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基层依法治理“防火墙” |
|||
|
|||
亓惠洁 杨子杰
开展县乡合法性审查工作,是浙江省一项开创性的改革。2023年以来,浙江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乡镇(街道)积极贯彻落实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改革精神,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制度,基层依法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如今,县乡合法性审查工作从改革转为常态化推进,并探索向村(社区)延伸。全省9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合法性审查中心,1364个乡镇(街道)法审员覆盖率、系统有效使用率、备案审查率均达100%。
磐安县法审员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庭审 构建责任落实闭环
县乡合法性审查是用“治未病、抓前端”的理念,对基层行政行为进行预防性的法律审查,能从源头上减少信访事项、行政争议,切实打通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 早在2020年,浙江就率先在全省部署开展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2022年12月,浙江出台《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首次以立法形式将审查职能拓展至乡镇(街道);2023年12月,印发《浙江省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近年来,浙江全面巩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查工作格局,构建了“全覆盖、一体化”的责任体系,明确乡镇(街道)党政办统筹法治力量,依托司法所全面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理顺了县乡两级合法性审查工作体系,形成职责清晰、统筹有力的工作格局。 解决好主体之“责”,强化“关键少数”责任意识。金华市制定全国首部规范乡镇(街道)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的地方政府规章——《金华市乡镇(街道)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明确乡镇(街道)是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的责任主体,乡镇(街道)综合办公室为工作机构,有效解决基层审查权责不清、程序不明、意见不规范等问题。宁波市探索村主要负责人作为村级合法性审查的第一责任人,构建“自审—联审—提审”三级审查模式,明晰职责定位,解决“谁要审、谁来审”的问题。 此外,持续压实乡镇(街道)党政办合法性审查统筹职责,将合法性审查工作纳入县乡法治建设重要内容。海宁市创新推出镇(街道)合法性审查人大政府协同模式,建立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定期巡检机制。衢州市将村(社区)合法性审查工作纳入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范围。
完善审查标准体系
去年7月,景宁畲族自治县出台《合法性审查典型案例指引》,收录13个典型案例,让基层审查有了自己的“参考书”。今年4月,景宁又编制《合法性审查口袋书》,将相关系统操作流程、制度规范、典型案例等制成二维码,实现“一看即明、一扫便知”。 为着力破解符合乡镇(街道)需求的合法性审查标准缺失的堵点难点问题,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制定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标准,各地因地制宜进行探索优化,聚焦事前、事中、事后重点环节,加强合法性审查事项的全周期、全链条管理,形成了“全闭环、规范化”的运行体系。 事前统一范围,“应纳尽纳”。目前全省90个县(市、区)、1364个乡镇(街道)均制定了审查事项目录清单,实现审查内容的全面覆盖和个性化定制。永嘉县针对泵阀等特色产业和“车联网”等新兴产业,组建产业链法审专班。嵊泗县聚焦特色海岛民宿产业,制定全省首部《海岛民宿业预防性合规指引》,试点全国首个民宿业预防性合规审查中心。 事中数字赋能,“应审尽审”。全面规范业务流程和规范标准,加强数字赋能,坚决杜绝选择性审查、事后审查、规避审查等行为。杭州市萧山区首次尝试将AI技术运用到合法性审查工作中,打造“AI预审、人工复核、智能监管”的数字化全流程,参与研发的“乡镇合法性审查应用系统”全量纳入镇(街道)合法性审查事项,实现合法性审查线上留痕,目前该系统已迭代升级为省级应用,在全省应用推广。 事后及时备案,“应备尽备”。完善审查事项档案管理,进一步夯实备案监督,实现审查事项闭环管理。金华市组织行政合法性审查案卷评查,婺城区建立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观测点,浦江县将基层合法性审查运行情况纳入法治“巡察清单”,市县同频共振督导基层合法性审查见形见效。
杭州市萧山区乡镇(街道)法审员通过驾驶舱研判审查情况 建强基层法治队伍
在安吉县昌硕街道流行这样一句话:“遇事不决,先问兰姐。”大家口中的“兰姐”,就是街道的法审员郑月兰。此前,郑月兰在合法性审查中提出了青年人才社区租赁期限过长的问题并及时修改,为街道避免了后续可能支付高达567.6万元违约金的风险。 法审员队伍是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的基础支撑。近年来,聚焦“正规化、专业化、法治化”队伍建设,浙江建立县乡法审员制度,出台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合法性审查实践实训工作规则等制度机制,持续推进法审员队伍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 把好选人关。坚持法审员任命实行“逢进必考+严把资质+岗前培训”,完善人员管理制度。杭州市、湖州市出台县乡法治审查员管理办法,明确法审员的任职条件、职责权限、培训考核及激励保障机制等。绍兴市建立法审员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保持乡镇街道法审员100%具有法学本科以上教育背景或法律职业资格。 把好能力关。实行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加强外部资源整合,优化完善“以内为主、外力为辅”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格局。台州市创新构建“流动课堂全覆盖、跟班轮训促提升、标准教材强基础”培训体系。丽水市深化校地合作、律所结对、府院衔接,建立审查实践实训基地10个。 把好保障关。全面营造审查工作良好氛围,激励担当作为。嘉兴市创新推出“法审指数”,对全市72个镇(街道)的合法性审查工作进行评估,对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 截至目前,全省已任命法审员3143名,其中县级法审员1183名、乡镇(街道)法审员1960名,具备法学背景的法审员2353名,占比74.8%。全省1364个乡镇(街道)均配备至少1名法审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