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5年第十五期>在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中走前列作示范
容量短剧:以微短剧“窗口”展示诗画辉映的中国

2025-08-15 14:0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叶慧

今日浙江记者  叶 慧


今年以来,被称为文化出海“新三样”的网剧、网文、网游,在海外刮起强劲“中国风”。拥有众多微短剧创作企业的浙江,积极推动文化“新三样”乘“风”出海,实施头部企业培育行动,鼓励创造更多现象级作品,让中国文化以更加时尚、多元、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杭州容量互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容量短剧”),就是浙江文化“新三样”的代表企业之一。近年来,容量短剧坚持精品化路线,以科技赋能内容创作,打造了数百部头部爆款短剧,上架出海译制剧3000多部,短剧视频海外总播放量达10亿次。


容量短剧亮相2025香港国际影视展


挖掘中华文化富矿


什么是好剧?在容量短剧创始人兼CEO陈云锋看来,好剧必须同时具备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微短剧“微”的是体量,而非价值,“短”是它的时长,而不是品质。微短剧在内容创作、艺术创新上,依然要坚持精品化,讲好故事。

近年来,容量短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聚焦重大题材,挖掘优质的内容IP,打造了系列精品力作。

奥运题材短剧《我在巴黎当侠客》,以武侠变装走红网络的三喜爷爷在巴黎的奇遇故事展开,以不同视角展示了巴黎和杭州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华武侠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传达了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的文旅利好政策。该剧上线后,全球总播放量超1亿次,深受海外观众喜爱。

对于短剧创作,容量短剧副总裁、总编辑胡朝清有更精细的追求。他说,以出海为目标的微短剧作品,不仅要服务好故事本身,还要赋予更多中国元素。“比如在最简单的道具陈设上,国内观众容易理解,但国外观众不一定理解这样的陈设表达什么、有什么考究。我们就请教专家和老师,因地制宜进行本土化转换、做好多元化故事表达。”

微短剧时长短、投资小、创作快,对宣传和发展地方文旅有强劲的拉动性。容量短剧探索短剧艺术与文旅融合,打造精品文旅系列短剧,推动优质文化IP开发。

取景于武义县的文旅微短剧《带你去个好地方》,凭借生动的故事、考究的制作,在抖音平台独播后获4700万播放量、120万点赞,带动取景点花田美地景区接待游客30万人次。

坚持“创作好剧”的信念,让容量短剧在行业内赢得好口碑,其出品的《带你去个好地方》《辣妈回村》《水韵风情梦塘栖》等七部微短剧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片单。“带你去个好地方”系列作品成为讲好地方故事、赋能文旅消费的重要载体。


科技赋能内容创作


7月1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CMG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上,容量短剧出品的《我在月球当包工头》荣获“总台年度期待微短剧”。

这部航天科幻题材的微短剧,以近未来中国月背基地建设为背景,融合硬核科幻、工程攻坚、悬疑解密与情感治愈等元素,讲述航天人在月球上拼搏奋斗的动人故事,带观众走进月球探索与建设的奇妙世界。

月球基地场景如何拍摄?容量短剧依托象山影视城成熟的影视工业体系,创新采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技术+实景拍摄”交织的模式,通过数字资产与实景拍摄的联动,实现从“地球片场”到“月球基地”的沉浸式场景转换,有效破解传统科幻题材制作成本高的瓶颈。

“目前,AIGC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微短剧产业的不同环节。”容量短剧副总裁、总编辑胡朝清介绍说,利用AI文生图技术、AI剪辑、换脸、配音、配乐等技术,可以辅助生成视效画面、影音字幕和图文海报,实现后期任务多线程并行,帮助制作团队在短周期内完成作品,降低制作成本。

守文化的形态之正,创技术的用法之新。借助AIGC技术,容量短剧对剧本创作、剪辑制作到发行传播的全链路进行创新探索。胡朝清说:“以发行传播为例,在一部剧上架前,我们先制作AIGC片花投放海外市场,看海外观众的反应,再来判断下一步的市场走向。这种方式成本低、效果好。”



微短剧拍摄现场


踏浪出海全球运营


微短剧出海的第一关是语言。容量短剧专门组建了服务出海的运营中心,招聘了50位专职翻译。虽然精通外语,但很多员工还是因剧中大量俗语方言“卡了壳”。

海外事业部英文翻译彭学勤说:“一些俗语和方言,如果直译,外国人肯定不理解,需要我们根据特定的文化场景去意译。”

翻译这个环节影响了微短剧的制作、投放效率。为破解这个问题,公司研发了一套翻译流程及标准的AI系统,能根据不同国家的语言习惯快速自动翻译台词,译制时间成本降低了50%。彭学勤说:“翻译师的常规工作量减轻后,腾出精力专攻意译的内容,整个流程大幅提效。”    

理顺了语言关,容量短剧趁热打铁,迅速把海外运营团队的规模扩大到100人以上,上线针对海外市场的短剧App“Radreel”,上架覆盖英语、日语等14种语言的译制微短剧,打造全球发行矩阵,在全球各大视频平台投放,把中国特色故事推介给更多海外观众。

聚焦文化出海,今年1月21日,之江电影集团与容量短剧达成战略合作,在微短剧产业融合发展上深度布局,双方共同探索“内容出海—产业回流”的可能性,助力行业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传播国际的佳作。

3月17日,在第29届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容量短剧携奥运题材《我在巴黎当侠客》、城市文化IP《面若桃花》第二季、穿越题材《宋朝来的小贵人》等精品微短剧亮相,吸引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客户开展制作发行、版权合作。

“透过微短剧的‘小窗口’,让外界看到一个更加生动的中国。”陈云锋表示,未来要充分发挥微短剧“大流量、正能量”的优势,创作更多现象级作品,让海内外观众在微短剧中爱上诗画辉映的中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