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打赢“抗旱保供”攻坚战

2022-08-31 13:59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沈林

沈 林


今夏,大范围持久高温少雨天气,给浙江供水带来巨大挑战。浙江水利系统深刻分析研判抗旱保供水形势,通过提前部署、主动监测、及时预警、科学调度等举措,坚决打赢“抗旱保供”攻坚战,有力保障了全省生活生产用水总体平稳。


科学研判

牢牢掌握抗旱主动权


在杭州九曲红梅核心产区,西湖区双浦镇双灵村茶园里,茶农陈春荣忙着接水管、引水上山,为茶树浇水“解渴”。

“茶树的灌溉时间一般有两个,早上6点前,晚上6点后。其他时间段,地表温度太高,浇水很容易将茶树烫伤。”陈春荣说,今年夏天特别辛苦,持续高温确实少见。

8月19日,杭州发布水利旱情蓝色预警。这是水利旱情预警发布标准实行以来,杭州首次发布市级水利旱情预警。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西湖龙井茶产区大约有10%的茶园出现了晒干情况,对此采取了相关措施。

自今年6月26日出梅以来的60天左右时间里,全省降水量仅为116.6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68%,创1954年有记录以来新低。其中,舟山市偏少79%,温州市、金华市、衢州市、台州市、丽水市均创历史新低。

随之而来的,是全省水库蓄水率持续降低。截至8月22日8时,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246.86亿立方米,较同期偏少11.25亿立方米,其中新安江水库当前蓄水量141.73亿立方米,较同期偏少6.87亿立方米。

“从我省供水形势来看,杭州、宁波、嘉兴等设区市的主城区水源相对稳定。”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施俊跃表示,作为水利数字化改革成果之一,“浙水安全”应用集成省内水文、气象、新安江上游安徽境内和上海、江苏太湖周边1.3万个水雨情测站信息,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监测水雨情,为掌握抗旱工作主动权提供了重要支撑。


武义县源口水库 张建成 摄


全面部署

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


在金华市婺城区大山深处的李宫村石宫自然村,村民被干旱困扰一个多月,村里唯一的水源石宫溪因为高温少雨天气而枯竭。

为开辟新的水源,婺城区水务局派专人现场勘测,帮助该村顺利打了一口深约300米的井。“这口井在8月14日出水,水量大、水质合格,保障了村里270多人的生活用水。”婺城区水务局负责人说。

根据气象预报分析,汛期后期,我省气温仍将持续偏高。面对严峻的形势,浙江水利系统坚持把确保群众用水安全放在抗旱保供水工作的首位,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道、后水库,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落实各项举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加强水利旱情监测预警。省水利部门实行旱情形势周会商制度,及时分析研判旱情发展态势并发布旱情预警。同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水利抗旱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密切关注旱情变化,全面检视抗旱预案,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近年来,我省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工程年供水能力23.2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我省东西部地区水源分布及供需不均衡的矛盾。

出梅后至8月21日,全省水利工程累计引调水20亿立方米。其中,浙东引水工程萧山枢纽6月28日开始向杭州、绍兴、宁波、舟山供水1.59亿立方米。7月20日开始,衢州乌溪江引水工程向下游供水,向龙游供水2200万立方米,向金华境内供水1600万立方米。

全力保障城乡供水。2018年至2020年,我省实施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累计开展水厂(站)和水源工程建设7525项,形成城市供水县域为主、乡镇局域为辅、单村供水为补的三级供水网络体系,在应对高温旱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畅通农村供水监督电话、监督邮箱以及“三服务”二维码等反馈渠道,畅通24小时供水服务热线,及时排解群众用水难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确保百姓饮水。


多措并举

全速推进非常规水利用


“7—9月是我省农业灌溉用水高峰,当下我们更应该坚持‘节水优先’,重视、支持、主动参与节水。”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陈欣说,近年来,浙江省坚持“节水优先”,大力推进节水行动,取得了“以全国2.8%的年用水量,支撑起占全国6.4%经济规模”的实质成果,为应对旱情增添了底气。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浙江省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但是全省用水总量反向下降,从186.1亿立方米下降到166.4亿立方米;用水效率显著提升,万元GDP用水量从43.4立方米下降到22.6立方米。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从50.1立方米下降到48.7立方米,非常规水资源再生利用从无到有,实现年利用量4.5亿立方米,相当于新建设7个大型水库,主要用水指标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除了号召全社会参与节水,严格执行水量分配计划,严控或停止高耗水工业、服务业等用水以外,为补齐水资源短板的重要一环,浙江各地也纷纷出台举措,全力推进非常规水利用。

宁波市因地制宜探索河道生态补水、工业用水水源、成品工业用水等领域的再生水利用模式,目前已建成集中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32座,日处理能力约262.7万吨。

平湖市计划投入约5.68亿元,通过实施“1124”的再生水利用配置布局,即“1处集中式供水园区、1处点对点供水样板、2项农业再生水创新、4大用水领域全覆盖”,实现到2025年工业再生水供水量达到4.5万立方米/日、再生水利用率28%以上。

长兴县正全面创新配置方式、拓展配置领域、完善产输设施、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政策,力争到2025年,县域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5%,从而相应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4340吨,减少氨氮排放450吨,使节水和环境效益进一步彰显……

目前,我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平均已达20.5%。经省政府同意,并报国家六部委备案,宁波市、长兴县、平湖市、绍兴市柯桥区、义乌市、玉环市6个市、县(市、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

各试点城市将全面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力争到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探索总结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丰水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经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