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1年第十九期
培育民族团结“金种子”

2021-10-15 11:4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方跃镇

方跃镇

 

“明年,我们将送别最后一批新疆和田学子。”近日,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校长叶文杰说,2004年9月,该校开始承担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支援新疆和田地区教育扶贫项目——举办浙江和田高中班。“如今,新疆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浙江和田高中班也将完成历史使命。”

17年来,浙江和田高中班累计招收了1280名新疆和田学子,先后有180多位老师参与该班的教学与管理。毕业生们一批批考进大学,一批批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建设和田、建设祖国的生力军,并在各行各业发挥着民族团结交融的纽带作用。这一跨越万里关山和17年时空的教育援疆故事,也在两地传为佳话。


浙江和田高中班第一届学子(部分)

  

大学录取率达97%

  

2004年9月20日下午,来自新疆和田地区的80名少男少女身穿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漫步在校园小径上。他们就是汤溪中学浙江和田高中班的第一届学生。

鲍漪是首届浙江和田高中班班主任。从2004年到2008年第一届浙江和田高中班毕业,为了陪伴孩子,鲍漪每个春节都住在学校里,“直到2009年结婚了,才第一次回家过年”。多年过去,她和第一届和田学子之间的故事仍历历在目。

买合皮热提·买米提明是个胆怯的姑娘,刚到汤溪高级中学时因为生活不适应,几乎每天都要想家哭鼻子。鲍漪就找她谈心,边走边聊大半天,学生只会点头。到了办公室,她鼓足勇气说:“老师,您说的我没听懂。”原来,孩子们面前还摆着一道语言关。

这个始料未及的情况,把教惯了高中课程的老师难哭了。学校大胆采取了“合校学习、混合编班”的模式,让和田学生与金华本地学生共同生活、相互学习。老师们则从“ā、ō、ē”开始教,一对一辅导,安排本地孩子和和田同学结对,为他们创造语言环境,使和田学生的语言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为确保浙江和田高中班的教学质量,学校专门成立了新疆部,由12名骨干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认真备课、倾囊相授。浙江没有合适的教辅材料,就去新疆找;金华没有同类班级取经,就去省内甚至安徽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届高考中,浙江和田高中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2008年首届学生100%上本科线,84%上重点线,其中两名同学更是获得全疆并列第五的好成绩。从2008年至2021年,浙江和田高中班先后为新疆培养输送了1067名高中毕业生,大学录取率达97%。

  

孩子们的“老师妈妈”

  

“别淋雨了,赶紧回来。”有的和田孩子初到金华,觉得下雨特别新奇。一到雨天,就喜欢往外跑,常常淋得全身湿透才肯回来。朱群兰就拿出一根长竹竿,把孩子们湿漉漉的鞋子都挂上,背到附近的住处用空调吹干,然后又背着一竹竿的鞋子回来给孩子们换上。

从2004年开始教第一届浙江和田高中班体育,到如今担任新疆部主任,朱群兰教学生涯的一大半都是和新疆和田学生一起度过的。一届又一届的浙江和田高中班孩子,都爱叫朱群兰“朱妈妈”。

由于和田孩子远离家乡和父母,17年来,许多老师像朱群兰一样主动担负起了“妈妈”的角色。老师们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业,还研究他们喜欢吃什么,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将学生们的饮食、卫生、情绪等每一个细微的方面放在心头,用无微不至的温暖与关怀消解跨越万里的乡愁。

学校采取“两线并行”的育人模式,和田学生和本地学生一起参与学生社团,共同参加校篮球队、合唱团、辩论赛、远足和文艺汇演等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各族学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学校还有针对性地组织和田学生参与当地社区活动、体验江南民俗实践,开展山水、工业、城市户外研学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各族学生的“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每逢除夕,学校领导和老师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到和田同学身边,送祝福、派红包,一起贴对联,吃年夜饭……让温暖融入他们的心田。

每年高三学生回疆高考,汤溪高级中学老师更是万里护考,陪孩子们从上海乘坐47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乌鲁木齐,再乘坐汽车穿越22个小时的沙漠公路到达和田,到了当地之后,体检、自习、送考又全程陪护,就像护送自己的孩子高考一样。

  

“金种子”结出“石榴果”

  

17年前,带着青春懵懂和对未来憧憬,16岁的魏玉艳离开家乡和田,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金华,成了浙江和田高中班的首届学生。

今天,魏玉艳已站在汤溪高级中学的讲台上,在她的“第二故乡”挥洒青春和汗水,继续这一场爱的接力。“我从16岁就来到金华求学,对母校和金华都有了特殊的感情,这份归属感和感恩之情始终难忘。”魏玉艳正用自己的方式反哺。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百名浙江和田高中班学生回疆高考之后,又填报志愿回到浙江求学或工作。其他毕业生也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施展才华,成为建设新疆、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据了解,目前在新疆从教的毕业生,就有70多人。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桑株镇第三中心小学的校长穆太力普·麦麦提敏,是浙江和田高中班2010年的毕业生。在浙江和田高中班求学4年,他考进了理想的大学,也在心里埋下了做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种子。

“数学老师是盛小兵,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数学世界。”穆太力普·麦麦提敏最喜欢数学,“盛老师很会鼓励学生,循循善诱,这让我对数学学习有了更大的动力。”

高考后,穆太力普·麦麦提敏考取了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盛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也想和他一样,影响更多的学生。”穆太力普·麦麦提敏说,作为一名校长,他正从多个方面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希望更多的新疆孩子可以和我一样接受更好的教育,成就更好的自己”。

17年来,浙江和田高中班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学有所成,陆续成为社会中坚。一名学子,就是一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

浙江和田高中班2013年毕业生米拉迪力组建“新丝路创客驼队”,帮助700多家农户年户均增收5000余元,带动6000多名大学生创业,他拍摄的弘扬民族团结的微电影《做梦都想》,告诉外界一个真实的新疆。2017年,米拉迪力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那年,他与另外两位汤溪高级中学校友胡东霞、邵梁一起登上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领奖台,成就一段佳话。

中华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浙江和田高中班培育的“金种子”正在不断结出“石榴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