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迈向现代产业先行区 |
|||
|
|||
李 景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连续五年排名全国前十。 从1990年成立的“杭州钱江外商台商投资区江北区块”,到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设为国家级经开区,2007年接管萧山江东围垦区前进工业园区江东市本级区块、按照“飞地”开发模式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核心区,再到2019年钱塘(新)区成立后发力“车药芯化航”五大主导产业,杭州经开区的发展空间日益广阔。 近年来,杭州经开区持续探索产城融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激活优势产业发展动能,孕育出1个千亿元级和3个500亿元级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建设优势产业、发力新兴产业、突破未来产业的现代产业先行区发展路径。
筑牢优势产业根基
前不久,杭州经开区里的老牌企业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1995年落户杭州经开区,1996年便实现厂房开业投产。”九源基因公司董事长傅航表示,杭州经开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从30年前就开始起步探索,目前已迎来发展黄金时期。作为浙江省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核心区,杭州经开区以杭州医药港为主平台,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1700家,全球药企10强中有7家落户于此。 “我们以杭州医药港建设为核心,围绕打造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目标,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推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金融链、服务链‘六链融合’发展模式,构筑一流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杭州医药港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除了区域内14所高校的智慧资源支持,杭州经开区积极搭建创新平台,落地中国科学院医学所和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等29个高能级平台,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的成就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面镜子。在持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的过程中,杭州经开区积极布局核酸药、合成生物学、基因与细胞治疗等未来赛道,园区内的杭州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已成功入选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 未来,杭州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将以智能技术研发、中试放大、产业化落地为主攻方向,整合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着力掌握一批前沿技术、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合成生物未来产业集群。
集聚新兴产业集群
温州江心屿是瓯江中游的一座小岛,在江心屿西园的园林改造过程中,一块块来自杭州经开区的“发电玻璃”为古朴典雅的园林增添了现代科技元素。 “在西园的改造中,1800余块‘燚瓦’产品被巧妙应用于建筑屋顶,其装机功率超145千瓦,预计年发电量约14万千瓦时,为岛屿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美观的玻璃也与古建筑完美融合。”杭州龙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吴奔介绍,该公司扎根杭州经开区16年,一直致力于碲化镉薄膜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今,公司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其研发的碲化镉薄膜小电池实验室光电转换效率达20.7%,标准组件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16%,最高光电转换效率17.56%,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神舟飞天、北斗组网,一个个大国工程背后,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撑,新材料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 “自2020年临江新材料产业园被认定成为省级化工园区以来,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等充足的空间资源,热电、蒸汽、‘三废’处置等齐备的有利条件,都为杭州经开区新材料产业的集聚化、专业化提供了保障。”临江高科园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杭州经开区结合已有的产业基础,以“链长制”为抓手,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助推企业加速集聚,全力构建完善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近年来,杭州经开区不断加大投资环境工作力度,确保投资客商不仅能招得来,还要留得住、发展得好。目前,杭州经开区已汇聚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超90家,吸引了拜耳等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基本形成以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纤维、电子信息材料、前沿新材料为主的产业集群。 在这些新材料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杭州经开区朝着“打造高质量、高竞争力、现代化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方向不断迈进。 西子航空生产车间 延展未来产业链条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 前不久,C919的“含浙量”再度提升——在应急发电机舱门(RAT门)和辅助动力装置门(APU门)之外,西子航空成功中标C919大型客机中机身(含中央翼)装配和零件制造工作包,成为继中航工业西飞、上飞公司后该部件的第三家供应商。 据悉,此次西子航空中标的中机身(含中央翼)是前机身、中后机身、机翼和主起落架的连接点,也是飞机结构中技术最复杂、制造和装配难度最大的部件之一,其重量约3吨,有8000多个零件和超12万个标准件。 根据C919的生产需求,西子航空计划投资超10亿元建设生产线,预计到2027年实现年产100架的生产能力,释放出杭州经开区在浙江航空制造产业链中的牵引作用。 “西子航空实现创新发展的背后,是整个杭州经开区、钱塘区乃至全省航空航天产业生态的有力支撑。”前进智造园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自浙江明确提出以航空高端零部件、先进材料等为重点,做大钱塘航空航天“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以来,钱塘区已经集聚了华瑞航空、西子航空、艾美依等10余家航空航天领军企业,涵盖航空零部件制造、航空制造装备生产、航空复合材料、无人机制造与反制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条完整而富有活力的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航空制造高端装备研究中心、浙江省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钱塘低空智谷研究院等创新载体的入驻,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技术支持,推动杭州经开区向着打造国产大飞机中机身部件重要生产基地的目标稳步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