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4年第一期
图强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

中共绍兴市委书记 温 暖
2024-01-15 10:40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温暖

2024年,绍兴将牢牢把握“稳”“进”“立”的指导性要求,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五创图强、四进争先”的实干实效,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绍兴比亚迪工厂


着力塑造先进制造新优势,在推动转型升级上图强争先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推进海峡两岸(数字)产业合作区建设,提速壮大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国家级电子化学品基地,争创环杭州湾模拟芯片和功率器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广“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4151”计划。统筹抓好经典产业传承振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超前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勇夺“浙江制造天工鼎”。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巩固提升建筑强市优势地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高大上、链群配”,建设“链主”产业园,培育“链主”领航、“专精特新”协同发展的企业梯队,构建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的“绍兴模式”。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动态储备专项债项目需求,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盘子。

深入实施“2+6+N”平台体系效能提升工程。推动滨海新区建设省级海洋经济特色功能区,上虞杭州湾经开区、诸暨经开区创建省高能级战略平台,柯桥区、嵊州市、滨海新区争创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快“绍芯谷”建设。以开展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为契机,健全以亩均和创新为重点的综合评价体系,深化工业全域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着力把握创新深化新机遇,在建设科创高地上图强争先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基础性作用。创造条件引进高水平高校,启动一流学科培育计划,支持独立学院转设、职业院校升本,推进签约高校落地建设,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性作用。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标准构建绍兴科创走廊2.0版,提速推进鉴水、金柯桥、镜湖、滨海、曹娥江五大科技城,联动构建诸暨G60创新港、嵊州剡溪创新带、新昌智造科创带,加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和绍芯集成电路、鉴湖现代纺织、曹娥江新材料、浣江航空航天、天姥动物医药五大实验室建设,创新共建研究院发展模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构建“科创走廊+科技城+实验室+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品牌化运营环杭州湾创新联盟,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吸引更多创新成果在绍兴转移转化。

充分发挥战略人才关键性作用。深入推进“名士之乡”英才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加快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力争国家引才计划入选数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着力推动改革攻坚新突破,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图强争先


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推进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线上线下高效运行,塑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加快增值服务改革由政务环境领域向五大环境跃升,打响绍兴增值化改革品牌。

持续探索“牵一发动全身”改革。聚集数字经济治理、要素市场化配置、国资国企做大做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谋划推进一批重大改革项目。

持续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绍兴“民营经济33条”政策举措,全力推进“两个健康”集成改革,持续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创业投资等制度。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常态化开展爱企行动,高水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着力壮大开放提升新动能,在打造开放高地上图强争先


推动全市域协同再发力。加快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交界区域融合发展,高标准推进大滨海区域开发建设,提高中心城市综合能级。推动越城区建设教育科技人才高地、集成电路产业高地、文旅融合发展高地;柯桥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地、转型升级示范区;上虞区打造联甬接沪桥头堡、先进制造集聚地;诸暨市打造杭绍都市区金南翼、新质生产力先发地;嵊新区域打造义甬舟中部战略枢纽,在浙中大地起高峰。促进城镇组团式发展,统筹节点和片区开发,加快建设网络大城市。

推动一体化战略再升级。积极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杭甬“双城记”等重大战略,深化融杭联甬接沪,高标准建设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二期、杭绍台高铁二期等重大项目,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

推动文商旅融合再深化。持续提升“一廊三带”发展能级,制定实施大运河绍兴段遗产保护规划,做实古城申遗基础文章,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推动开放型经济再提升。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打好外经贸“稳拓调”组合拳,提升市场采购试点本地化水平,促进跨境电商赋能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绍兴综保区争先进位。全面开展“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持续推进“丝路领航”行动计划。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专项行动,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构建“投资绍兴”品牌。


着力展示美好生活新气象,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图强争先


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在前。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和美乡村建设,强化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入实施最清洁城市“410”行动。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争创全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

在提升治理效能上走在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巩固提升平安护航亚运成功经验,迭代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坚决守住各类风险底线红线,建设最具安全感城市。

在缩小收入差距上走在前。深化“扩中”“提低”改革,持续提升“共富工坊”,积极探索共富型大社保体系等创新载体,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市。

在深化民生共享上走在前。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深化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聚焦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领域,增强优质服务供给,塑造“全龄友好”城市品牌,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