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
|||
|
|||
|
今日浙江记者 沈华军 从DeepSeek开源大模型到登上春晚的宇树科技仿生机器人,从强脑科技的产业化脑机接口到游戏科学的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今年,杭州无疑是人工智能赛道上“最靓的仔”。 6月4日,杭州市召开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建设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目标与路径,为杭州人工智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打造算力服务高地 7月18日,杭州麦子智云科技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高新区签署协议,共建智算产业园,一期投资100亿元。根据协议,智算产业园将形成由10万台服务器组成的综合绿色算力集群。 通过在乌兰察布超前布局“算力飞地”,杭州正有序推进超万卡高性能自主智算集群建设,支持企业联合开展新一代自主计算芯片攻关。 近年来,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形成先发优势,产业根基持续夯实。余杭区人工智能领域集聚了阿里巴巴、中电海康等龙头企业及200余家“AI+”企业,覆盖算力服务、数据处理、模型研发与场景应用全产业链;临平区以算力小镇为先行启动区,系统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孵化、综合服务与应用体验四大功能岛,先行启动区集聚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百家,年营收超百亿元。 高起点上,杭州再抢先一步,印发的《杭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提出,在今年底,力争智能算力服务超过50EFlops,较当前水平实现翻番,并安排4年总额10亿元的“算力券”叠加“智能券”政策,全力支持企业降低算力模型服务采购成本,两项政策叠加后最高补贴可达60%。 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在中国人工智能城市评估排行榜中,杭州位居第二,仅次于北京。 打造模型输出源地 今年3月28日,全球最大AI开源社区HuggingFace发布最新趋势榜单,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深度求索公司的DeepSeek-V3-0324、群核科技公司的SpatialLM,以及阿里巴巴集团的通义千问Qwen2.5-Omni-7B,全部来自杭州。这也使杭州成为全球少有、同时拥有3个世界顶级开源模型的城市。 为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杭州深入实施国家和省、市重点科研计划,大力支持模型研发企业开展前沿基础性、试错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建立面向前沿探索的要素供给机制和试错成本分担机制。如,支持通义千问、DeepSeek等核心开源大模型全球“并跑”“领跑”,依托魔搭社区建设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力争今年培育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应用大模型25个以上,到2027年形成全国开发者规模最大、最活跃的人工智能开源生态。 为支持大模型研发,《杭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提出,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备案、经权威第三方机构评测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综合绩效良好的基础大模型,对牵头研发单位按训练成本进行资金补助,最高5000万元。 打造数据共享高地 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杭州率先实施《杭州市数据流通交易条例》,设立专项资金,推动中国数谷“一核引领、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2023年以来,杭州以“中国数谷”建设为核心,通过构建“三数一链”框架体系、开展跨区域数据基建合作,以及实施企业“沙盒测试”并设立合规中心等一系列举措,系统推进数据流通,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了一条审慎、包容且高效的监管新路径。 杭州还发布“三数一链”国家基础数据设施试点成果,吸引超过120家数商企业接入,为数据交易提供制度和技术保障。在数字贸易领域,全球数贸港核心区建设加速推进,杭州首创“一会三区六基地”发展布局,成功推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永久落户本地。 依托“中国数谷”深化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杭州全力办好全球数贸会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交流活动,重点推进国家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试点工程、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和数据集建设,在省数据局支持下加快落地“一次授权、按需供给”的公共数据授权训练机制,打造数据流通应用“避风港”。 今年,杭州市要新增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场景10个、开放数据目录100个,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领军型数商。 打造智能应用首发地 无人快递车在车流中畅行;无人机升空“注视”,分析车流数据并回传指挥中心;四足机器狗、水下机器人守卫城市安全……作为浙江首个人工智能小镇,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充满了未来感。 当下的杭州,先后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构建了从核心技术研发、智能产品制造到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正处于科技“爆发”的关键阶段。 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应用,杭州出台一揽子政策,包括加快实施模型突破、算力筑基、数据畅通、应用赋能、产业聚链等五大工程,围绕智能计算、具身智能、开源社区、人工智能+“四大创新生态”,加快培育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和未来产业,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生态。 目前,杭州正着手实施“AI+”场景开放示范工程,筹建场景应用公司;谋划建设具身智能、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国家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中试基地;打造一批以智能体、智能终端、具身智能装备为核心的超级生产力工具……杭州提出,到2027年,全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培育形成百亿级企业5家、10亿级企业20家、“新势力”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省级以上链主企业15家。 可以预见,今后的杭州将集成算力和数据优势,融通人才、产业、应用、金融要素,打通产业全体系、全链条,构建起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驱动、场景牵引、生态赋能的一流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