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19年第十一期
放大创新平台"磁场效应"

2019-06-18 10:18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岑文华 甘玲

岑文华 甘玲

 

  散是小溪河流,聚则汪洋大海。在持续升温的“双创”热潮推动下,浙江持续推进科创大平台、“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类平台的迭代升级,统筹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整合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融合提升,形成了强大的创业号召力、强劲的创新“磁场”,滋养哺育企业从小苗成长为大树,日益根深叶茂,甚至形成一片森林。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互联互通 筑科创高地

 

  立足杭州、面向全球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创新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

  “大走廊着力串珠成链,以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三大科技城和阿里巴巴为网络技术支撑,构建基于网络众包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合力推动杭州、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发展。”杭州市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这条众星闪耀的科创大走廊上,年轻的之江实验室引进“图灵奖”获得者、国际脑机接口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等20多位科研骨干,招募青年科研人员150多位。据悉,到2022年,实验室人才规模将达到3000人。

  浙江举全省之力建设之江实验室,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的财政保障机制,一期先行投入500亿元(其中省级100亿元),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布局;浙江大学全面导入科研人才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脑前沿科学中心等平台设施资源;阿里巴巴与实验室在机器智能、计算力、机器人、金融科技、量子计算等领域共同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共享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

  同样打破要素流动壁垒的,还有G60科创走廊。近年来,这条长三角“黄金走廊”坚持科创驱动,为沿线九城市搭建起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的快速通道。去年,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实现1796台(套)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和创新券的互认互通。

  去年获批的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致力于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其中,温州重点打造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将借助平台建设,营造产业、创新、资本、服务、人才等全链条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雨林生态”。

  目前,浙江已成功获批建设杭州和宁波温州2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除广东之外第二个拥有两个国家自创区的省份。

 

珠联璧合 聚创新合力

 

  针对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缺乏的“先天不足”,浙江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持续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促进国内外大批优质创新资源落户。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近1000家高校院所,建成省级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2家、海外创新孵化中心16家。

  作为浙江第一家省校共建新型创新载体,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国内首次提出“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创新发展体系,并带头实践,建成6家国家级、省级重点创新平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省、市及企业的科技项目700余项。

  10年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院区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近1000人,累计帮助1000余个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国内机构形成有效对接,吸引超过6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浙江,显现出强大的“磁吸”效应。

   让创新力与产业结成“共同体”,浙江还于2017年启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给予综合体连续三年、每年最高5000万元的财政支持,打通创新服务“最后一公里”,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诸暨大唐袜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大数据中心,赤脚站在一个自动鞋套机大小的仪器里,只需几秒钟,关于脚型的34项精确数据报告就出来了。根据这份报告,客户可以定制完美匹配自己脚型的鞋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厂家适合的生产资料数据,设计师需求的创意灵感,销售员寻求的销售渠道,都可以在综合体的大数据中心找到。

目前,大唐袜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了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还成立了全省首个纺织袜业研究院。在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带动下,去年大唐镇建成数字化工厂4家,企业上云640家,全镇袜业产值同比增长19%

  目前,65家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共集聚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创新服务机构2864家。去年所在产业集群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万亿元,研发投入达到388亿元。

 

梦想小镇孵化器——朴器工坊

阳光雨露 优众创生态

 

  水积则鱼聚,木茂而鸟集。浙江积极搭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创业创新空间体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优生态。

  目前,全省建成省级及以上“双创”示范基地25家,其中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8家;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67家。

  在杭州余杭梦想小镇,1800多个创业项目从无到有,近两万名创业者在这里嗅到梦想花开的气息。开园至今,小镇集聚孵化平台55家,166个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融资总额110.25亿元。

  在浙江,要说哪里的“双创”氛围最浓厚,首推特色小镇。在创建培育过程中,浙江坚持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与打造“双创”升级版有机结合,构筑富有竞争力的特色小镇“双创”高地。

  小空间实现大集聚。浙江特色小镇普遍搭建“双创”功能平台,大力推广“人才带项目”“项目引人才”的招才引智新机制。2018年,115个创建小镇共有“国千”359人、“省千”328人、“新四军”创业人才2万多人。余杭艺尚小镇引进24个国内外顶尖设计师,集聚23家企业总部,成为引领浙江时尚产业发展的标杆小镇;西湖云栖小镇集聚了全国近70%的云计算大数据人才,成为全省数字经济的领头羊。

  小载体迸发大创新。浙江构建有小镇特色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2018年,115个创建小镇入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34家,65个小镇建有国家和省级研发机构。艺创小镇、桐乡毛衫时尚小镇等一批小镇,用特色小镇理念成功实现工业园区、专业市场新旧动能转换;杭州滨江互联网小镇等高新技术特色小镇成为培育新产业、催生新业态的孵化器。

  让“双创”热情在广袤的田野上飞扬,浙江建设了448个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吸引3000多家主体入驻。鼓励返乡人员创新创业,浙江还优化基层就业等公共服务保障平台,各县(市、区)开设“绿色通道”,健全返乡人员创业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村“双创”金融支持力度,盘活土地等要素资源,专项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农业融合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