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写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这篇大文章 |
|||
|
|||
本刊评论员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宏大蓝图,指引航向。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将“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列为“八八战略”重要内容。2005年7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出台《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大力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构筑起文化大省建设的“四梁八柱”。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2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八项工程”、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文化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强劲动力,越来越成为“重要窗口”的闪亮标识,越来越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鲜明底色。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当前,我们要结合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年系列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八项工程”实施20年为新起点,争当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排头兵,持续深化“八项工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深刻认识持续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重大意义。总结回顾“八项工程”实施20年来的不凡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八项工程”推动浙江从文化大省迈向高水平文化强省,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是“八八战略”指引浙江发生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精彩蝶变的生动缩影;“八项工程”把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相结合,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八项工程”作为落实“八八战略”的重要抓手,凸显了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性、基础支撑性功能作用;“八项工程”为创新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我们必须带着对“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深刻领悟,深入循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脉络,自觉把“八项工程”放到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大场景中深化推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 以走前列、作示范的姿态持续写好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这篇大文章。要锚定争当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排头兵的目标,牢固树立“没有走在前列就是风险、就是失职”的争先意识、责任意识,加快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更好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站位担当,始终把“铸魂”摆在首位,持续深化循迹溯源,成为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宣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省域范例。要在加快打造“五个新高地”中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紧盯既定节点和目标,一体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点任务、重点工作,加快构建省域文化标识体系。要把“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文章做得更深更实,更加注重培育好生态,更加注重打造新场景、提供新服务,更加注重提升获得感,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构建均等化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顺势抢抓新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人工智能”新业态,助力打造引领消费转型升级的高地,积极推动文化“新三样”出海,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要始终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践行机制,以文明风尚引领人、传统文化滋养人、精品力作鼓舞人、文化生态吸引人,不断在共同富裕精神富有上实现新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