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建设的“浙江之道” |
|||
|
|||
方臻子 王琳琳 陈秋杰
千岛湖环湖绿道、浦江浦阳江生态绿道、开化百里黄金水岸线绿道……行走在繁花似锦、绿荫如海的五月浙江,你会发现:串起城乡风景的一条条绿道,一路鸟语花香,一步一风景,一地一风情,正成为人们散步骑行、郊游野餐的最佳去处。 近年来,浙江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绿道,使之成为助推城乡建设的“发展之道”、引路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截至目前,浙江已实际建成高标准绿道5800公里、其他普惠性绿道7000多公里,实现市、县绿道网规划全覆盖。日前,绿道建设的“浙江之道”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向全国。
淳安千岛湖环湖绿道 高标准建设
5800公里高标准绿道,犹如浙江的毛细血管,嵌入浙江的每一寸肌理。当下,浙江的高标准绿道数量,仍在以每年1000公里目标,继续快速增加。 在绿道建设上,浙江起步较早。2003年,杭州市在实施市区河道整治时,探索在绿化带内铺设慢行道。之后,浙江在建设生态省中,提出要将生态省里所有的江河湖泊、风景名胜、郊野空间、历史村落等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明珠”串联起来。 2012年,浙江启动绿道网建设工作,编制了省级绿道网布局规划,成为全国2个编制省级绿道规划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浙江绿道总里程全国领先,总规划绿道长度达到2万多公里。 “串起绿水青山,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浙江省住建厅副厅长张奕说,为推进全省绿道建设,浙江从规划引领、规范建设、科学管养、质量提升等方面入手,抓好工作落实。 一方面,以绿道建设串起中心工作组合拳,注重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做到有河必有绿、有绿必有道、有道必有景。金华市大力推进综合交通、金义科创、浙中生态“三条廊道”建设,打造“八婺绿道”品牌,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另一方面,以绿道建设串起历史文化景观。将绿道建设与园林城市创建、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保护工程等建设系统工作相结合,将全省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5个湿地公园和635个中国传统村落、406个省级传统村落串珠成链、串点成线。天台县、临海市以绿道建设梳理历史文脉,唤起唐诗记忆,着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让人文美与自然美交相辉映、美美与共。 山水风光,人文之美,因为一条条绿道拓展了美丽空间,延展了韵味。以绿道建设为载体,浙江有力促进了从“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到“美丽浙江”的华丽蝶变。
高质量惠民
在浙江,绿道正和人们越来越亲近。 对宁波市民李阳来说,三江口的滨江绿道意味着每天晚饭后悠闲的散步吹风时光;对新昌县镜岭镇安山村村民来说,家门口的绿道一头连着十九峰景区,一头接着安山古道,是村子承接景区辐射,能让他们淘到金;而对热衷于探寻风景胜地的驴友来说,绿道就是他们亲近山水的美妙路径…… 5800公里高标准绿道,连接着浙江人的美好生活,让百姓更有获得感。这源于浙江对绿道建设设下的“三个路标”—— 第一个路标——“城乡融合之路”。绿道网是省域大景区、大花园的“毛细血管”,打通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生态廊道。浙江通过绿道建设,推动了基础设施向郊区和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嘉兴市启动全域生态绿道建设,串联起市区、古镇和古村,带动沿线生态游、乡村游,串景成绿、文景相生。 第二个路标——“致富小康之路”。绿道撬动了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淳安县,千岛湖绿道建成后,游客从过去的“下湖游”变成“上岸游”,推动沿线各乡镇文旅融合步伐,全年接待游客17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200亿元;在台州,永安溪绿道年接待游客达200多万人次,为沿线村庄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100多个、间接就业岗位3600多个,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800余元,村集体经济增长速度比非沿线村快53.6%。 第三个路标——“绿色健康之路”。在浙江,绿道改善了人居环境,传播了低碳理念,改变了生活习惯。杭州市打通绿道断点37处,绕城内基本实现5分钟进入绿道的目标,受惠常住人口超过300万人;仙居县举办绿道马拉松,各类毅行、骑行等活动,有效助推了健康浙江建设。在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副院长、城市绿道专家王磐岩看来,浙江绿道建设的一大特点,正是“没有为绿道而绿道”。
高效率赋能
绿道建起来后,如何让绿道利用效率更高、如何进一步推进周边产业经济的蝶变发展,成为各地必答题。 租一辆自行车,骑行在如诗如画的千岛湖畔,是游客到淳安千岛湖绿道的“打卡”项目。为规范绿道运营管理,淳安县出台了全国首个《自行车骑行游服务规范》,并在浙江率先实行绿道骑行租赁合同制。 排岭半岛绿道营地就是目前千岛湖最大的绿道营地。它位于千岛湖绿道南线——淳杨绿道起点,是游客最常光顾的自行车租赁点之一。2013年,骑行旅行社开始承包运营这一营地,包括自行车租赁、帐篷露营、皮划艇等休闲娱乐项目服务,而相关硬件设施则由政府提供。营地经理郑云洁介绍,目前营地仅自行车就有七八百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供不应求,收入这块也相当可观,按游客人均消费50元左右计算,一辆车每天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几百元。 引入专业团队,提高了绿道的运作效率。而延展产业链条,则让绿道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经济价值。 在海宁,一头连着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梁家墩”,一头牵着观潮圣地、历史文化名镇盐官的百里钱塘生态绿道,在建设之初就做好了商业化运维的计划。浙江钱江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旅游服务科科长朱江峰告诉记者:“除了绿道内的景观改造和维护,我们引进了大量的文旅产业项目,丰富了活动内容,大大增加了绿道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根据功能性和互动性的不同,绿道划分了不同的区域。“以‘潮文化’为主题开辟了潮起东方雕塑园,展示了国内外雕塑作品,体现海宁的地域特色。”朱江峰介绍,还有以党建为主题的“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研学项目,趣味拓展团建项目等项目设置。 绿道内还设有芳草青青房车营地,让更多游客从“过客”变成了“住客”。 据悉,该房车营与开元酒店集团合作设立,在绿道建设时已经预留空间并完善了基本配套,后期由开元酒店集团负责管理运营。目前,营地共有37个房车庭院,内含57辆房车以4个移动车位。据悉,房车营地去年全年接待住宿客人约2.3万人次(不含未成年人),完成营收近1000万元。 以生态环境为载体,以绿道建设为纽带,串联周边文旅产业资源,实现后续长效发展,海宁的做法为绿道运维提供了新思路,为绿道本身赋予了新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