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何以生“寸金” |
|||
|
|||
陈晓 王泱 工业厂房里,生产线运转繁忙,不远处的高标准农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机器的轰鸣与田野的低语,交织成一曲特别的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700亿元,位列杭州市第一;制造业投资总量全省第五,蝉联“浙江制造天工鼎”;今年1—5月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2个,落地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类项目23个……作为浙江首个省级新区,拥有“制造强区”和“重要粮仓”双重身份的杭州市钱塘区,坚持以规划为笔、以创新为刃、以保护为盾,走出了一条让土地“寸土”生“寸金”的高效利用保护新路子。
杭州市钱塘金沙湖城市新区 规划先行强引领
继“杭州之门”之后,杭州将迎来又一门形建筑。 3月21日,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在钱塘区揭牌。5月13日,位于钱塘区大江东片区的江海之城2宗混合用地成功出让,标志着规划中的中企国际港项目正式落地。项目集商业、办公、会务、酒店等功能于一体,未来将吸引大量出海企业入驻,加速“金砖中心”实体化运行,成为钱塘区乃至杭州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纽带。 而在江海之城的另一侧,江海商务中心一期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采取了地上地下综合开发的形式,与周边轨道交通站点和地标性建筑的地下空间联通,将打造链接周边交通、商业、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网络,成为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典范。 两大项目的成功落地和顺利推进,得益于杭州市和钱塘区创新开展、着力推进的城市重点发展区块规划建设专项工作。 “目前,钱塘区的江海之城、高铁新城、钱塘芯谷和前进智造园四个区块,被纳入全市城市重点发展区块,是全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杭州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钱塘区已完成18个国土空间规划项目编制并全部获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12个城镇单元和5个乡村单元详细规划均已获杭州市政府批复,多规合一、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为钱塘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明确了方向、指明了路径。 此外,钱塘区已完成《“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空间专项规划》编制,聚焦缩小“三大差距”,锚定争创近郊区县发展轴示范目标,谋划“产业轴、服务轴、带动轴、基础轴、共富轴”,做强江海之城关键支撑,做优中心镇(街道)桥梁纽带,片区联动加快乡村振兴发展……发展轴如一条绸带,串联起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版图。
增存并举挖潜能
在钱塘区4号大街以北、2号大街以南,浙江省(国家级)创新中心正在加紧建设。 该项目所在的康莲地块,曾为低效用地。如今,通过联合再开发模式,北侧工业用地用于建设浙江省(国家级)创新中心及2个总部项目。其中,浙江省(国家级)创新中心占地41.5亩,容积率3.5将聚焦专精特新产业打造“工业综合体”,预计可容纳40家企业,亩均年产值超千万元,地块效益大幅提升。 近年来,钱塘区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鼓励企业采取“工业用地自主再开发”“工业用地续期再开发”等方式,盘活土地资源,越来越多的低效土地得到了“再开发”、实现了“再生金”。 杭州境仓电子改扩建项目通过再开发,项目容积率提至3.0,亩均产值预计达400万元。项目将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优势产业,为企业提供约11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满足保税研发、保税加工制造、保税维修等多样化需求。 今年以来,钱塘区已完成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2000余亩,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要素保障。与此同时,挂牌出让土地1100余亩,其中新增工业用地900余亩,实现了做优土地存量与做精土地增量同频共振。 有了用地保障,一个个民生项目纷纷落地:杭州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志性项目——“东郊仓配一体化中心”项目顺利结顶,义蓬安置房四期、五期等一系列安置房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钱塘院区暨浙江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密织耕地保护网
盛夏时节,走进2025年农旅公司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的施工现场,只见机埠已经建成,一条条灌溉渠道四通八达,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工作有条不紊,数百亩高标准农田即将提升完成。 坚决守住百姓“饭碗田”。作为杭州市的重要粮仓,钱塘区按照省、市部署,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深化田长制和耕地智保工作,打好垦造耕地攻坚战,“像呵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做好源头把控和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以“长牙齿”的硬举措,遏制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创新机制,推行卫星遥感影像执法检查“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审批—监管—验收”闭环机制,规范临时用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做到合法使用、复垦到位。截至目前,全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1.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1.6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8.99万亩,“多田套合”率位于杭州市前列。 坚定走好全域整治新路线。在河庄街道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现场,各项施工正火热推进。该项目将周围的1171亩土地整治为一个完整的地块,项目竣工后,将一改现有田块零星破碎、利用率低的状况,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幅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率。近年来,钱塘区以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为重要抓手,促进农业用地连片、工业用地集聚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截至目前,钱塘区共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个,实施“千亩方”9个(其中6个已建成) ,全区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3.85万亩。 坚持推进农文旅“深融合”。近日,杭州市发布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水利建设工作行政奖励名单,钱塘区河庄街道办事处荣获集体嘉奖。2024年,河庄街道在高标准完成总面积达93万平方米的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的基础上,以“田城汇”等18个项目为引领,策划推出30余项“文旅+”系列活动,全年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吸纳周边村民就业600余人,带动增收超1000万元,还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并获评浙江省3A级景区街道,为“江城河庄 田园新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