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高水平国土空间治理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12-05 15:44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邢志宏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邢志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国土空间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事关“国之大者”、事关全省大局和未来,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高水平国土空间治理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牵引,对标对齐国土空间治理改革奋斗目标

  

  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使命。浙江“山海并利”、陆域“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自然地理格局和资源禀赋,塑造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特色和不同发展条件,决定了我们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对空间均衡发展的诉求,切实提高国土空间资源配置与共同富裕现代化生产力布局的匹配度。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健全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探索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的奋斗目标,专章部署“深化省域空间治理改革,完善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省委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决策和党中央赋予浙江重大使命一体贯通抓落实的战略定力与系统考量。


牢牢把握“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总要求,谋实谋细国土空间治理改革创新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面向发展新趋势、实践新要求、人民新期待,谋深抓实国土空间治理牵引性集成性攻坚性改革举措,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提供坚强支撑。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需求,深化空间资源要素市场配置。坚持陆海统筹、增存并举,优化省域生产力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划定工业控制线,推动先进制造业聚链成群发展。健全“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机制,优先保障重大项目、主导产业空间需求。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化“空间换地”,完善与产业成长周期和结构调整相匹配的土地开发利用政策,探索复合兼容利用、产业链供地等新模式。推进深远海空间利用管理试点,深化海域立体分层设权,保障更多优质产业项目向海布局。

  面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新挑战,强化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深化矿产资源“探采储供放”改革,优化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健全激发矿产勘查市场活力机制,统筹加大战略性矿产和我省优势矿种探矿权出让力度,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重要矿产增储上产,为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面向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新场景,创新时空数据要素供给。创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先行区,建设地理信息数据流通交易体系,强化地理信息数据有效供给,支撑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建设,支持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运行。

  面向绘就新时代“千万工程”新画卷,推进“多田套合”集成改革。统筹落实耕地保护和乡村振兴两个“国之大者”,以“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为突破口,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协调推进乡村规划效能提升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构建金字塔型农用地结构,稳步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的原则,因地制宜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共富基本单元”新模式,整体带动乡村地区资源重组、空间重构、功能重塑、产业重整、环境重生。健全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激活乡村沉睡资产。

  面向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强化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保障机制。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制度为牵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传导+土地政策供给”优化发展保障机制,推动构建“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山海互济、全域美丽”省域空间格局。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从“主体功能分区”到“空间政策单元”的网格化指引,探索城市群、都市圈、海岸带等增长极区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深化山区海岛县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要素支持,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促进要素协同配置合理流动。

  面向拓宽“两山”转化新通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探索跨区域跨流域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制度,创新自然资源组合储备、组合供应,探索新形势下利用获得的自然资源进行产业综合开发模式。

  

牢牢树起“干字为先、实字为要”新风貌,奋力推动国土空间治理改革落地落实

  

  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要突出干字为先、实字为要,树牢“抓落实”的工作导向,推动国土空间治理改革步步深入、招招见效。

  坚持深学细悟,一以贯之抓落实。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浙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八八战略”这一总纲领总方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必然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一一贯要求,循迹溯源促践行,立足大局抓改革,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坚持守正创新,一体推进抓落实。要坚持“守正创新”这一重要原则,统筹处理好四对关系,坚决守住自然资源安全底线和政策红线,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深化细化“自然资源政策红线清单+国土空间治理改革总体作战图”一单一图,把稳把牢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取向,不断推动作战图转化为路线图、施工图,改革清单转化为制度清单、成果清单。

  坚持党建统领,一马当先抓落实。要坚决扛起“加强党的领导”这个首要之责,建立健全厅党组抓经济工作和改革落实的集中领导、统筹调度机制,系统重塑“1+N+1”自然资源政策体系,把进一步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各项任务贯穿到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去。树立以实干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大力弘扬“六干”精神,推动形成“实干争先创一流”的生动局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