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2年第十九期
为农业现代化先行插上科技翅膀

2022-10-15 14:08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王通林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  王通林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决打好粮食安全保卫战,率先建立种粮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粮食生产创近年新高,夏粮、夏油、早稻实现“三增”,“米袋子”越扎越紧;生猪、蔬菜、水产品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稳中向好,“菜篮子”越拎越稳;全力推进农业“双强”,获批全国唯一的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机推广应用先导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7年位居各省(区)首位,“钱袋子”越来越鼓。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以守住粮食安全为底线,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切入点,大力推动保供能力、发展动能、产业结构、经营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重塑,系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联动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奋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先行,为农业强国作出浙江贡献。

  

牢记“国之大者”

打好粮食安全保卫战

  

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守好耕地责任田。严格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逐级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目标任务。深化“两非”整治,加强耕地用途管制,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努力构建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层层套合的管护建设格局,坚决守住良田粮用底线。贯通“耕地智保”“天巡地查”“浙农田”等数字应用,落实落细五级“田长制”和村级耕地保护巡查员责任制。

打好种业翻身仗。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统筹推进种质资源普查、精准鉴定和挖掘创制,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推进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加强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用,育成高效生态、进口替代、特色优势、功能优质、宜机轻简的新品种200个以上。加强良种繁育基地、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和南繁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南繁基地扩面达3000亩,培育种业阵型企业38家。

护好种粮积极性。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规模粮油补贴、最低收购价、订单收购奖励、贷款贴息等政策,实行种粮补贴动态调整,全省域推进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深化粮食绿色高产创建,建设省级示范片(攻关方)400个。深入开展“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为种粮主体纾困解难,促进降本提质增效。

  

强化科技创新

打好农业“双强”攻坚战

  

始终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  

打造农业科创高地。构建“1+6+X”农业科创架构体系,开展生物育种、现代农机装备与数字农业、高效生态种养业、农产品质量与营养健康、农业生物制造、农业战略基础前沿技术等6大重点领域技术攻坚,形成重大标志性成果100项。加快湘湖实验室建设进程,争创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提升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高质量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推行“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新模式,实施“双领双尖”计划农业类重大项目,落实“双强”重点突破项目900个。

建设国家丘陵山区适用农机推广应用先导区。深化农机研制推广一体化试点,建设永康农机工业园区和台州植保机械、台州渔业养殖机械、湖州联合收割机、宁波拖拉机、丽水食用菌机械等产业集群,开展研发攻关、组装集成、熟化配套,持续改善农业机械化作业条件,加速先进适用机具、技术、装备普及应用,打造“浙江制造”小型农机具标志性产业链,建成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75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600个,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打通农业科技应用最后一公里。发挥“三农九方”科技联盟作用,深化省级农业技术首席专家制度,推行“1个产业+1个团队+1批项目+1批基地”新型推广模式,建设省市县产业技术团队1500个,实施成果转化项目1500个。构建“1名科技特派员服务1个乡镇、1个团队科技特派员服务1个特色主导产业、1家法人科技特派员服务1个县域经济”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

  

聚力六大“百千”

打好重农强农主动战

  

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六大“百千”工程,高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补短提能。  

建设高能级农业平台。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扩面提质,投入100亿元,力争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000万亩。优化提升特色农业强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产业平台,支持整县域联动、全产业链开发,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10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产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强化农业社会分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功能定位、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标识风貌管控,建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150个、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200个、专业农事服务站点1000个。实施绿领培育行动计划,培养引领型农业企业家100名以上、成长型农业企业家1000名以上、农创客10万名。

加快农业数字化改革。构建“数字+设施”的智慧农业发展体系,迭代“乡村大脑2.0版”,探索“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模式,推广应用“浙农码”,建成未来农场(牧场、渔场)100家、设施农业示范基地1000个,推动农业慢变量驶入快车道。建立未来农场、数字农业工厂标准体系和建设规范,发展现代植物工厂。全面实施国家渔业综合管理改革试点,迭代升级“浙渔安”应用,建设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

扩大农业有效投资。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行“省定方向、县竞项目、评审入库、入库问效、闭环管理、全程跟踪”。建立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健全农业投资调度机制,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财政、金融和企业协同共赢投资模式。把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农产品加工作为投资重点,建成以产地低温集散中心为节点的冷链100条以上、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00个,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培育农产品加工基地100个、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1000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