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
敬天忆祖共祭冬

2021-12-16 10:1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许淑瑶

许淑瑶

 

“鸣金擂鼓,起大乐。开门放炮,奏细乐。”在恢宏庄重的祭祀音乐中,三门祭冬拉开了序幕。在宗族制度盛行、人们聚族而居的浙江三门县,祭冬这一民俗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先人的追思,也寄托了对后人的教诲、对未来的希冀。

2016年,包含三门祭冬习俗在内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三门祭冬


慎终追远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至关重要。《汉书》将冬至列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在农耕社会,冬至具有节气和节日的双重内涵,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此,蕴含着继往开来之意的冬至,成了人们祭祀祖先、承前启后的重要日子。

根据《三门县志》等记载,三门祭冬民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亭旁镇杨家、海游街道上叶、悬渚等村的祭冬规模最大、仪式最完整、传承得最好。

三门祭冬分为家祭和祠祭。祠祭在宗祠中举行,仪式隆重而复杂,是全宗族性的活动。三门宗祠之多,在浙江也不多见,现存宗祠100多处,可见宗族观念之深厚。宗祠建筑大多以传统木结构四合院为主,缀以精致的三门木石雕刻、彩画等。宗祠建筑是精神依托的场所,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和天、地、人的大道理,维系着一个村庄、一个姓氏的光荣与秩序。在时光的长河里,追思被妥善地安放,传承赓续、生生不息。

如今,宗祠还增添了文化活动、书画展览、文艺演出、村史陈列等新功能。三门宗祠群不仅仍是祭冬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学、民俗学、美学等亦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宗祠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一切都在。

 

时空互动

  

在三门,祭冬是一年一度的大典。在祠祭日前几天,便要布置各项事宜,推选主祭人、陪祭人、赞礼、执事等人员,邀请戏班,准备好各色祭品。冬至日凌晨,依照事先选好的时辰开始祭冬仪式。

以目前规模最大、形态最完整的亭旁镇杨家村杨氏祭冬为例,祭冬风俗包括取水、聚族祈天、祭祖、祠堂演戏、宴请老人等仪式。整个过程近两个小时。

祈天祭祖,是三门祭冬仪式中的重中之重,包括问天请天、敬酒叩拜、祭祀者感恩拜天等环节。祭天祈福之后,再进行祭祖的仪式。

祭祖“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其中最根本的是“敬”,对祖先心存敬畏,“事死如事生”。后人通过虔诚地鞠躬、跪拜、敬献等一系列身体行为表达对先人的崇敬追思。

三献礼是祭祖仪式的核心环节,通过进献食物的方式,传递族人对祖先的情意。三门祭冬的祭品名目繁多,其中酒、猪羊、冬至圆等必不可少。祭品的分享是整个仪式的最后一道程序,称之为“颁胙”,即将祭祖仪式中使用的肉类、面食、蔬果等祭品发给子孙享用。这是先人和子孙的一次跨越时空的互动,象征着善始善终,后人享用、沐浴先人赐予的恩泽,便更有底气、更踏实地开拓新的未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沉寂许久的宗族祭祖活动在人们的呼唤中再次回归民俗生活,并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内容与仪式也发生了变化,更加富有新时代的文化特质。

当代祭祖仪式的原则为自愿参与,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现代家庭组织,不再以家族管理为主要责任,家族秩序的维护更依赖于族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人们在内心情感的推动下,参加庄严的仪式,表达无限的孝思与感恩。

 

世代相传

  

为何祭祖的民俗能够在时间的长河中经久不衰?步入新时代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古老的仪式?

答案就是:时光流转,祭祖的底色永不变——它的推行是对家国历史的认知和教育,更是一种知恩、念恩、报恩的人性教育。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代代人不断思考的问题。在那些绵延不断的民俗中,于个人而言,蕴藏着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答案,于社会而言,有弘扬传统美德、聚族相睦、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意义。

让三门祭冬这块非遗瑰宝重绽光彩,当地采取了众多保护与传承措施,比如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建立三门祭冬数据库;培养传承人,以校园为培训基地,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引领广大青少年主动扛起传承非遗的大旗。

值得一提的是,三门以祭冬为平台,培育出“三门祭冬节”,逐年丰富其内涵,如2019年三门祭冬系列活动一共持续了4天,把更多的民俗融入其中,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走进传统、了解传统、爱上传统……

当然,在丰富和变化中,更要守住底蕴、守住初心。亭旁镇杨家村作为原生态三门祭冬的保护基地,把三门祭冬原汁原味地再现于世人,以保护三门祭冬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基因和特质。

在一年中最长的夜晚,享受着甜糯的冬至圆,敬天忆祖、追思先贤,这是三门这片热土上永不停息的脉搏,如一块活化石,记录着千百年来朴素、赤诚而可爱的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