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强音

2022-03-15 15:09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钱慧慧 朱智翔

钱慧慧  朱智翔

 

天气晴朗阳光好,三五成群的黄腹角雉在泰顺县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间穿梭,散步嬉戏,让安静的山林变得热闹起来……近日,浙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闻采风团赶赴泰顺,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幕。

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仅存5000余只。乌岩岭内总量500余只,是目前我国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泰顺县系统开展黄腹角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外监测、基因检测和栖息地改造研究,切实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赢得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物基因库”等数张“国字号”金名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黄腹角雉标本 钱慧慧 摄

 

摸清本底

  

“全面掌握生物资源本底状况,能为今后开展重点监测和科学研究,制定科学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章荣安说。泰顺确立以生物多样性调查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思路,探索出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

2020年,泰顺突破以往只在保护区内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局限,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率全省之先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截至目前,调查团队共采集植物、大型真菌、昆虫、水生生物等标本1.6万余份,逐一建立物种名录和DNA条形码数据库,为今后开展重点监测和科学研究、制定科学保护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

摸清本底是基础,落实管护才是关键。泰顺乌岩岭保护区管理中心围绕建设“生态窗口”目标,通过健全完善管护网络、持续加大巡查力度、深入强化宣传教育等,让保护区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查。

此外,泰顺还建起“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生物多样性科研实验室”的高端化、系统化科研平台,成立“1名博士后+6名硕士”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团队,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调查,加强管护,组织研究,泰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合拳在乌岩岭保护区打出了实效。根据保护区最新综合科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保护区内共有动植物249科977属2371种,数量位居国内同级保护区前列。

  

保护濒危

  

自然界中一些种群数量极少、随时可能灭绝的动植物,被称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它们,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

在乌岩岭保护区,濒危鸟类黄腹角雉尤为牵动人心。“黄腹角雉濒危的最主要原因是繁殖力弱。”保护区管理中心科研宣教处处长郑方东介绍,黄腹角雉的蛋容易被王锦蛇、松鸦等天敌盗食。此外,黄腹角雉身体相对笨重,飞行能力较差,且警觉性较低,容易被大型猛禽、青鼬等天敌捕食伤害,再加上人为干扰破坏栖息环境等原因,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处于濒危状态。

为此,泰顺特地在乌岩岭保护区里建立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院士专家工作站,系统开展黄腹角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外监测、基因检测和栖息地改造研究,经过多年努力,黄腹角雉人工授精技术已基本成熟。据统计,现在乌岩岭保护区的黄腹角雉人工种群数量达到122只,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可自我维持的黄腹角雉人工种群。

专家工作站还专门为黄腹角雉搭建了一个半野生驯养场。通过在驯养场内植树绿化、放置倒木等措施模仿野外栖息环境,并根据驯养情况适宜控制投食次数与数量,以提高黄腹角雉的野外生存能力。“驯养场相当于为黄腹角雉建了一个‘大自然中的家’,有利于提高以后野外放归的成活率。”郑方东介绍,自2019年6月起,有30多只黄腹角雉被先后送入半野生驯养场,进行野生驯化工作。

如今,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原产地人工繁殖基地,获评“2021—2025年中国动物学会濒危动物保育示范基地”,黄腹角雉的野外种群数量由最初的30多只发展到500多只。


泰顺乌岩岭保护区实验大棚内的濒危植物盆栽  仲 磊 摄



让出空间

   

“生态大搬迁”,也是泰顺山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特色做法。

从2003年开始,泰顺县坚定践行“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九字方针,全县累计下山移民约33460户、10万余人。2021年8月,泰顺迭代升级“生态大搬迁”模式,启动数字化平台建设,在谋求群众安居乐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生产生活对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有效扩大物种繁衍栖居的“世外桃源”。

在司前畲族镇生态大搬迁展示馆里,两张态度迥异的照片让人忍俊不禁。从扭头置之不理到安坐家中喜笑颜开,村民截然不同的姿态,生动展现了“生态大搬迁”带来的好处和妙处。

48岁的吴妙英是镇里的居民,也是“遇见畲乡”民宿店的店主。近年来,靠着经营民宿,吴妙英每年能有20万元左右的收入。说起下山安居生活,吴妙英眉眼里都是笑意。“日子更好咯!”她说,“以前外出到杭州打工,顾不上家里。现在家门口有乌岩岭保护区、承天氡泉、古廊桥,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再加上县里‘生物多样性’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年来旅游的人不断增多,我就顺势办起了民宿,家庭和事业两不误。”

这样的例子在司前畲族镇还有很多。近年来,该镇通过不断推动“民宿+”的发展模式,将畲族文化、红色文化、休闲采摘等文旅、农旅深入融合,打造出一批民宿集聚村。截至目前,全镇已发展“山里人家”“畲乡小院”等25家乡村民宿,成功创成浙江省首批文旅产业集聚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