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桌土菜”烹出共富味 |
|||
|
|||
|
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党委书记 喻孙坤 稽东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南部山区,全域为水源地保护区。因为“二产禁止、三产控制”的水源地保护政策,镇上的工业企业大多搬迁腾退,年轻人依靠外出务工谋生,常住镇上的居民一半是留守老人。 2023年2月,我到稽东镇任职,走访行政村和企业时常思考一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让留守老人在家门口赚钱?” 大桥村干部告诉我,2018年,他们村有两位返乡青年创办了三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农场引流+基地体验+农户供货”经营方式,带动留守老人种植无公害土菜,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 “这是个好法子。”我联系了这两位创业青年,向他们请教具体做法。之后,又发动全镇干部集思广益,最后形成“532”共富发展模式,即农户出资50%、企业出资30%、村集体出资20%,共同做好土菜种植项目。 这个想法得到农业部门和瑞丰银行的支持。我们为这个项目取了响亮的名字——“一桌土菜”。依托乡村共富联合体,在6个村先行启动,与1000多家农户签订土菜收购协议,做大供应量。 为确保项目成功实施,镇党委牵头成立“一桌土菜”产业链联合党委,由联合党委统一指挥,通过订单式收购蔬菜、个性化定制包装、一条龙上门服务等方式,畅通“产—销—展”一体通道,将极具水源保护地特色的土菜推向城市。如今,“一桌土菜”品牌逐渐在绍兴叫响,与鲁越大酒店等36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签订食堂采购订单。2024年,项目总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今年初,“一桌土菜”项目树立新目标:打造省级“一桌土菜”共富片区。片区以大桥村为核心,联动周边的冢斜、车头、顺利、竹田头、金丰、占岙等6个村,构建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体系,推动土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进一步深化农旅融合、丰富销售渠道、实现科技升级。 目标确定,如何落实?镇党委引入社会资本1000万元,在车头村兴建3200平方米的“一桌土菜”产业服务中心,集菜品研发、品控管理、农残检测、直播销售、冷链配送等功能,聘请来自上海的95后青年人才团队运营。 胡梦娜是团队的负责人,她带领15人的团队,用创新思维、不服输的干劲和对互联网的熟练运用,持续推动“一桌土菜”转型升级。比如,为农家土菜设计漂亮礼盒,以伴手礼的形式出现在城市家庭餐桌;定期对收购的农产品进行严格的农残检测,做到全程可追溯;借助微信社群、高端商超、企业福利、社区团购等渠道,扩大销售量。 今年新推的“稽东土包子”一炮而红,成为“一桌土菜”新代表,带动全镇土猪肉的销售。如今,“一桌土菜”不再局限于饭桌上的一桌菜,而是网罗了全镇香榧、茶叶、黄桃、板栗等50余种特色产品,让越来越多的稽东土特产走出大山,走进城市家庭。 看着一辆辆货车满载稽东土菜疾驰而去,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一桌土菜”项目,我心想:这条共富之路走对了!只要想对办法,水源地保护区照样能实现绿色发展。 随着“一桌土菜”走向千家万户,稽东的康养旅居产业被激活起来。游客们纷纷来稽东探寻“一桌土菜”的生长地,体验好山好水好食材。镇党委顺势举办登山挑战赛、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活动,拓展乡村发展新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