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
共富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2022-09-15 15:4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叶慧 杨葛凡

叶 慧    杨葛凡

 

义乌市社区干部为困难群众过生日


近年来,浙江对照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任务,按照“扩中提低”的要求,积极推进全类型社会救助应助尽助,高水平建设精准保障示范区,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助力困难群众在共富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精准识别

  

儿子两次严重骨折支付医药费5万元,丈夫腰伤多年不能外出工作,自己面临养老金断缴……嘉兴南湖区南溪街道的杨丽云靠省吃俭用,艰难维持着家庭。在她一筹莫展时,南溪社区工作人员滕黎菁主动上门慰问,让她线上提交支出型贫困救助材料。次月,第一笔低保救助金就顺利入账了。

滕黎菁说,不少困难家庭因碍于情面,或不懂政策,游离于帮扶之外。精准“找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至关重要。能发现杨丽云这样“沉默的少数”,得益于浙江建立的大救助信息系统“浙里救”。

自2019年投用以来,“浙里救”已经两次迭代。今年,围绕“谁该帮、帮什么、谁来帮、帮到哪、帮得怎么样”五个方面,“浙里救”进行了第三次升级,迭代为“浙有众扶”重大应用。目前,该应用共享28类数据,多跨14个部门,联动2000多家社会组织,可为16个部门提供统一核对和困难统一认定服务。

民政部门调研发现,当下的浙江,在救助政策已覆盖的低边群体与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之间还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夹心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抗风险能力较弱群体,在遭遇疾病、意外事故时,极易滑落底部成为困难人群。

为防止家庭因病因残致贫返贫,“浙有众扶”应用开发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功能,建成低收入人口基础数据库,对233.87万人进行动态监测、主动预警,及时上门救助。

精准识别的同时,“浙有众扶”应用还研发“救助政策智能研判”功能,自动匹配多部门救助政策,让“人找政策”变成“政策找人”。

在乐清市大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收到芙蓉镇低保户林某提交的教育救助申请。林某信息输入大救助信息平台20秒后,屏幕显示林某家庭还能享受普高免学费、普高助学金、全家IC卡交通出行免费,孩子一站式医疗救助等救助政策。因为研判补缺,这个家庭每年至少节省开支5000元,增加现金救助4400元,就医报销比例大大提升。

利用线上比对和线下核实,浙江构建起“全面覆盖、政策集成、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精准识别体系,困难群众“一个不落”,政策兑付“一天不差”。

 

精准救助

 

为了让困难群众拥有稳稳的幸福,近年来,浙江持续完善“1+8+X”大救助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兜底保障提标扩面,持续加大救助帮扶资金投入,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在“1+8+X”大救助体系中,“1”为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8”为低保、特困、救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X”为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按兜底型、支出型、急难型、关爱型和发展型,浙江为在册的74.17万社会救助对象精准画像,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救助。

不仅如此,浙江还整合资源,优化救助服务场景,多途径归集16类救助结果信息,集成“幸福清单”。救助家庭可通过扫码获取救助信息,发布个人“微心愿”,由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接认领。

家住杭州市西湖区德加社区的陈阿姨用手机扫描“幸福码”,立刻跳出一份“幸福清单”,记录着去年这家人享受的救助类型、总额和每一期的具体金额。陈阿姨说,“幸福码”具备入户调查、探访关爱等功能,由“专职人员+社工+志愿者”构成县镇村三级“家庭救助顾问”,并提供精准的帮扶服务。

对照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浙江逐年提高低保标准,逐步放宽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标准,由原来的1.5倍放宽到低保标准的2倍。截至8月底,浙江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月1000元,平均标准稳居全国省区第一;全省有14.55万人纳入低边救助。

除了基本生活兜底保障,浙江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善居工程”,发放物价补贴、一次性生活补贴等,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

据悉,今年1—8月,浙江全省支出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一次性生活补贴、物价补贴等社会救助资金共计45.91亿元,同比增长3.54%。

 

精准服务

 

当前,困难群众生活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特征,传统的物质帮扶已无法满足困难群众的需求。对此,浙江探索创新“物质+服务”救助,整合多元救助资源,打造供需对接平台“助联体”,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照料、技能提升、心理疏导、陪伴关爱等服务。

2020年8月,三门县成立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简称“助联体”),入驻党群组织、民政、教育、残联等13个部门及三门湾公益谷等社会组织,对困难群众需要的救助事项进行集成办理、联合帮扶。作为专业的社会组织,三门湾公益谷为困难群众推出“暖暖助学”等项目,启动“困境长者关爱”服务,促成乡贤、商会等认领救助项目38个,让3500余名困难群众受益。


温州市启用“真爱到家”救助服务联合体


宁波市海曙区以81890智慧救助服务中心为依托,成立“助联体”,在210个小区自治站设立小区救助点,组建“救助帮办”队伍,按救助对象每人每年140元标准配备经费,专职做好需求对接。

“彩虹桥”困境儿童社会工作项目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测评、个案咨询;“邻家大姐”助老帮困项目为困难家庭提供水电维修、药品配送;“乡约高山里”为山区困难群众解决家庭日常生活问题……目前,海曙区73个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困难群众量身定做了136个服务项目。

在一个个项目的精准服务下,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感受到关爱和幸福:困难退役老兵重获开朗的笑容,残障双胞胎姐妹有了温暖新居;爱画画的困境儿童得到专业书画培训……

浙江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负责人表示,以“助联体”为平台,浙江集成政府、社会多方资源,加快推进预防型、发展型救助服务体系构建,力争到2025年“助联体”覆盖80%县(市、区),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更专业的服务,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