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2年第一期
坚定扛起“五个率先”新使命新担当

中共绍兴市委书记 盛阅春
2022-01-10 16:4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2022年,绍兴市将深刻把握“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工作要求,紧盯“五个率先”、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协同发展”、聚焦“共同富裕”、强化“唯实惟先”,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上展现新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绍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绍兴市镜湖新区


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在综合实力上争先进位。深入开展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深化“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纵深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基本完成市区印染、化工企业跨行政区集聚提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谋划布局氢能源、超高清视频(5G+8K)、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创建第三代半导体未来产业先导区。深化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分行业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积极融入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高标准建设滨海新区等高能级战略平台,全域构建“2+7+N”平台体系。做大做强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积极争创机器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面深化开发区(园区)工业全域治理。实施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高水平打造绍兴科创大走廊、镜湖科技城、滨海科技城等科创平台,加快建设绍芯集成电路、鉴湖现代纺织、曹娥江新材料等高能级实验室,推动形成杭绍甬创新带。深化实施“名士之乡”英才计划等特色人才工程,做强浙江绍兴人才创业园、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人才发展平台,加大海外引才力度,在引进“鲲鹏行动”计划人才、国家和省级人才计划人才、青年大学生上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努力在发展格局上争当节点。主动融入大循环、双循环,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加快构筑多层次、多节点、开放型的内聚外联网络型城市空间布局。深化融杭联甬接沪,全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标准建设杭绍、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加快建设杭绍临空经济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发展区,积极打造杭绍甬1小时通勤圈,更好发挥杭甬“双城记”金扁担作用。推动市域一体协同,制定实施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三区相向融合,推动柯诸板块融合、嵊新组团协同,强化古城新城联动发展,推动大城市核心区积厚成势。加强交界区域开发,强化小城市、特色小镇等功能节点建设,全面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构建多主体互动、多层次和谐、多特色互补、多空间拓展的城市形态。提高对外开放能级,抢抓RCEP生效机遇,放大综保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跨境电商综试区和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叠加效应,谋划建设绍兴综保区萧山机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启动自贸区创建前期工作,推动高水平“优进优出”。实施有效投资“十百千”工程,抓好中芯国际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和杭绍台铁路二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亚运会前投运轨道交通1号线、越东路等6条智慧快速路。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制定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支持政策,争创省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

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品质,努力在共同富裕上争树标杆。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美好生活需要,突出抓好“扩中”“提低”重点改革事项,构建共富共享优质生活圈。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工作,深化基本医保市级统筹。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迭代升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认真谋划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完善“动态清零”精密智控“六大机制”,从严从实从紧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联动实施农业“双强”、“双非”整治、乡村建设、农民共富行动,纵深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未来乡村和乡村振兴先行村建设,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薄弱村,打造更多新时代美丽乡村“展示之窗”和实践范例。

进一步厚植城市内涵特质,努力在人文生态上争做样板。坚持人文为魂、生态塑韵,持续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和东亚文化之都“金名片”,绘好全市域“美丽图”,进一步厚植城市发展的内涵特质。持续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深入推进“一廊三带”建设,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办好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等重大文化活动,打响“运河文化”“诗路文化”“古越文化”品牌。高质量筹备办好亚运赛事,高标准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地,做实国家体育消费、文旅消费示范城市。深化全域文明创建,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全域能效综合创新试点,创建长三角碳中和实验室,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和“零碳”体系试点,加快园区循环低碳改造,切实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保护修复,巩固提升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成效。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进一步提高市域治理水平,努力在发展环境上争创一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市域治理现代化路径。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加快“152”体系架构迭代升级,持续完善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聚焦“五个率先”、网络大城市、共同富裕、“枫桥经验”等重点领域,开发建设一批重大应用,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加快建成“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加快完善市域治理体系,积极推进“枫桥经验”实践创新,加快“152”体系与“141”体系衔接贯通,加快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全面推广使用“浙里兴村(治社)共富”应用,进一步完善市县镇村四级治理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改革,加快“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打造市场机制最活、营商环境最优城市。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完善“1+9”政策体系,推动企业“长高长壮”。锚定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亚运会等大事要事,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绍兴、平安绍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