景应用”,构建运行、公开、监督“一应用三平台”格局,形成“线上预警+线下落实”的闭环式监督体系。

高效预警的前提是掌握数据。2022年,宁海常态化开展数据录入规范化整治,排查数据3300多项,完善数据1100多条,修复系统业务问题和技术问题20余个,场景应用六大模块数据达8.4万余条。同时,不断升级优化监督模型和算法,强化信息互通共享和数据碰撞分析,及时发现违规线索。

“前脚决策公开化,后脚大数据跟进,老百姓心服口服。”跃龙街道白峤村党支部书记俞福亮告诉记者,村里有245亩海塘承包项目,现在的承包市场价为每亩3100元,因历史遗留问题,原来承包价低于市场价。在大数据监督推动下,项目重新发包、招标,为村集体每年实现70多万元营收。

“现在村里有采购项目,必须网上走立项、上会、招标等流程,若有一环缺失,系统就会自动发出预警,相比过去靠人工检查,效率大大提高。”西店镇吉山村录入员高瑛说。

“在线留痕、预警处置反馈等模式的闭环,杜绝了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常见的人情老套路,让村干部更清白。”长街镇纪委书记陈健说。此外,宁海还打破数字壁垒。36条多跨场景应用打通浙江省民政大救助系统、“浙农经管”等跨部门、跨层级系统7套,对接数据接口32个,实现数据和设备共享,最大程度避免因大量数据录入造成的重复劳动,减轻了基层压力。


宁海县纪检监察干部入村宣传《36 条负面清单》。童少儒 摄

 

公开公示让监督更透明

   

2021年,宁海承担中纪委“监督一点通”试点开发任务,实现村级事务的全方位、全周期公开公示。“村民可以通过公开平台发现问题,进行线上投诉,让监督更透明、具象化。”宁海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

如今,“36条”具象化呈现已成为宁海百姓眼中的新时景。深甽镇柘坑戴村村民郑亚芳空闲时,就常点击手机里的“监督一点通”,了解村里的工程建设、劳动用工等信息。“过去村里做的一些事情总感觉不够透明,现在一目了然。”她说,村民如对村干部或者村庄建设发展有啥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在“监督一点通”上留言。

在宁海,已有24万多村民注册了“监督一点通”,占全县户籍人口的四成,月均访问量超过6.5万人次。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及时了解村里的重大事项、村级采购、资产资源、三务公开等信息。2022年3月,由宁海县主导修订的《村务管理》3项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并被复制推广到河北、广东、贵州等地。

眼下,深甽镇正试点筹建以“36条”清单为核心而衍生的“合议庭”,重点处置村集体资产资源。深甽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郭昉说,过去,一些村存在低价、长期、要素不全等不规范的合同,村集体难以维权。“合议庭”通过德治方式,最终促成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规范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