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19年第十四期
跑好“最先”“最后”一公里
——浙江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综述

2019-08-05 13:0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叶慧

今日浙江记者 叶

 

  历史大势,浩浩荡荡;改革大潮,奔涌向前。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浙江坚持从红船精神中体悟初心、从“八八战略”中汲取智慧,在全国率先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经过全省上下合力攻坚,“最多跑一次”改革从理念化为实践、由承诺成为现实,赢得了中央肯定、各方点赞。“最多跑一次”改革,已成为浙江改革的代名词和金字招牌。

  在新的起点上,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践行改革初心使命,跑好“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抓基础、抓扩面、抓提质、抓撬动,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激发起“两个高水平”建设的磅礴动力。

 

不负初心使命

“赶考”改革之路

 

  回望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始终是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根本动力,驱动浙江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地域小省,迅速发展成为全国体制机制最活、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之一。

  在全国改革创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中,浙江如何继续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在201612月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时任浙江省代省长车俊掷地有声地说,只要群众有诉求,难度再大也要向前推进,“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在浙江一定要实现!

  郑重承诺,密集部署,迅速行动。这场萌发于习近平总书记播下的“种子”——机关效能建设的改革,承载着省委、省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成为浙江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成为“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实践载体。

  自启动以来,“最多跑一次”改革历经“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山放过一山拦;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子落下满盘活”四个阶段,显现出强大的整体示范效应、牵引效应。2018123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专题审议《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报告》,中央改革办建议向全国复制推广浙江的经验做法。

  紧抓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契机,浙江乘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一系列创新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到“无差别全科受理”,从“标准地”“承诺制”到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感受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201810月第三方评估显示,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现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0.6%96.5%

  紧抓机构改革的机遇,201810月,浙江单独设立了省委改革办,加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牌子,由两位省委常委分别担任主任和第一副主任,彰显了省委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争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的决心和意志。

  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从“点上突破、面上推广”转向“点面融合、系统推进”,进入向经济社会全面延伸覆盖、引领撬动的攻坚阶段,省委把2019年确定为改革落实攻坚年,列出年度9个领域182项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作战图高高挂起,吹响改革落实攻坚的冲锋号角。

  亮出“责任图”、细化“进度表”,由省委改革委牵头抓总,省委改革办和8个省级专项小组分别建立“项目推进指挥部”,分头抓好项目跟踪、协调、督察、落地等工作。每一项改革任务都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扣紧责任链条,形成协调协同协作、合心合力合拍的工作格局。

  今年年初,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法检两院的36位省领导主动领衔,牵头45个重点改革项目,担起“第一责任人”,研究部署,协调推进,确保改革落地生根。

 

加强改革立法

保障行稳致远

 

  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堵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在立法层面作出回应、提供依据、清障开路,确保改革沿着法治的轨道审慎稳妥推进。

  20181130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审议通过《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并于20191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放管服”改革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作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创制性规定,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丁祖年说,《规定》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成果进行了固化提升,把浙江独创的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商事登记相关便利制度、区域评估、标准地等7项重要举措上升为法律制度,让好经验“师出有名”,更好地推动和保障改革进程。

  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加强立法授权,大刀阔斧地开展法规清理工作,修改和废止一批过时的规定。

  省政府修订《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对电子材料法律效力作出明确。杭州废止了《杭州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实行“多证合一”,不再单独发放组织机构代码证。仅2017年集中清理期间,全省就清理地方性法规57件、政府规章79件、规范性文件5747件,进一步扫除了阻碍“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制度藩篱”。

  立法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注入了理性基因,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程序监管,让各项改革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推动改革“跑”得更加顺畅。

  在制定实施《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等11个省级地方标准的基础上,今年我省继续加快推进标准建设,牵头起草了国家标准《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指南》,力求通过标准化来固化各项改革成果。

  聚焦改革“天花板”问题,浙江还积极争取中央改革授权,梳理提请中央审议需要在我省暂时调整实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条款的13项事项,涉及婚姻登记全省通办、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等。

  在法治的引领下推进改革,在法治的框架内规范改革,浙江正把一条条刚性的法规条款,转化为改革的丰硕成果,不断延伸扩面,复制推广,转化成办事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宁波围绕企业办成“一件事”推进改革


拉高改革标杆

加快延伸扩面

 

  顺应“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入“点面融合、系统推进”新阶段,201811月,省委书记车俊对“最多跑一次”提出更高目标:让办事企业和群众“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

  以群众的感受确立改革标准,让群众来评判改革的效果,浙江各地锚定主攻方向,谋实改革举措,加快延伸扩面,推动“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和“办得快”“办得好”纵深发展。


  ——不断巩固改革成果

  浙江力推办事事项迭代升级,打通信息孤岛,优化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础更加扎实稳固。

  梳理“一件事”,推进办事事项迭代升级。围绕群众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浙江梳理出41项“一件事”,开展跨部门跨层级整合,统一申请表,共享材料,实行部门联办,让老百姓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在一个地方办好这些“一件事”。目前,已有24项“一件事”开通了网上办理,到920日,将全部入驻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

  建好“一平台”,推进系统对接数据共享。截至6月底,浙江已归集公共数据164亿条,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调用服务3.9亿次,面向社会开放3700万余条数据。

  提升“一中心”,优化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各行政服务中心加强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将过去各部门分设的“一窗受理”升级为“一窗通办”,实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推广“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的便民服务模式,把“最多跑一次”变为“就近跑一次”。目前,全省800多个邮政网点、2300多个银行网点可以代办车驾管、医保社保、公积金等事项,年底前综合性自助服务终端将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推动改革延伸扩面

  大力推动改革向机关内部、公共服务、司法服务、中介服务、国有企业、公共场所等领域延伸,不断扩大改革的覆盖面。

  向机关内部延伸。今年以来,浙江要求各机关单位梳理内部办事事项,整合再造办理流程,强化全流程电子监管,依托“浙政钉”平台,推进办文办会办事、督察督办、后勤管理等数字化应用,力争到年底,80%以上部门间办事事项 “最多跑一次”,让机关办事变得省时、省力、更高效。

  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省地方设定的证明事项从61项减少到1项,居民身份证、驾驶证、出入境证件等事项实现全省通办。在医疗领域,不带钱不带医保卡,市民用手机登录“浙里办APP”领取健康医保卡,点开这张卡,即可全流程扫码就医。今年,省委把人流物流密集的火车站、机场、汽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攻坚重点,并把杭州火车东站作为示范开展服务提升,着力推进高铁到地铁“免检换乘”、停车“先离场、后缴费”、路地警务融合等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便利度舒适度。

  向司法行业深化。大力推进杭州互联网法院、浙江移动微法院建设,推动群众和企业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零上门”。目前,民商事案件网上立案率达到42.24%,其中移动微法院办理了80.5万件案件;异地诉讼当事人跨域立案服务实现全覆盖。

  向中介服务覆盖。浙江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制定投资项目审批中介事项清单目录,建成“网上中介超市”,吸引全球优秀中介机构落户浙江开展业务。目前“网上中介超市”入驻中介机构4870家,办理中介事项5.4万余件。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全套资质的综合性中介或中介联合体,实行“一次委托、一个报告”,推动中介服务提质增效。

  向国有企业扩面。省电力公司创新“互联网+供电服务”,实现16项简单业务“一次都不跑”、5项复杂业务“最多跑一次”,受理线上业务363万笔,减少群众跑腿652万次。省能源集团年降低采购成本1.7亿元,平均寻源周期由30天下降到17天,到货及时率由40%提升到96%,累计向社会让利158亿元。


长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为经营户办经营许可证

       

       ——推动改革加速提质

  瞄准国际先进和国内标杆,持续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次数、减时间、减费用,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人才生态最优省、政府数字化转型领先省、执法监管最有效省、信用体系最完备省、政务咨询投诉最畅通省、机关效能最强省。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各地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围绕企业开办、施工许可、用水用电用气、信贷、纳税、跨境贸易等企业办事中的堵点痛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化行动。大力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今年15月,全省共出让工业项目“标准地”884宗、3.3万亩,基本实现全省新批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全覆盖。实施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一日办结,杭州等地平均用时不超过2小时,达到国际顶尖水平。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行“28证合一”和外贸企业、餐饮服务等20个领域“证照联办”。在全国首推水电气过户和二手房交易登记联动办理,杭州、宁波等地实现60分钟“当场领证”。

  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8+13”重大项目,加快打造一体化数据平台,推进政府各项职能及运行的数字化转型。如今,在浙江,经济分析研判,有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平台作“高参”;市场监管,有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一网通管”;社会治理,有“基层治理四平台”快速响应处置,问题联动处置率提升30%,处置时间平均缩减40%。围绕打造“掌上办公之省”“掌上办事之省”,浙江大力推进“掌上办、一证办”,探索开展“刷脸办”“远程办”,优化和推广“浙里办”“浙政钉”。目前74.9%的民生事项可凭身份证“一证通办”。到11月底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


 

义务医院一站式预约挂号缴费服务


聚焦重点领域

放大撬动裂变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撬动全面深化改革系统工程的杠杆和支点。全省上下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蕴含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和优良作风,充分运用到各领域改革的全过程,任务明确到岗、锁定到人,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为产业“赋能”,浙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布局5G产业发展,大力扶持数字骨干企业和智能工厂建设;落实科技新政,主抓杭州、宁波—温州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立民营经济“1+11+N”政策体系,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支持企业发债融资,率先试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到今年6月底,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量、户数保持全国首位。

  为企业“松绑”,浙江大力推动减税降费,出台20条减负降本措施,全年将为企业减负超过2000亿元;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启动规上服务业企业、开发区(园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的亩均效益评价。

  为农村“添美”,浙江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进一步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民住房抵押贷款等农村改革,以此激发更多乡村振兴的活力和内生动力。目前,德清县和义乌市共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38宗,入市总额5.85亿元,集体收益4.55亿元。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以“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为指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浙江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一路高歌”。今年上半年,自贸区累计新增油品企业3465家,成为全国油品企业集聚最多的地区。15月全省实现跨境网络零售出口280.4亿元,增长35.5%

  省域一体“越走越亲”。浙江以省域一体化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在面上,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统筹全省生产力布局和重大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湾区“万亩千亿”平台、大花园诗路文化带、大通道十大标志性工程等建设;在线上,支持杭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2018年,嘉兴南湖区与苏州吴江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今年又联合印发行政审批标准化实施方案,在异地政务服务一体化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持续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平安建设安民。今年以来,围绕打造平安中国示范区,浙江完善风险防范化解体制机制,开展40个化解风险重点项目;大力实施政法机关“一体化办案系统”、扫黑除恶“一案三查”、人员密集场所反恐“四联三防”、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等创新举措;整合政法、信访、调解等力量,打造一站式服务、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县(市、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信访超市),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公共服务惠民。在教育领域,开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民办教育制度改革、现代学徒制等国家试点,探索“互联网+义务教育”,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医疗卫生服务, 70个县(市、区)推开“医共体”改革,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卫生院组建成161家医共体,初步完成县乡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整合重构。在体育领域,大力推动体育公共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扎实推进体育竞赛体制改革。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浙江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上半年,全省共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10件,累计赔偿金额156.788万元;深化“湾(滩)长制”试点,试运行浙江省湾(滩)长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垃圾分类制度体系。

  创新自然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机制。浙江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启动区域水权确权登记,全面推行“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改革。

  ——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试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目前,全省有7个全国级试点和11个省级试点,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全省乡镇建立实践所234个,农村建立实践站3543个、实践点6766个,共有志愿者245万人。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改革。浙江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国家改革试点,制定6个省级标准、9个市级标准,157家公共文化机构成立理事会。嘉兴市获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建立图书馆、文化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健全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机制。浙江启动文化产业发展“八大计划”,组建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和省级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全省文化领域上市公司达39家,文化产业综合指数和生产力指数位居全国第四。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被列入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风劲帆满,海天辽阔。浙江全省上下坚定改革信念、强化改革担当,坚持挂图作战、狠抓落实攻坚,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激荡的磅礴动力,加快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