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0年第十五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2020-08-20 11:57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今哲

今 哲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准确把握浙江“三农”工作和城乡关系阶段性特征基础上,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推动了“千万工程”。

在“千万工程”孕育之时,习近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把“千万工程”定位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每年主持召开全省现场会,亲自抓推动抓落实,带动各级各部门上下同心、形成合力。离开浙江后,他依然牵挂着“千万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千万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直接关怀下不断取得新成就。

17年来,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不仅给浙江农村带来了环境革命、生态革命,更带来了农业发展方式革命、农民生活方式革命,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2018年9月,“千万工程”以扎实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成就,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9年3月,中办、国办通知要求“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仙龙湖水库


  

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就做什么。

“千万工程”是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这一工程的启动和实施,是从收集群众诉求、捕捉群众需求,再到解决群众痛点、满足群众意愿的政策形成机制、工作推进机制的典型代表。

21世纪初,浙江农村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但环境“脏、乱、差、散”问题随之而来、日益突出。这不但制约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也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反映日益增多。

2002年,习近平同志刚到任浙江,就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访民忧,在短短118天里,跑遍了11个市,走访了25个县。在察访中,农村环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习近平同志关注的重点。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情况后,习近平同志指出:“浙江农民富,创业的人多,房子造得好,但浙江农村的污水、蝇虫、垃圾也多。浙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群众对整改农村环境的意愿十分强烈。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就做什么!“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就这样构画而成。

举旗定向,谋篇布局。2003年6月5日,习近平同志召开动员大会,对“千万工程”作出全面部署: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改变万千乡村面貌、造福千万浙江农民的“千万工程”从此拉开帷幕。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扎实推进。17年来,“千万工程”从垃圾收集、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向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拓展,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型,走出了一条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曾经的“水晶之都”浦江县,掀起一场水晶产业整治雷霆行动,摘掉了“全省最脏县”的黑帽子,让浦阳江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秀美风光;曾经的“生猪大县”海盐县,开展“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转型升级”行动,引导养殖户走上转产转业、绿色发展之路,让江南水乡重现勃勃生机……之江大地上,流传起众多“美丽转身”的故事,广大农村群众对“千万工程”有口皆碑、由衷拥护。

  

  

“千万工程”17年的实践与发展,让今天的浙江人民对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切身的体会。

天蓝水清,农村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千万工程”以治理好涉及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为切入口,掀起“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使浙江广大乡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浙江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全覆盖,76%的建制村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资源化利用率达85%。全省规划保留村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实现全覆盖;全省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广大农村水变干净、塘变清澈。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9.48%,大多数农户家庭用上了抽水马桶。 

村洁景美,美丽乡村不断升级。“千万工程”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带线、连线成片,再到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管理,把农村打造成为“大花园”。以“点”带动,全省创建美丽庭院60多万户,用“家的小美”推动了“村的大美”。以“村”驱动,全省创建精品村、特色村2000多个,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A级景区村庄达7276个,村庄景区化覆盖率达33%。以“镇”牵动,全省完成1000多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补齐了美丽城镇建设短板。以“线”推动,全省创建美丽乡村风景线500多条,把美丽“盆景”串成了道道靓丽风景。以“县”联动,全省创建美丽乡村先进县58个、示范县23个,以星火燎原之势实现了乡村全域美丽。

业兴民富,生态红利加速释放。“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业为基,抓好发展强村、反哺富村,实现了“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兴村富民之路。如今的浙江农村,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杭州的“农家乐”、象山的“中国渔村”、德清的“洋家乐”、安吉的“民宿经济”等一批浙江乡村品牌享誉省内外。飞地抱团、股份合作、产销帮扶……村庄的经营路子也越走越宽,一大批昔日的穷山村、污染村,蝶变为现在的富裕村、幸福村、美丽村、善治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收官,6920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基本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强不强,数据最有说服力:“千万工程”启动之始,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431元,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87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2.01∶1,连续7年呈缩小态势。基本形成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现等级公路、客运班车、邮站、电话、宽带等“村村通”。17年来,“千万工程”累计让3000万人口受益,为浙江农村地区转型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


金华市大畈乡建光村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指出,“千万工程”的决策和指导思想要科学,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要科学,建设机制和建设方式要科学,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科学。

17年来,浙江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形地貌,按照村庄功能定位、区位条件、产业特色、人文底蕴、资源禀赋,分类确定村庄的建设模式、发展方向,建设了一大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人文特点的江南水乡、海岛渔村、山乡村寨,构建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魂”的美丽乡村生动格局。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联系点,当年是典型的穷山村。习近平同志4次到下姜村具体指导强村富民工作,殷殷嘱咐乡亲们保护好环境,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下姜村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和教诲,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突出生态保护,引入垃圾分类智慧化系统,提升管控下姜村沿湖沿线建筑风貌,打造“白墙灰瓦”独具韵味的“淳派民居”村落;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富裕起来的下姜村人感恩奋进,引领和带动周边更多村庄、更多农民致富。

推进建设中,浙江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村和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一批破旧损毁的古建筑得到抢救修复,一批濒临失传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记忆符号得到挽救,一批濒危和损毁严重的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现在浙江的历史文化村和古村落成为农村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载体,成为诗画江南最有韵味的景观。

17年来,浙江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机制,城乡整体谋划,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

塑有规划。按照“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培育中心村”的要求,有序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形成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建有依据。示范村以“村美、户富、班子强”为标准,明确基层组织、发展经济、精神文明、环境整治等方面标准;整治村以治理“脏、乱、差、散”为重点,实现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布局合理。

育有特色。浙江各地科学确定本村整治目标任务,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建成了一大批“生态村”“民俗村”“花园村”“文化村”。农村不仅变得干净美丽,而且充满温度、各具韵味、富有活力。

17年来,浙江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协调,从最初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脏乱差问题抓起,逐步延伸到乡村风貌、农村经济、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再到努力解决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标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升,内容随着农民群众需求升级而发展,内涵随着时代变化而丰富。

从抓好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拓展到农房改造、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乡村经济以及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领域,“千万工程”推动了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农村全面发展的迈进。

  

  

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不停步。

坚持“一把手”亲自抓。浙江省委坚持发扬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好传统好作风,坚持把“千万工程”列为“书记工程”,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联系一个村制度,抓点做样、示范带动,形成“五级书记”共抓共管的推进机制。

坚持各方协同抓。各级均成立“千万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职能部门实施、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发动农村广大群众投身到“千万工程”建设中来,让农民群众成为“千万工程”的主体。

坚持分级联动抓。建立分级负责制,把“千万工程”纳入党政领导绩效考核,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具体职责分工上,明确省级主抓顶层设计、指导服务、督促落实;市县主抓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组织实施;镇村主抓落实政策、具体实施、建设管护。

17年接续努力,“千万工程”持续发力,不断跃升,从示范引领、整体推进,到深化提升、转型升级,为浙江高质量、均衡性发展和美丽浙江建设铺开了时代画卷。2017年,浙江首次提出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按照全域景区化要求全面推进美丽城乡建设。2018年,启动创建千个乡村振兴精品村、万个美丽乡村景区村,开启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2020年,浙江提出打破县市域界限,打造海洋风情、钱江山水、生态绿谷、江南水乡、和美金衢“五朵金花”组团……

17年孜孜以求,“千万工程”深化拓展,不断丰富。从塑形到铸魂,14341家农村文化礼堂传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成为农村“文化地标”、农民“精神家园”,让浙江乡村不仅美在山水生态、村容村貌,更美在乡风文明、人文内涵。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丽生活,城与乡的界限日益模糊。

17年持续推进,“千万工程”不仅改变了农村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在全省广大乡村化风成俗。绿色文明新风劲吹希望的田野,凝聚成为浙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全民实践。


衢州市柯城区荆溪村花海

 

“千万工程”给浙江大地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创造的成就是历史性的,形成的影响是国际性的。百尺竿头,浙江如何更进一步?对标“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浙江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加快建设美丽大花园,努力建设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