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3年第九期
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亮丽金名片
——浙江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综述

2023-05-15 15:49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郏文纲 马跃明 叶慧 岑文华

今日浙江记者  郏文纲  马跃明  叶 慧  岑文华


“环境就是竞争力。”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了“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纳入其中,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引领浙江不断提升发展环境吸引力和竞争力,始终保持最优制度供给胜人一筹、最大改革红利释放快人一步、最佳营商环境优人一等。

4月17日,浙江省委召开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擂战鼓、振士气,对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出全面部署。

这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必答题”,必须交出高分答卷;

这是新形势下赢得发展主动的“竞争力”,必须打好主动仗;

这是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牵引”,必须勇蹚深水区。

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对标国际一流、锚定全国最好,实干担当、奋力攻坚,勇立潮头、永争第一,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再创浙江发展环境新优势。

贸易投资最便利、政府服务最高效、干部作为最担当、法治保障最有力、经济生态最健康……以“一号改革工程”为主载体,一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热潮席卷浙江。



战略引领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也是浙江从资源小省成长为经济大省、经济强省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经历了从松绑、减负到赋能的演进。特别是进入21世纪,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巩固已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坚持软环境、硬环境一起提升,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同向发力,突破了资源小省的发展瓶颈,不断打开浙江的发展空间。

进入新时代,浙江紧扣“放管服”改革要求,在2014年部署“四张清单一张网”,即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浙江政务服务网,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创新监管、优化服务。

2016年12月,浙江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以群众办事事项为切入点,聚焦省级100个群众办事高频事项,大力度推进办事事项标准化和数据归集共享,通过数据对接共享,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一窗受理”“一证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企业获利受益。

2018年,浙江迭代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浙里办”“浙政钉”,上线运行11个跨部门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推动全方位政府数字化转型,用政府的“智治”换企业群众办事的“快”与“顺”。

近年来,浙江把数字化改革的理念运用到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建设省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开展常态化“三服务”,启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打造一批综合性与单项指标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浙江2020—2022年连续三年营商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一。

“浙江的营商环境远没到天花板。”2022年12月,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杭州、湖州等地调研时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面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

今年1月12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长王浩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今年1月28日召开的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上,省委书记易炼红系统部署三个“一号工程”,其中就包括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今年4月17日召开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是一次誓师会、冲锋会、攻坚会。

大会喊出了誓师口号——

扬永不满足之精神,切实增强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按勇立潮头之标准,全面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以实干争先之机制,凝聚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的活力动力。

大会明确了冲锋目标——

着力将浙江打造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政府服务最高效、干部作为最担当、法治保障最有力、经济生态最健康的营商环境最优省。

大会梳理了攻坚方向——

聚焦聚力全面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主要任务,启动今年的12项专项行动。全省上下闻令而动、竞逐赛道。


改革发力

追求政府服务最高效


营商环境的“优”,不仅要优在“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和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更要让企业享受最大限度的红利、得到最大程度的受益。近年来,浙江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坚持从政务服务改革开始,推动政府服务从便捷到增值的全面升级。

对标对表找短板——

浙江聚焦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指标体系和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新标准,逐项对标对表,主动查找差距和短板,抓住疏堵破难、解痛补短的关键性切口,谋划实施涉企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提质、知识产权纠纷快处、国际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首批12项专项行动,破解当前影响我省营商环境改革的难点、堵点。

对标前沿抓监测。浙江在全国首创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评价体系,协同32个省级部门,打通429个办事系统,全量、真实、在线归集并监测各地各项业务办理数据,用数据展现政务服务水平。2022年,我省运用6500余万条“无感监测”数据,客观评价了各地营商环境,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大跃升。

政务通办提质效——

政务服务更加好办易办。浙江深化“无证明”改革,加快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打造浙企“最多报一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从“一件事”向“一类事”、一个环节向全链条迭代升级,打造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如今,企业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能合并申报、一键报税、一键退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满足企业群众2231项办事功能需求,并向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拓展;“浙里办”掌上可办比例在95%以上。

市场准入退出灵活简便。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浙江全面推广“自主申报+信用承诺+智能确认”商事主体登记模式,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分批推动高频行业证照集成办理,实现“准入即准营”,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探索企业信用恢复机制,服务企业的效率越来越高。如今,在浙江开办企业“一个环节、一日办结、成本为零”,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15个工作日”办成,用地规划许可证3小时核发,水电气网可联动报装,甚至注销企业也能“一网服务”。

政务服务能增值——

政策兑现早日到账、要素成本越来越低、商品流通越来越顺……回应市场主体的普遍关切,浙江提出,政务服务不仅要“快”,还要“能增值”,让市场主体受益受惠、激发活力。

重塑财税惠企政策。浙江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原则,全面顶格执行中央政策,先后出台五批稳进提质政策举措,通过落实“减负强企45条”“减负纾困27条”“稳经济38条”等一揽子政策,5年累计减税降费9130亿元,宏观税负从17.1%下降到15.3%,并率先实现了省定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零收费”。

政策精准直达企业。浙江推动3万多条惠企政策系统集成,打造营商环境集成应用,各项惠企政策自动匹配企业,并通过“直达快享”“免申即享”“一键兑付”等机制,让惠企政策高效兑现,最快速度释放政策红利。


长兴县画溪街道党员上门为外籍科研人员服务 谭云俸 摄


良法善治

确保法治保障最有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浙江深入推进法治浙江建设,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发力,努力为企业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以首创性立法服务营商环境——

2020年1月,浙江出台《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专设“平等准入”一章,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隐性壁垒;2022年7月颁布的《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对侵犯商业秘密等7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细化完善,强化市场公平竞争;今年3月正式施行的《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为中小微企业创新推动、市场开拓、融资促进等提供法治保障,这也是国内首部省级层面的中小微企业保障法规。

同时,浙江每年开展涉营商环境法规规章的专项清理,持续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排阻清障”。

全力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浙江在全国率先试点“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常态化开展“综合查一次”,完善涉企轻罚免罚清单,创新推进“首违不罚”等涉企柔性执法监管,做到“有事必到、无事不扰”,为市场主体提供宽松包容的法治营商环境。特别是对新兴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有序引导推动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释放安商惠企的司法红利——

浙江司法机关加快建立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快响机制,推进高效率涉企诉讼,提供高品质法律服务,坚定维护企业的合法财产权益、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益,用司法力量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浙江法院系统深入开展“执行一件事”集成改革,全方位搭建财产查控体系,“一键查封”被执行人存款、不动产等财产;开发“被执行人资金流水分析”应用,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用最少流程、最短时间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浙江检察机关创新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对涉案企业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的同时,督促其通过合规建设重新焕发经营活力。

省公安厅开展“11087·亲清在浙里”平安护航专项行动,专项治理投标市场、空壳公司、地下钱庄、平台经济治理等源头性、行业性、系统性问题,同时推行送法上门、发送风险提示书、合规建议书等,提升企业防侵害防风险的能力。

提供优质法律供给。浙江组建律师服务团、金融法律服务团,到企业开展法律讲座,常态化为企业排查经营法律风险,企业家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开放包容

促进贸易投资最便利


聚焦公平竞争,增强营商环境对资源要素“磁吸力”。近年来,浙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激活创新创业源泉,打造开放高地。

保障公平竞争——

制定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措施清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高质量推进《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制度修订,在全国率先实施省域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改革。到2025年,浙江将建立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平竞争政策框架,公平竞争环境社会满意率在95%以上。

创新柔性监管,构建“事前提醒提示、事中无事不扰、事后免罚轻罚”工作体系;全省域部署开展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优化营商环境反垄断执法“双行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借数字之势推进改革,浙江还迭代升级“浙江公平在线”,强化反垄断领域数字化治理,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

提升开放水平——

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度,深化“四港”联动发展,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先放后检”等通关便利化改革;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实现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设区市全覆盖,推动省内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设置跨境电商前置仓、建设跨境电商进口“退货中心仓”。

优化主体培育——

2022年2月,浙江出台《关于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策举措二十条的通知》,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精准施策,为近千万户市场主体送上“及时雨”。全力推动个体工商户发展,浙江建立完善个体工商户监测分析体系,探索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和精准纾困。抓实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浙江持续深化“小升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雄鹰”企业培育,实施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工程,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为国家第一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

迭代优化“浙江知识产权在线”数字平台,上线知识产权线上交易平台,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保护地方特色产业集群……2022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达30.56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首次突破10万件。全省专利、商标质押登记项目数连续4年居全国首位。

建设信用浙江——

“信用浙江”建设持续创新、纵深推进,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已有10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数量居全国第一。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数据33.56亿条,建立五类主体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浙江,信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信用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信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场景应用不断深化。


桐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综合查一次” 徐军勇 摄


全面创新

促使经济生态最健康


一流的经济生态环境是企业良性发展、经济行稳致远的强劲助推器。近年来,浙江扎实推进产业链治理现代化改革,打好投资便利化改革“组合拳”,让产业环境更优、投资空间更大、要素保障更实、设施环境更硬,助力企业应变局、开新局、创胜局。

优化产业生态——

协同产业链强链补链畅链固链。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常态化开展产业链风险摸排,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链长+链主+专精特新企业”协同机制,引导企业积极“融链”、协同“强链”、精准“补链”、全力“稳链”。

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统筹推进空间腾换、招大做强、企业优强、品质提升、数字赋能、创新强工六大行动,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引导资源要素向高质高效领域聚集,助推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数据集成共享。深化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探索产业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建设,推动向细分行业大脑、产业集群、产业园区推广应用,赋能企业数字化改造和高质量发展。

优化投资环境——

优化投资审批流程。编印全省统一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目录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迭代升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初步实现“凡是政府部门出具的批文,项目单位不再另行提交;凡是项目单位提交过一次的材料,项目单位不再重复提交”。

精准确保项目落地。探索“融项通”改革,高效对接融资需求。实行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推动能耗指标跨年度统筹、市域统筹。

多举措促进民间投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铁路、油气等传统垄断领域,全国首条民营控股的杭绍台铁路于2022年建成通车,全国首个民营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炼化企业浙江石化公司实施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舟山基地炼化项目。

高质量扩大有效投资。组建省投资专班,推动省市县领导三级全程服务重大项目,开展“赛马”比拼。今年一季度,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4.8%,增势强劲。

加强要素保障——

全面深化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系统谋划、综合集成形成“8+4”政策体系,出台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统筹制定财政金融、自然资源、能源、人才4张要素保障清单,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和“凤凰行动”计划,帮助企业提升生存力、发展力、竞争力。

建强基础设施——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大力推进“四港”联动,完善国际物流体系。

加快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全省已建成5G基站17.2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超26个;乌镇之光(桐乡)超算中心建成投用,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基地稳步推进;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机场等融合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程……当前,浙江正开展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以全面激发数据要素价值,为市场主体打开扬帆新蓝海的新空间。


精神铸魂

激励干部群众最敢闯


创业创新创造、尊商亲商安商的文化氛围,是营商环境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近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弘扬浙江精神、浙商精神,深化“两个健康”集成改革,构建“亲清关系”新范式,让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奔涌。

大力弘扬“四千”精神——

凝聚力量,激发动力。近年来,浙江以“浙商永远跟党走”为统领,高标准推进学习教育向民营经济领域有效覆盖。通过举办世界浙商大会、承办中非民营经济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助力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开展“知名浙商天下行”“天下浙商家乡行”,促进“浙江人经济”和浙江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擦亮“企业敢干”金名片。浙江率先组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宣讲团,深化“讲述浙商好故事、宣传浙商好典型、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活动,强化示范引领。建立民企负面舆情研判联动机制,加强对民企正面宣传,让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浙商“四千”精神再度焕发。

打造“创业创新”生力军。浙江深入实施“品质浙商提升工程”“浙商青蓝接力工程”、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推进高素质创新型现代化浙商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浙商回归,打响“在浙里、创未来”品牌。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海外工程师引进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加速集聚“高精尖缺”人才,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生态。

深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用心用情服务企业,浙江成立浙江省亲清民企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三服务”,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精准对接企业期盼和需求。迭代优化“浙商在线”“科技攻关在线”等数字化应用,推动涉企优质服务“一链直达”。

以“亲清直通”暖企,浙江完善联系企业、联系浙商机制,创新搭建新时代政企沟通协商平台,举办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开展“万家民企评”活动,将“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落到实处。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浙江积极探索新时代商会调解的“枫桥经验”,商会调解组织数量居全国首位;组织“法治体检”活动,帮助民营企业健全管理机制、防范法律风险等;大力推进清廉民企建设,推动企业崇法向善、合规经营。

激发企业家家国情怀——

完善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拓宽企业家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渠道,引导企业主体发挥优势特色,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中心大局中体现价值、升华精神。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省工商联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据不完全统计,浙商企业共设立基金和捐款捐物超33亿元。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浙江向广大浙商发布《践行“两个健康”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倡议书。2022年,包括吉利集团、正泰集团、万里洋集团在内的一批知名浙商投资山区26县共109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668.7亿元。

大力开展“万企兴万村”,多领域促进村企对接;开展“东西协作·浙商助力”系列活动……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100强榜单”中,浙商企业有20家,居各省(区、市)首位。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全省上下正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赛场,实干担当、奋力攻坚、勇立潮头,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浙江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凝聚起澎湃动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