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开辟“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新境界

2022-09-15 16:2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杨晨

今日浙江记者  杨 晨

 

能源革命、减污降碳、低碳人居……一个个充满“未来感”的词汇,开启新的打开方式。8月15日至16日,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60位院士、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国际科技组织代表、知名高校和企业家代表等260余人共襄盛举。

从率先开始“绿色GDP”考核体系设计,到全面发力低碳模式、持续深化美丽底色,再到全民参与生态治理、人人争做“碳达人”,湖州正以“全球视野、中国方案、浙江实践”的全新姿态,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新范例。

 


试水绿色GDP考核

  

“余村比许多大城市还要干净,这里的美丽乡村发展得真好!”来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技术专家王坚一下大巴车,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

望一眼蓝天,饮一瓢碧水,踏一方净土,这样的诗意生活不是凭空而来。早在2004年,湖州便率先探索实施绿色GDP考核,被认为是淡化GDP考核的“先行者”,在全国引起关注。

具体实施中,湖州市委、市政府把资源、生态等环境约束性指标纳入对区县的综合考核。其中,生态环境指标划分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循环经济等3大类,细分为美丽乡镇创建、水生态文明建设等20项具体指标,对干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等次直接挂钩。

在开展绿色GDP考核之初,一家公司有意向在湖州某经济开发区投资2000万美元,建设一个年产30万吨道路沥青的项目。因市级相关部门发现此项目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环境风险大,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项目最终被否决。

据湖州市绿色环保协会相关负责人回忆,自那以后,当地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引进项目时更加重视绿色发展。据统计,2017年以来,湖州因环保问题已劝退167个项目,涉及投资287亿元。

这也促使湖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山更青、水更绿。2021年,市区PM2.5浓度从2017年的4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从68.5%上升至84.4%,县控以上地表水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在“美丽浙江”考核中连续9年优秀,连续14年送清水入太湖。

“支持浙江省和湖州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绿色城市,支持中方将其作为试验点和样板地来进行建设和展示。”绿色低碳创新大会期间,湖州率先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做法,也得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的高度肯定。

 

全面发力低碳模式

  

夏风习习,安吉县山川乡竹海翻涌,一座高达40米的毛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矗立其间。

借助内置的辐射传感器、光三维超声风速仪、二氧化碳水汽分析仪等科学探测仪器,这座通量观测塔能实时采集并传输竹林不同冠层的二氧化碳浓度等生态数据,为竹林碳汇监测计量提供基准。

去年底,安吉交易了全国首批收储竹林碳汇,大里村是首批交易受益村。村里把农户分散经营的5425亩竹林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获得两笔收入:一笔是三年的竹林碳汇收储金27.55万元,另一笔是竹林碳汇售出后的反哺款1.99万元。“钱到账后又返回竹林经营,让钱生钱。”村委会主任应忠东说。

为激发企业绿色发展的动力,实现节能降碳,“碳效码”应用场景应运而生。通过引入经信、电力、统计等部门数据,贯通碳—能—电数据链条,对水、电、煤、气等39类数据进行共享,企业可查询自身碳排放信息和相应碳效等级;政府也可从后台实时了解各区域企业碳排放强度、节能减碳水平等“碳画像”。

截至目前,源自湖州的“碳效码”已推广到全省多地,覆盖省内420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推动100家工业企业实施“碳效+能效服务”,节约用能3.2万吨标煤。

“碳效码”是湖州全面发力低碳模式的缩影。自2017年开始,湖州就将电力发展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政企联动推动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转型,包括建成“全电物流”项目,实现运输、仓储、装卸全部用电;形成“绿色岸电”,全流域开启“以电代油”绿色航运新模式;推进电动公交全覆盖,在市区建设40多个公交充电场站等。围绕绿色低碳,湖州构建的以电为主的新型能源体系不断健全。

与此同时,湖州加快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4家、绿色园区4个、绿色供应链17家;通过中国绿色认证企业137家、产品179个,数量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绿色创新持续深化,湖州让我们更期待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高从堦说。

 

人人争做“碳达人”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1200多年前,张志和辞官来到湖州西塞山下,一叶扁舟、粗茶薄酒,过着低碳的隐居生活。

新时代的湖州人,在生态环境保育中享受到绿色福利,在生态经济发展中享受到绿色效益,也更为自觉地守护这抹绿,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开展“清三河”、清淤治污、污水零直排的基础上,湖州建立“四级河长制”,全市万名“河长”和千名“湖长”积极履职,让每一段水体都有人管。

“实现‘双碳’目标,要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生活,推动群众积极践行。”湖州市绿色环保协会相关负责人说,湖州近年来陆续开展生活方式绿色化行动,制定制止餐饮浪费的地方标准,开展全域公交纯电动化改造等。

日前,“低碳”生活的集成应用——绿色文明生活数字化应用正式上线。该应用涵盖绿色好习惯、绿色工具箱、绿色微志愿等12个使用场景,市民每天通过垃圾分类投放、乘坐公交车、阅读绿色知识库的文章等,来获取相应的积分,成为真正的“碳达人”。

如今的湖州,已连续3个季度蝉联全国中等城市垃圾分类第一名,连续3年位列浙江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267个居民小区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覆盖率达99.06%,易腐垃圾分出率增至25.79%,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显著增强。

2021年,湖州市文明办联合研究机构共同研究制定了全国首个绿色低碳生活指数。今年,湖州在“8·15”生态文明日当天发布了2022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报告,较上一年增加了3.5分,属于较高程度地实现了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