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
一线演绎千古事

2022-02-28 16:4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史 申

史    申

 

“一脸能演万代戏,只身可排千古兵。”这是对平阳木偶戏观赏性和艺术价值的高度概括。平阳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始于南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平阳木偶戏多次参加国内外演出,屡屡赢得殊荣,为家乡、为祖国增光添彩,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阳木偶戏在中国(广州)演艺交易会上展演

 

展演自如

  

南宋时期,木偶戏由杭州传入平阳,融入了温州南戏的人文气息和音乐养分后,成为当地老百姓喜爱的传统戏剧,也是他们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

在平阳,民间的木偶班曾经星罗棋布,兴盛时多达上百个。木偶戏班的行头道具比较简单,一个5人的木偶戏班,通常只有两只戏箱,一只用来装木偶,一只则装锣鼓、钹等乐器和小道具,另加一捆搭台用的竹把子和幕布。过台基时两只戏箱一个人就能挑走。

因此,凡是大戏班不能去的地方,木偶戏都能进去演出。他们上山下乡、走村串寨,活跃在集镇乡村、广场庙会,把精湛的木偶技艺、丰富的戏剧内容带给老百姓。

这些来自乡间的木偶专家们,个个都是多面手。他们能自制木偶、衣冠、道具等;能自导自演,唱、做、弹、拉皆通,前台后台样样拿得起。他们还是种田能手,农忙时节在家务农,农闲时分别组班演出,亦农亦艺,生活过得稳稳实实。

 

源于生活

  

经历一代代艺人创作、改编、移植,平阳木偶戏已积累大小传统剧目300多个,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其中,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剧目,比如《三打白骨精》《包公案》《牛郎织女》等。

“只要是生活中有的,平阳木偶都能予以再现。”这句话不仅仅体现在丰富的剧目上,也体现在木偶的活灵活现和栩栩如生上。

平阳木偶剧团知名老艺人张增周和卓乃金,对于如何刻好木偶头像深有体会,他们认为,艺术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要特别注意观察社会上各类人的形象。

以雕刻木偶头时的刀法和笔法为例,如农村里的媒婆嘴边需有一点笑须痣,80岁的老翁则宽眉骨、大下巴显得和善,花花公子大多尖下巴、眯眯眼……这都能凸显各类人物的特征。

待木偶头、四肢、腰部都制作完成后,用丝线将其串接好,再加上服饰和彩绘。在“九尺见方”的舞台上,用细线连着的木偶就像被赋予了生命一样,展示着人物的万千体态,演绎着古往今来的生活百态。

 

戏剧之祖

  

一场木偶戏,前台操作者只有一人,双手可同时提4个木偶表演,嘴上还叼一个。相当于一个人可提5个木偶同时进行翻、滚、打等表演。

这并不意味着木偶戏的表演简单,相反,平阳木偶戏特别是提线木偶的表演技艺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包括布线、勾牌系线与执掌、综合表演三大类。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木偶的一举一动必须通过提线来完成。木偶布线,由传统的7条逐步增加到20多条。每一条线都汇集在线牌上,它是木偶的“神经中枢”。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卓乃金表演的《车技》,木偶双脚踩动自行车踏板,在舞台上飞驰;或骑在自行车上脱衣、穿衣等,就是运用悬丝控制线板移位,从而做到得心应手、活动自如。

表演难度如此高,无怪乎温州一直流传着“木偶戏是戏剧之祖”的说法。在过去,乡间如同时有人戏和木偶戏演出时,人戏要让木偶戏先开演。人戏的演员称“戏子”,木偶戏演师称“先生”,足见当地百姓对木偶戏艺人的尊敬。

 

发扬光大

  

从乐声社傀儡公班到平阳县木偶剧团,几经沉浮,平阳走过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非遗保护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平阳木偶戏在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指引下,对一批古老的传统戏进行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978年,平阳县文化局发文恢复成立“平阳县木偶剧团”,重新调回部分流散的木偶艺人,并向社会分别招收了一批具有初高中文化的学员。

进入新时代,各项保护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正轨,并在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积极进取、稳步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09年,平阳县木偶剧团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级木偶戏传承基地,并在昆阳一小创建了省级木偶戏传承教学基地,为平阳木偶戏的保护传承、发扬光大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回望过去,可以看到一代代木偶艺人含辛茹苦,奋斗拼搏;展望未来,值得期待平阳木偶戏这张金名片,能够更加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