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0年第二十期>恪守为民初心 筑牢法治根基
宁波:厚植社会领域“法治沃土”

2020-11-20 15:34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吕汉杰 张月明

吕汉杰  张月明

 

近年来,宁波市大力推进社会领域的法治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遇事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法治的力度与温度的同时,有效地助推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法治化。


宁波普法进民宿

 

强化法治文化建设

 

“家门口有了宪法主题公园,平时出来运动就能学习到宪法知识,很好。”家住鄞州区塘溪镇的徐女士对新建的塘溪宪法主题园啧啧称赞。园里法治元素星罗棋布,法治长廊上可以读到法治故事,灯柱标牌上写有名言警句……

像这样的法治文化阵地遍布甬城。2014年,宁波印发《关于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意见》。至今,全市各地已建成县、镇、村三级法治文化示范阵地676个,实现了市域全覆盖,同时还形成“一县(市、区)一特色”“一乡镇一品牌”“一村(社区)一重点”的多层次法治文化品牌体系。

紧抓机关干部重点对象。今年,宁波建立全市机关“周二夜学”制度,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夜学重点内容,让公务员普遍接受包括宪法、民法典、行政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的洗礼。近5年,累计举办领导干部法治讲座800余场,公务员法律知识讲座2400余场。

“小朋友,你们知道不满几周岁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私下为主播打赏,该如何处理?”10月16日下午,一场亲子法律知识问答在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内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为强化在校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宁波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网络。今年就开展“送法进校”1100场次,全市772所中小学全部配备了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拥有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包括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5家,有效推动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深化实施。

近年来,宁波还积极打造网络普法新阵地。“宁波普法”微信公众号访问量超125万人次,“12348”宁波法网总点击量达到10万余次;开通官方普法微博11个,普法微信公众号11个;与华数集团合作推出 “法治家园”栏目,通过视频点播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带进千家万户。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

  

目前,宁波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整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台”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了“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今年上半年,平台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7万余人次,公证办理3.9万余件、司法鉴定2.1万余件、仲裁受理案件8000余件。

“本以为办公证是件麻烦事,没想到动动手指就解决了。”疫情期间,“90后”小伙励展郁利用“公证E通”在手机上完成了亲属关系证明公证的办理,足不出户就拿到了公证书。为打通群众办理法律服务事项“最后一公里”,宁波率先全国首创“公证E通”服务模式,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模式,基本实现公证服务“就近办、掌上办、一次办”。

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置“公证E通”服务点83个,推出公证“掌上办”事项55项,累计办理公证8055件,群众满意率达98%。

此外,由宁波打造的全国首个互联网仲裁电子证据平台于2019年7月正式上线运行,实现线上案件线上解决,真正做到“全程在线”,当事人一次都不用跑。

去年9月,宁海市民张先生讨薪无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推开了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门。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从法律咨询到申请法律援助,再到起诉、庭审,法律服务人员全程免费帮办。

张先生能够顺利维权,源于宁波领先的法律援助工作。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政府责任的落实,将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三次发文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涉及困难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各类事项;构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四级服务网络、开通“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推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等。

 

实现依法社会治理

    

在鄞州区东吴镇,有个叫三塘村的小村庄,常住人口仅有900多人,且半数是60岁以上老人。但这个小小村落却先后获评省级文明村、浙江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20余项荣誉。

取得这些荣誉,该村的《村民自治章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庭院洁美、尊老孝亲、移风易俗都写入章程,规范村民行为。目前,宁波2465个村均制定修订各具特色、有效管用的村规民约,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村民自治。

近年来,宁波坚持实践创新,尊重基层创造,在全国首创了一批“宁波实践”和“宁波经验”。

由象山县首创在全市推广的“村民说事”制度,形成了以“说、议、办、评”为核心内容的制度体系,搭建起协商平台,构筑村务管理、决策、治理、监督的全流程,走出一条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的治村理事新路子。由宁海县在全国推出第一份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使全市乡村所涉及的每一项权力事务都构建形成决策、运行、评估、修正等规范体系,并绘制权力行使流程图,让乡村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8年,“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被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通过社会治理方式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宁波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硕果累累。1998年,率先全国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探索实践。迄今,共培育了22个国家级民主法治村、30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05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国法治乡村建设会议在宁海召开,在全国首个提出制定促进法治乡村建设地方性条例。 

同时,宁波以培育发展、规范管理为核心,以强化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管为抓手,不断提升社会组织依法治理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依法登记的法人社会组织9969家,经镇乡(街道)备案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3.7万个,其中海曙区、北仑区、鄞州区获评全国首批“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