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19年第二十一期>赤诚担当照初心
朱黄龙:我愿做一棵胡杨

2019-12-03 15:39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杨晨

今日浙江记者  杨晨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收到了来自浙江海宁的爱心礼盒,里面装满了学习和生活用品。

这份跨越4700多公里的礼物,是嘉兴市第九批援疆干部朱黄龙联系海宁爱心联盟,寄给沙雅儿童的。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朱黄龙坚持用心、用情、用智援疆,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赞誉。

  

不思劳苦

  

2016年12月,历经12个小时的奔波,朱黄龙来到苍茫边疆。从车窗向外望去,路边的田野白茫茫一片,他以为是雪,当地同志告诉他:这是盐碱。

沙雅县土质贫瘠,盐碱化和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这就是我的新家。”望着大漠胡杨,朱黄龙暗下决心,要为这片土地贡献力量。

由于人手紧张,朱黄龙身兼数职: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人才开发与管理组组长,指挥部纪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沙雅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文字工作——一本8.1万字的《援疆工作手册》,由他挑灯夜战逐一修改,建立和完善了涵盖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43项制度规定,成了援疆干部的工作“宝典”。

不少援疆干部说:“有了这本‘宝典’,工作得心应手。遇到棘手情况如何应对?翻一下手册就行,里面写得清清楚楚。”

 

扎根沙雅  

  

沙雅县条件艰苦,指挥部租住在一幢单元楼内,担负后勤职责的朱黄龙成了大家的“生活大管家”。

“包过饺子拉过面,腌过萝卜烧过菜。乒乓单车健体魄,太极书画修身心。每月庆生乐融融,援疆生活情浓浓。”这是朱黄龙描述援疆大家庭生活的打油诗。在他的牵头推动下,援疆干部人才建立了亲情微信群,与后方密切联系,并时常开展援疆讲坛、故事汇、集体生日等丰富活动。

朱黄龙还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援疆项目。2017年7月,海宁·沙雅红船干部关爱资金捐赠仪式在沙雅县举行,海宁向沙雅县委组织部捐赠关爱资金10万元;2018年6月,“倾情援疆我先行,点亮万个微心愿”活动在嘉兴启动,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和物资近1300万元。在他的牵线下,海宁“激情轮滑·大爱无疆”公益助学活动走进沙雅县,并为当地捐赠了300套轮滑器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朱黄龙说:“我愿意奉献我的一切力量,做那紧紧‘抱在一起’的黏合剂。”

  

不问得失  

  

为尽快推进嘉兴的各个援疆项目,朱黄龙用半年时间走遍沙雅的7个乡镇、23个村和14个县直单位,跑遍了历年援建项目,复杂的当地环境始终没有打乱他的工作计划。但是,2017年5月13日,下乡调研途中的朱黄龙突然接到母亲遭遇车祸的电话,希望他尽快回家。这个消息让他措手不及。

朱黄龙心急如焚,连夜买票。在机场,他一边与沙雅县同志交接近期工作,一边通过电话询问母亲情况,联系医生商定手术方案。两天后,朱黄龙出现在母亲病床前。得知母亲双腿、右手多处粉碎性骨折,他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2小时40分钟的时差,是浙江与阿克苏之间的时空距离,也是对家中至亲的牵挂和对爱人子女、家乡故土的无限思念。因为这个距离,家中至亲无法陪伴身边,爱人独自操持家庭……这一份份牵挂与内疚,不是发信息、打电话能轻易安抚的。朱黄龙说,援疆干部面临最大的考验,正是远离亲朋的这种相思之苦。而消减这份寂寞,靠的是甘于奉献的“红船精神”,靠的是全力的付出。

“我们每个援疆干部都是这样,舍小家为大家。”朱黄龙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