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党的建设
“红色根脉”闪耀之江大地

2023-09-30 16:32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今哲

今日浙江记者  今 哲


今年6月,浙江命名表彰了首批10个“红色根脉”强基示范县(市、区)、100个“红色根脉”强基示范乡镇(街道)和1000个“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社区),树立大抓基层、重抓党建鲜明导向,激励各级实干争先、担当建功。

近年来,浙江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有力推动“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日前,记者走进部分“红色根脉”强基示范县乡村,感受浙江大地上“红色脉动”的勃勃生机。



强基固根本


蓝天白云、高山草地,一批批游客来到安吉县孝丰镇夏阳村,打卡小杭坑露营基地。2020年村级组织换届时,营销专业人才鲍鑫回村当选为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他牵头打造“露营+”共富工坊,为村集体带来千万元旅游收入,跑出强村富民“加速度”。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浙江以“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总抓手,持续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推动基层党建全省域建强、全领域过硬。

“强基,首先就是基础党务的扎实。”平湖市广陈镇党委委员沈叶青说。近年来,广陈镇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加强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同时,出台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党员发展全流程管理、党员联户积分考核等制度,党员轮训实现全覆盖。

基础党务扎下根,特色品牌注入魂。“中国龙舟文化之乡”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充分发扬“竞渡”精神,以“党建竞领”为核心,一体推进发展竞优、民生竞好。“竞渡·党建精品线”“共富·产业融合线”“乐居·生态文化线”三条精品线汇成红色党建地图,以点串线展现云龙风貌,以村带村赋能区域发展。

在东阳市六石街道,党组织“一贯到底、一呼百应”的统领能力不断提升。街道深化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党员干部常态联系、分片包干,帮助解决困难、化解矛盾。29个村(小区)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分别包干联系1—3户征迁农户,为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实施在基层,干部队伍很关键。为干部赋能,台州市路桥区连年下派区级机关干部担任“强基惠民村村帮”蹲点组、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等,推动机关干部“进百门、知百情、办百事、解百忧”;激励头雁领航,衢州市柯城区委每季度举办村社“领雁强基·亮剑比拼”擂台赛,推动村社书记敢为敢闯敢干。


共富红动力


“老鸭、荷叶、古器瓷坛,撒上豆石煨6小时,便成了优良村美食煨煻鸭……”在台州市台州湾新区优良村的视频号上,青年党员们化身“主播”,为农副特产吆喝推销。村党支部建设“稻梦”“优播”共富工坊,开展各类富农带货直播,助推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

在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中,浙江把推动共同富裕作为抓党建带全局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和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等,全省打造党建联建实践案例8200多个,7000余家工坊吸纳35.5万人就业,人均月增收约2600元。

在一个个“红色根脉”强基示范县乡村,红色致富引擎动能强劲,党建优势持续转化为共富优势——

在杭州市余杭区,百余名由机关、企业、高校院所党员担任的“党建指导员”“共富服务员”“富美科技特派员”奔忙在田野上。该区开展环良渚遗址党建联建、西部富美党建联建,推动乡村协同联动发展;首创“乡村CEO”制度,引进农村职业经理人,为乡村发展开创新局。

在青田县方山乡,党建联建、红色村播等新型组织形态激发出“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的共富因子。该乡构建“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党建+产业”双链融合体系,组建红色管家队伍,开展共富对话;打造乡创中心、抖音基地,以红色村播畅销农遗良品,让稻田养鱼既成“风景线”,又结“共富果”。

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生动图景铺展在浙江的美丽乡村。近年来,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牢记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特色农业、会务培训等产业,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未来乡村产业体系。村党委与江丰电子、新希望集团等企业开展党建联建,合作共建“红芯植物工厂”、横坎头田园综合体等文旅项目。打造“四明红锋服务社”共富工坊,将红色教育培训带来的客流轮流推送给农家乐、大糕店、民宿等经营户,带动农户增收超过800万元。


善治结硕果


有矛盾找“江大姐”。诸暨市暨阳街道江新社区居民遇到烦心事,都会想到“江大姐”,一件件邻里纠纷在她们手中迎刃而解。

“江大姐”调解室是诸暨市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枫桥经验”向城市社区延伸的生动案例。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引入调解组织、建立服务矩阵,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留盲区”。

党建统领以“绣花功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开并加快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持续深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结出基层善治“累累硕果”。

把组织体系嵌入现代社区治理体系,宁波市镇海区组建起25个党建联建,推广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说事”“楼道议事”等做法,引导自治自律。157个小区全部建立业委会党支部,健全党建引领“物居业”协同共治,解决居民身边关键小事,业主满意率超90%。

探索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新路,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创新楼道长、信息员和保障员的“一长二员”三人制工作法,让楼道队伍“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候站得出”。以改善家门口环境为切入点,开展“先锋滨·楼廊提升改造”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解决楼道乱停车、脏乱差,还整合形成了千余个楼道党群阵地。

红色影院、健康驿站、民情驿站……在台州市黄岩区南城街道,整合利用公共设施、服务空间、活动场所等资源打造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一种风尚。山后村党员关爱中心、义新村“一心一义”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村一品”,让群众乐享“15分钟服务圈”。

在温州市鹿城区驿头驿阳村,医疗资源缺乏、办事不便、留守老人照料难等都有了“数字解法”。在该村的5G云诊室,老人们熟练地量血压、测血糖,如检测结果异常,可一键拨号视频连线值班医生;不远处的党群服务中心里,现场志愿者帮助老人操作便民服务终端,水电费缴纳、社保证明等200多项事项,在家门口动动手指就能办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