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擦亮“美丽海湾”蔚蓝底色

2025-02-28 09:57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钱慧慧 倪 婕 金雨桐

钱慧慧   倪 婕   金雨桐

 

  春节假期,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人气爆棚,游客们吹着海风体验年俗,尽享海滨城市魅力。不久前,霞关镇海岸线所属沿浦湾被评为国家美丽海湾。

  近年来,苍南县以美丽海湾创建为总抓手,对标海湾水质优良比例、海洋生物保护情况、滨海湿地和岸线保护情况等关键指标,扎实推进陆海环境重塑、海岸生态修复、海洋碳汇交易等工作,绿色发展“新路子”越走越稳。

  

沿浦湾


陆海同治重塑新生态

  

  创建“美丽海湾”,苍南县打出一套多管齐下、陆海同治的组合拳。2020年,《苍南县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并实施。该《计划》以“减氮减磷、生态扩容”为主攻方向,将沿岸和湾区作为主要战场,系统部署了三大核心任务:入海河流氮磷减排攻坚、排海污染源规范整治及沿岸生态修复扩容工程。

  为严控陆源污染,苍南县大力整治污水管网,累计新建42.7公里污水管网和15.8公里雨水管道,并建成日处理量1万吨的马站污水处理厂。同时,完成70个排污口整治,成功实现生活污水零直排。

  做好截污控源的同时,苍南县还持续推进污染治理。在入海河流治理方面,实施沿浦河氮磷拦截沟工程,2023年总氮含量较2020年下降21%。在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针对池塘养殖尾水,开展海水池塘多品种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混养缢蛏净化水质,同步推进进排水沟渠清理,并综合运用生物滤坝、耐盐水生植物生态浮岛、底增氧曝气等方式进行养殖尾水治理。同时,建立“一场一档”养殖尾水治理台账管理制度,完成8家2000亩养殖围塘生态化改造,实现规模以上养殖尾水处理率100%全覆盖。

  近4年,苍南县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湾区环境综合治理,清理海洋垃圾4000余吨。同时,该县建立健全“美丽海湾”常态化巡查机制,对重点海洋生态隐患问题实行限期整改销号,并持续开展“碧海”“海盾”“护渔”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海洋环境违法行为。

  系列整治下,2024年沿浦湾海水优良率达到83.7%,相比2018年至2020年的优良率平均值提升了8.7个百分点。

  

生态修复绿染沿浦湾

  

  走进沿浦镇,海风轻拂,千亩红树林摇曳生姿,飞鸟穿梭嬉戏,一片生机盎然,宛如一道绿色海岸堤坝。

  为系统解决沿浦湾生态环境问题,当地不仅多管齐下重塑陆海环境,还坚持生态修复与资源保护并重的治理思路,巩固生态资源优势。

  红树林作为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水生森林生态系统,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2015年起,沿浦湾开启红树林人工引种探索。“我们从试种10亩红树林起步,其间经历寒潮‘速冻’、台风侵袭等考验,但通过每年补种扩展,如今已扩至近1700亩,成为中国北缘最大的海湾红树林分布区。”苍南县沿浦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陈诗凯表示。

  红树林不仅净化了湾区生态,还优化了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解决了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紫菜养殖烂菜问题,青蟹、海蜈蚣等底栖生物也明显增多。数据显示,红树林潮间带的生物量从2015年至2022年增长近7倍。最新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显示,在红树林区域共记录到88种鸟类,其中一级保护鸟类3种、二级保护鸟类5种。肉眼可见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发主动加入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的队伍。

  为让沿浦湾绿意更浓,苍南县还大力开展海洋生物资源恢复工作。《计划》实施以来,累计投入965万元,增殖放流6.3亿尾水产苗种,为海洋生态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通过对15公里岸线的生态化整治修复,湾区海岸线的形态和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自然岸线保有率提升至66.88%。

  

“点绿成金”迈出新步伐

  

  生态修复不仅改善了环境,也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苍南县推出“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共存模式,在红树林种植区周围设置6200多亩大型生态养殖区,建设千亩滩涂大型底栖生物增殖与开发利用基地、千亩蛏子与泥螺苗生态养殖基地等。这一模式既丰富了红树林生物多样性,又提升了鱼虾蟹贝品质,每年为当地村集体增收1400万元。

  苍南县还积极推进渔业碳汇、红树林碳汇等蓝碳交易,近3年共完成蓝碳交易15笔,交易量达23600吨,总交易额达41.2万元。眼下,苍南县逐步探索形成“蓝碳赔偿”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新模式,并建成全国首个自主负碳海湾。

  “自主负碳,即区域在没有购买碳汇减排量、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或其他碳信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减排和增汇措施,实现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负值的状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海洋生态科科长肖徐进介绍,2021年沿浦湾区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49925吨二氧化碳当量,清除量30274吨,可再生能源减排量27698吨,净减排量8047吨,按照目前全国碳市场均价约100元/吨计算,约等于8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随着国内外碳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未来碳汇需求持续上升,沿浦湾储备的碳汇家底正为居民送上‘金山银山’。”沿浦湾负碳海湾核算项目负责人、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董雅红说。

  绿色能源也为沿浦湾“点绿成金”发展模式注入强劲动力。围绕“双碳”目标,苍南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能等新能源产业。“十四五”期间,该县清洁能源产业投资达1277亿元,装机容量达1368.7万千瓦,居全省首位。随着中广核三澳核电项目以及一批海上风电项目的相继投运,沿浦湾将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打造一条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运维服务、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零碳产业链,着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