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之江沃野奏响丰收进行曲

2024-01-15 10:34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沈林

之江沃野奏响丰收进行曲  沈 林




  “我们基地655亩晚稻大丰收,比2022年足足增收30多吨”“全年稻谷平均亩产有1250斤,比过去高出将近200斤”……近期,来自杭嘉湖平原、浙中盆地等省内产粮大区纷纷传出丰收喜讯,之江大地洋溢着喜悦气氛。

  根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日前公布的数据,2023年浙江粮食生产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总播种面积1537万亩、产量127.8亿斤、亩产415.6公斤,均创下近8年新高。


藏粮于地

最严举措护耕地


  “叮!”日前,丽水市松阳县赤寿乡半古月村巡查员黄年红的手机上收到“耕地智保”场景应用推送的消息,警示该村某地块有车辆在田间施工。收到预警后,巡查员根据信息导航至目的地,现场查看后确认为挖机在整理田埂,准备种植水稻,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并拍照上传至“耕地智保”App后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3年初,浙江出台最严格耕地保护“二十条新政”,提出今后力争耕地违法行为零新增的目标,全力打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省。这其中,就包括以“耕地智保”系统应用场景为核心,为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田长制”落准落细落实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依托覆盖全省80%耕地的1.4万个高位摄像头,“耕地智保”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监督耕地情况,并通过执法工作人员的移动端及时提示占用或破坏耕地行为,使耕地保护形成可视化闭环。

  “‘二十条新政’率先全国打出一套系统性组合拳。”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签订‘军令状’、构建田长责任体系、完善‘耕地智保’系统应用场景等真正做到‘人田对应’,层层压实责任。还通过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指标挂钩等方式形成保护闭环。”

  在浙江,一旦有地方出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的,将先冻结所在县(市、区)补充耕地指标。这项指标一旦冻结,意味着当地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将被叫停。以最严举措守护耕地的同时,浙江也通过全面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扩面提质行动,逐渐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田”,整体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藏粮于技

种粮储粮高效率


  浙江少良田,多沿海,是全国海岸线最长、滩涂最多的省份,拥有滩涂面积近250万亩。其中,温州的滩涂占了全省的25%。

  如何向滩涂要地?当地已有一项成功的试验。2019年,袁隆平团队研发的100余个海水稻品种于瑞安丁山成功播种。经过4年种植,土壤不断改善,盐碱地的盐分从6‰降到3‰左右,水稻亩产从第一批产出的3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00公斤以上。

  除了温州水稻的重大突破外,近年来,宁波“甬优1540”、绍兴“舜达135”等优质品种的推广也为全省水稻高产提供了强劲动力。

  粮食种得好,也要运输得好、储藏得好。散粮入仓有机器人、守护粮仓用上AI识别扫描、粮食检测引进全自动设备……走进杭州市萧山区中心粮库,藏粮“黑科技”尤为吸睛。

  粮库工作人员说,过去主要是人管粮,现在“云管粮”发挥了越来越强大的作用。比如,种粮大户们秋收后要送粮食到粮库收储,“云管粮”让大家摆脱了“起大早”“排长队”的困扰。大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浙里办”App搜索“浙政粮安”应用,扫一扫种粮人独有的粮户“身份证”,线上查看各个粮库的预约售粮情况,自主选择售粮库点和交粮时间。

  粮食入库后,利用粮仓现有的仓内、仓外摄像头,使用AI图像识别、物联网直采粮温等技术手段,可以不间断实时监测人、粮、库动态变化,自动预警异常情况,特别是人员状况异常、粮面异常、储粮温湿度和虫害异常、库区出现安全风险等,提醒管理人员限期闭环处置,确保人安、粮安、库安。

  截至目前,浙江省政策性粮食储备万吨以上的库点均已接入“浙江粮仓”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涉粮部门的系统互通、数据共享,以及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粮食安全“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构建起更为先进、高效、安全的粮食安全数字保障体系。


稳粮于策

提振主体积极性


  “种粮补贴通过手机操作就能申请,数据多跑腿,我们少跑腿,种田劲头更足了。”金华市婺城区长山乡种粮大户丰少云称赞道。如今,无需盖章,线上一键办,30天内就能领到补贴。

  为“丰少云们”提供方便的,正是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依托数字乡村大脑,专门上线的“惠农政策直通车”应用,让涉农资金补贴政策实现智能匹配、精准直达。近年来,浙江以“政策+资金”赋能,通过优化种粮补贴机制、扩大农业风险保障、支持农业科技投入等财政组合拳,全力支持保障粮食增产丰收,让农户安心种粮。

  2023年以来,全国首创的种粮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在省内各地全面落实,浙江稻谷收购价在国家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每百斤再增加了4元,全省域水稻完全成本补充保险的保障程度也从最高每亩1000元提高到1400元,有效稳定了种粮农民的收益预期,种粮面积稳步提升。

  不仅如此,各地纷纷创新加码,推动百姓端稳“饭碗”。

  宁波市财政投入资金实施种业提质工程,推进人才、项目等要素保障向现代种业集聚,选育“甬字号”粮食新品种7个。其中,“甬优1540”水稻被列入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名录,“甬马1号”马铃薯助力宁波海曙、象山等地的一些“低效田”向“高产田”转变,年推广种植面积达3.3万亩。

  嘉兴市在省补基础上,对全年稻麦复种、一季旱粮(不含大小麦)种植、油菜连片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业主体,每亩分别增加15元、40元和50元补贴,大幅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成本和收益预期。

  衢州市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除规模种粮补贴之外,种粮农户还可以享受到水稻订单奖励、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粮食生产贷款贴息等各类惠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愈发高涨……

  最近,在落实国家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省财政对年度粮食播种面积和增量位于全省前列的嘉兴市秀洲区等20个县(市、区)首度下拨了每个县(市、区)500万元的奖励金,进一步激发了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浙江各地正充分利用冬闲田、新垦造耕地、抛荒地等扩大油菜种植,并保障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