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再出发 实干争先再突破 推动“浦江经验”绽放更加夺目光彩 |
2023-07-31 09:54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易炼红
|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易炼红 在全党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浦江经验”形成2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信访局与浙江省联合召开总结推广“浦江经验”、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经验交流会,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推动的开创性变革实践,展现出了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跨越时空的巨大影响力 本世纪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深刻洞察世情国情党情,深刻把握省情社情民情,以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亲自带头下访,解决矛盾问题。2003年9月,习近平同志第一次下访就选择到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的浦江县,开创了省委书记下访接访先河,亲自推动形成了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站在“浦江经验”形成20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可以从4个逻辑的维度来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 从政治引领逻辑看,“浦江经验”体现了坚守初心、赢得民心的深远考量。信访工作是我们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效载体。20年前,习近平同志率先垂范到信访重点管理县浦江县下访接访,身体力行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做好信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上为中央分忧和下为百姓解愁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实现了党心民心更加同频共振、党群干群更加同心同德。从这个意义上讲,“浦江经验”一开始就是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全局高度来谋划和推进的,深刻揭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道理,明确了走好群众路线、做好信访工作的使命所系、初心所在。 从理论升华逻辑看,“浦江经验”彰显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浦江经验”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鲜明的浙江特色,又遵循信访工作的基本规律,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前瞻理念、系统谋划、价值导向、科学方法,在省域层面率先探索回答了信访工作是什么、信访形势怎么看、信访工作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在信访领域实践运用的典范。“浦江经验”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为我们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提供了“金钥匙”。 从实践深化逻辑看,“浦江经验”见证了由点及面、由事到治的生动历程。“浦江经验”是20年前习近平同志亲自主导创造、亲身示范推动形成的宝贵经验,每到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指路引航、把脉定向,不断赋予“浦江经验”丰富发展的新内涵,持续打开“浦江经验”深化实化的新通道。2011年2月,习近平同志对浙江浦江等地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这一经验做法可供借鉴;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浦江经验”作出重要批示;今年7月到江苏省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可以说,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下,“浦江经验”形成发展20年来,经历了从浦江一地破题、到浙江全省实践、再到全国复制推广的历程,实现了从聚焦解决信访具体事项、到健全基层治理制度,再到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跃升。 从制度创新逻辑看,“浦江经验”放大了巩固优势、常态长效的治理效能。习近平同志在倡导践行“浦江经验”过程中,带头将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作为一项制度加以固化,坚持聚焦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实现了信访工作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激励机制和责任体系的重大变革和系统重构,开创性地推进信访工作与发扬基层民主、尊重基层首创结合起来,为推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顶层设计。经过20年的实践,“浦江经验”进一步把党的执政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长治久安治理效能,创新拓展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制度空间,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充满生机活力的好制度。 20年来,历届浙江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践行、传承发扬“浦江经验”,推动信访工作、群众工作、社会治理工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发生了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精彩蝶变,浙江基层治理水平、社会公平程度、群众安全感指数都走在了前列,成为治理效能最高、人民群众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总之,“浦江经验”从源起形成到深化发展的过程,是人民领袖伟大思想、伟大情怀同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伟大创造相互激荡的光辉历程,以极富说服力的客观事实、极富影响力的丰硕成果、极富生命力的生动例证,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我们实现一切伟大变革、开创一切伟大成就的根本保障,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胜利、打开新局面。 “浦江经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为我们循迹溯源、学思践悟提供了生动教材和鲜活案例 浙江省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浦江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省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赴浦江县开展现场学习,引导推动全省党员干部用心回味、真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从“浦江经验”中探寻追溯思想之源、真理之光,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深入学习践行中,我们形成了以下5个方面的体会和共识: “浦江经验”深刻启示我们必须树牢大局观,做到“跳出信访看信访”。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深刻指出,信访问题是全局问题的综合反映,所谓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它是一个全局性、政治性的问题。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胸怀全局、高瞻远瞩,通过示范推行“浦江经验”牢牢把住省域治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不仅有力保障促进了浙江的改革和发展,而且也为全国大局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和借鉴。20年来,“浦江经验”指引我们把信访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必须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识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始终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强调什么、人民群众在关心什么、浙江的发展还需要什么,做到胸怀大局、服务全局。 “浦江经验”深刻启示我们必须端正政绩观,做到“一心为民解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检验是否坚持好了党的群众路线与信访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第一标准就是“群众满不满意”。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我们以正确政绩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树立了光辉榜样。20年来,“浦江经验”指引我们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全面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做法,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信访工作是一项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为民谋利的基础性工作,要始终把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在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浦江经验”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做到“综合施策优治理”。习近平同志2003年到浦江下访接访时坚持省、市、县三级干部联动,构建事先预告、上下联动、分类处理、跟踪督办的问题解决系统性闭环;2006年到衢江区下访时强调,设立由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合接访中心,联合处理综合性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推动构建信访工作大格局的前瞻探索,也为形成社会治理中心(矛调中心)多部门联合接访、联合化解制度模式指明正确方向。20年来,“浦江经验”指引我们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完善各级领导带案下访、重点约访、组团包村、进村入户等制度,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迭代升级“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体系,用活用好信访大数据和数字化改革成果,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信访工作是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掌握系统方法,坚持信访部门接访处访,相关部门处事了事,形成息访的闭环,统筹推进源头治理、多元治理、智慧治理,不断增强信访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 “浦江经验”深刻启示我们必须践行法治观,做到“双向规范提质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带头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基本方法,2003年在浦江接访时明确指出,我们处理问题有一条原则,就是依法办事。2004年,习近平同志到临安接访时专门带着两名律师随行,商量解决涉法信访问题。这些重要论述和创新举措为我们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打下了坚实基础。20年来,“浦江经验”指引我们充分发挥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先行优势,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贯通信访工作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追责,注重运用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人民调解员等法治社会力量开展信访工作,构建完善了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体系,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必须实行双向规范,发挥好法治在信访领域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引领保障作用,确保信访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 “浦江经验”深刻启示我们必须把好事业观,做到“务实担当敢碰硬”。习近平同志强调,信访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领导干部下访,要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往矛盾“窝”里钻。20年来,“浦江经验”指引我们面对面下访接访、硬碰硬敢于担当、实打实解决问题、心连心服务群众,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锤炼了干部能力素质,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把问题解决好是硬道理,也是信访工作的硬要求,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实干本领,以“赶考”姿态主动置身下访接访群众的大考场,主动到困难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学到真功夫、砥砺大担当。 浙江将坚决扛起“浦江经验”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当,感恩奋进再出发、实干争先再突破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浙江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把信访工作放到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场景下谋划推进,传承弘扬好、运用践行好“浦江经验”,以浙江新实践推动“浦江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新价值、展现新魅力,努力为全国提供更多浙江素材、贡献更多浙江力量。 更加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基础,深入解答信访工作“点与面”联动的新命题。基层是产生信访问题的源头,也是解决信访问题的主体。我们要在深入践行“浦江经验”中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加快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短板弱项,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力量下沉,推动信访从后端灭火向前端预防转变。 更加突出体系集成、同向发力,深入解答信访工作“上与下”贯通的新命题。“浦江经验”由上而下、重在破难,“枫桥经验”由下而上、重在预防,二者互为补充、相互贯通。我们要推动“枫桥经验”“浦江经验”融合贯通,推进领导干部主动下沉和激发群众自治活力结合起来,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和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打造系统完备、有序衔接、治之有道、为之有效的“大治理”格局。 更加突出便民利民、可感可及,深入解答信访工作“呼与为”对接的新命题。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来做信访工作。我们要结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健全完善“民呼我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与时俱进用好大数据和数字化手段,畅通“网上信访”,确保群众诉求“声声有回应、事事有人办、件件有着落”,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加突出攻坚破难、实绩实效,深入解答信访工作“敢与干”统一的新命题。信访工作是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政治站位、责任担当、能力魄力和作风形象的全方位检验、全过程考验。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践行“浦江经验”的新成果转化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更强动力,转化为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更实举措,转化为党员干部担大任迎大考的更硬担当,为浙江高质量发展、为即将举办的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摘自易炼红同志2023年7月21日在总结推广“浦江经验”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