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绘就生物多样性斑斓画卷

2023-09-30 16:2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杨晨

今日浙江记者  杨 晨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为确保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近日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并印发《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5年)》(下称《行动计划》)。

《实施意见》由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行动计划》则是去年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来,全国范围内出台的首个省级计划。两份重磅文件出台,推动浙江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多向发力

织密生物保护网


早在2013年,浙江就发布《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成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为保护好地球生灵,浙江坚持多向发力。

推进珍稀濒危物种抢救保护行动,启动首批5个抢救保护基地建设,促进朱鹮、华南梅花鹿、中华凤头燕鸥等35个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着力攻克珍稀濒危物种繁育培植、野外回归等技术瓶颈。

推动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如推进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实施钱塘江、瓯江源头区域“中国山水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1.27%,位居全国第三位,9.6%的陆域国土面积纳入自然保护地。

启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全省八大水系设置统一禁渔期,让本土生物休养生息,抵挡外来物种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同时,加强建设农作物和畜禽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留住基因多样性。

……

目前,浙江大地上共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2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5种。在海域,700多种鱼畅游;在空中,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通道穿越浙江,全省7个海湾都是候鸟的重要越冬地和停歇补给站点。

2022年8月1日,《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首次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写入地方法规。今年5月19日,浙江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从管理友好、保护友好、安全友好、利用友好、公众友好等5个维度,设26项指标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拉高标杆

标本兼治抓环保


新的阶段,浙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如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实施意见》指出,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计划》则明确浙江要做生物多样性治理现代化的展示窗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典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省域样板等战略定位。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但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概念。过去讲环保,主要是环境整洁、污染防治,这很重要,但还是治标,生物多样性保护则是标本兼治之策。”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认为,新发布《实施意见》《行动计划》,说明浙江的环保工作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而且对环保的规律性加深了认识,迈入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行动计划》在总体思路上锚定2030年和2035年目标,分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全力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着力提升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共享水平、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保障等四个领域,明确要优先做到的30项行动,并且设置了每项行动的2030年目标。

2022年12月,在中国引领和推动下,《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首次就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行动目标、明确路径方向,提出要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城市规划。

为回应“昆蒙框架”遏制并扭转生物多样性颓势的要求,《行动计划》在“全力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领域共列出10项优先行动。比如,浙江将优化就地保护网络和迁地保护体系、加强海陆生态修复、改善环境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和防控外来物种等,与“昆蒙框架”做到了精准衔接。

为共建万物和谐的地球命运共同体,浙江还将在“着力提升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共享水平”领域更进一步。

强化野生物种可持续管理。实行差异化野生物种管理措施,基于监测评估结果及时对管理政策进行优化调整。持续完善内陆水域和海洋休禁渔、限额捕捞、总量管理等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制度。

加强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智慧种业,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和科企融合发展联合体。加强对生物资源基因性状和功能的鉴别和筛选。

保护城乡生物多样性。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生态和景观敏感区域、古树名木以及自然群落和生态群落保护。


创新探索

贡献保护新经验


走进杭州亚运会赛事场馆中生态环境最独特、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场馆——西湖国际高尔夫球场,绿色亚运解说牌和互动装置首先映入眼帘。这里不仅有草坪、树林和湖水,还有赤腹松鼠、黑水鸡、大山雀等,在场馆内设置的生态环境数据电子显示屏中实时呈现。

把生物多样性融入“绿色”亚运,是浙江各地抓紧抓实保护工程的缩影。

温州市自2020年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摸清“家底”之后,正探索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引进国内院校及国际项目先进的保护理念、管理模式、技术和资金,推进温州本地特色物种如泰顺黄腹角雉保护复壮、全国最北红树林修复保护、乐清湾泥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等工作,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体系。

丽水市发布全国首个地市级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全面总结了丽水以建设美丽丽水为目标,不断创新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丽水之干”,以建设“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为目标,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持续开展创新探索。

磐安县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试点,以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和监测网络建设为重点、地方特色中药材产业为依托,推动建设生物多样性丰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市。

……

“这些年,浙江走出了一条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新路子,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郎文荣表示,浙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新理念、新举措和新成效,正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经验和智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