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1年第二期
从“民生清单”到幸福图景
——浙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综述

2021-02-09 14:5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叶慧

今日浙江记者  叶 慧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改善既反映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叙事,更连接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

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注民生。去年以来,浙江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实施富民惠民安民、推进共同富裕新举措,提升城乡居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努力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省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始终把解决群众期盼的问题作为执政的根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追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高线,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把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一幅幅幸福图景,浙江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以人民满意为标尺

增进民生福祉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坚持宁愿政府过紧日子、也要让百姓过稳日子,通过科学统筹安排财力,扎扎实实办好稳就业、强保障等民生实事,把民生福祉推向新的水平。

稳业安民——

去年疫情期间,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浙江迅速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出加大企业减负力度,加快推进稳岗返还,减免企业社保费,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期限等系列举措。

各地成立风险应对工作专班,建起全省就业监测平台,加强就业形势跟踪分析,实施清单式管理,防范企业大规模裁员。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各地举办3400多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116万个就业岗位,向1.9万名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5200万元。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全年支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6.04亿元,超过33万名职工享受到政府补贴培训。

保障暖民——

2020年以来,在财政开支增大的情况下,浙江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完善大救助体系,织密兜牢民生“网底”。

持续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域城乡低保标准同标,低保月标准从农村570元、城镇653元,提高到886元,保持全国省区第一。机构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分别达到每月2200元、1650元。全面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惠及94.3万人。

健全完善大救助体系。迭代升级大救助信息系统,建立“1+8+X”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更加精准规范方便,实现“异地申请、全省通办”。2020年全省支出低保金47.39亿元、特困供养金4.99亿元、临时救助金1.49亿元。疫情期间,省政府还将物价补贴系数由原来的1.5—2倍统一调整为2倍,共计发放物价补贴9.63亿元。

医保惠民——

上线医保电子凭证、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出台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支付……2020年以来,浙江强化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参保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5541万人,户籍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保障范围提档升级。在全国率先将12种慢病纳入城乡居民门诊保障范围,门诊最低报销比例从原来40%提高到60%,上千万城乡慢病患者因此受益。特别是出台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率先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支付,每年直接减轻群众负担11亿元。

医疗救助普惠兜底。全省共投入医疗资金19亿元,救助困难群众751万人次,2460名2019年度个人自付5万元以上的困难人员,通过“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全部清零。浙江还充分发挥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作用,鼓励各地建立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杭州“西湖益联保”、绍兴“越惠保”、丽水“浙丽保”等产品广受百姓欢迎。

医保服务越来越便捷。建成全省统一的医保结算平台,“电子凭证、电子病历、电子票据”广泛应用,医保服务全部实现“网上办” “掌上办”,线上办结率达93%。长三角一体化就医更加方便,长三角41个城市的居民只要拿着一张医保卡,就可以在异地实现住院和门诊直接结算、实时报销。


新安江水库九孔全开泄洪

 

在共建共享中构建

共同富裕机制

 

2020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值降至1.96,连续8年呈缩小态势,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农民生活最优、城乡融合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去年以来,浙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重点在低收入群体增收、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等方面率先破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不让困难群众掉队——

按照“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要求,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实施攻坚行动,建立返贫致贫预警体系,健全对象精准管理机制,大力实施产业扶持、技能培训、搬迁扶贫、金融救助等,持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和保险水平。

目前,浙江正落实1.5亿元扶贫小额信贷,动员致富带头人带领低收入农户发展产业。到2020年底,浙江基本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4%,与全省人民同步迈向高水平小康。

城乡融合加快推进——

在浙江,城市与乡村的差距逐渐缩小,城乡生活日趋等值。繁华都市和美丽乡村,不同的是人文风情,相同的是幸福生活。

城乡联通一条路。2020年全省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8943公里,200人以上的自然村基本建成等级公路,平原地区实现全域公交化,物流设施覆盖到村级节点。现代化的旅游集散中心、智能全域公交系统、漂亮的乡镇公交枢纽站,让人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变得畅快便捷。

城乡医疗一盘棋。去年,浙江制定医共体人员统筹、财务管理、医保支付、药品耗材、公共卫生等“1+11”配套政策,全面推进70个县(市、区)161家县域医共体建设,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医疗服务。

城乡运营一张网。去年,浙江扎实推进电网升级、5G网络覆盖、新能源供应设施建设,行政村全部直接通邮,实现城乡同质饮水、电网燃气同规同网,城乡生活要件实现基本相当。

去年以来,浙江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土地征收改革、宅基地制度“三块地”改革,健全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乡贤回农村、青年回农村的“两进两回”机制,大力实施农创客“千名引领、万名培育”工程,2020年共新增农创客2148名,累计培育超7200名。

山区海洋携手并进——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省政府出台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2020—2022年期间省财政每年投入18亿元专项激励资金,面向衢州、丽水生态屏障地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通过竞争性立项,择优确定12个县(市、区)予以重点支持。

去年以来,浙江进一步念好新时代“山海经”,推动山区和海洋经济比翼双飞。

新增长极加速崛起。衢州、丽水抢抓数字化、生态化发展的时代风口,健全山区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高起点构建山区内生发展动力系统。2020年,26个加快发展县中有18个县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舟山紧抓海洋强省建设机遇,启动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高水平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升级,做强做优绿色石化、临港制造等优势产业,前三季度GDP增长12.6%,增速领跑11个设区市。

山海协作闯出全新空间。2020年全省新签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340个,到位资金435亿元,推进30个“消薄飞地”建设,带动2500多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山海协作产业园、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迈向更高水平。


玉环市探索外来流动人员办理事项“跨省联办”


对照高水平标准

创造高品质生活

 

更智慧的城市、更优美的环境、更优质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浙江对照“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持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推进民生事业从均衡走向优质,创造高品质生活。

面对疫情防控紧急状况,创新推出“一图一码一指数”,群众时刻“掌”握疫情风险;率先推出“企业码”“浙里亲清”“人才云招聘”“项目云引进”“大救助智慧平台”,企业线上直享各项惠企政策,群众线上报名上学、预约门诊、购物办事;开辟浙江海外侨胞健康关爱咨询平台,开通国际医疗合作视频连线和远程医疗,为海外侨胞、国际友人提供暖心帮助。

面对群众企业的办事烦愁,加快打造“掌上办事之省”。“浙里办”APP汇聚全省医院诊疗挂号、交通违法办理等650项便民服务应用,实名认证用户5300余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30万。围绕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企业从准入到退出两个“全生命周期”,开展56件“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一站服务一次办,群众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面对公共场所的治理需求,深入实施服务大提升行动。浙江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全省交通设施、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商圈、市场、公共体育场馆、医疗场所、车辆检测站、城乡公共厕所等9类13万个公共场所强群众体验、优服务环境、提治理效能。杭州火车东站推出人脸识别进站、厕所智能引导、临时身份证自助办理、出租车智慧调度、应急救援在线协同等场景应用,着力打造数字治理“第一站”。    

2020年,浙江生产总值达到6.46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在这个发展阶段,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重品质,希望生活和美、文化和润、社会和序、生态和谐、百姓和睦。

同时,浙江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实,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环境更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健康浙江行动深入实施——

把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历经疫情考验,浙江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2020年谋划推进包括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600多个项目,总投资约1100亿元。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医学高峰”项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落地运行,中科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还与10多个国内外知名院校共建癌症中心、人工智能医学中心、重离子研发中心,引进院士团队5个。

关爱“一老一小”。让老年人幸福养老,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康养体系建设,组织全省111个康养联合体建设试点;新建385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751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造“浙里养”智慧平台,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养老社区建设。让婴幼儿有所托养,浙江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列为2020年十大民生实事之首,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342家,新增托位14627个。

构建“15分钟健身圈”。浙江实施公共体育服务惠民计划,全年新建省级全民健身中心2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76个、游泳池100个、足球场(含笼式足球场)60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1000个、百姓健身房1000个,所有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均向社会开放, 市民出门走15分钟就能就近找到运动场所。

教育发展改革持续推进——

浙江持续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普惠性幼儿园193所,一乡镇一公办中心园实现全覆盖;探索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打造品牌学校群,并利用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形式,推动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到目前,我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96.8%,城乡基本实现校校标准化。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同时,浙江高等教育也进入普及化、优质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升至62.4%,研究生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科建设长足快进,截至2020年9月,全省共有71个学科领域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前1%。

探索多元住房供给模式——

突出房子居住的民生属性,合理控制供地节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一城一策”分类调控,稳步控制房价的大涨大跌。作为全国首批住房租赁培育试点,杭州推出“租售同权”试点,建起全国首个智慧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租房交易变得透明可信。

为让老百姓住得安全舒适,浙江加快培育57个省级未来社区试点,新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示范小区841个,开工改造622个老旧小区,治理改造农村危房29万户,惠及群众近200万人。到2020年底,全省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54.9平方米。

全域建设美丽大花园——

“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绿道全线贯通;丽水瓯江两岸2604公里绿道建成;富春江上沙洲点点,白鹭翩跹,宛如现实版“富春山居图”……经过3年建设,浙江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老百姓在大花园中“养眼、养身、养心”。

去年以来,浙江全力打造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清新空气示范区、全域“无废城市”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森林覆盖率上升至61.2%,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六项指标首次全部达标,省控断面I—III类水质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让美丽浙江绿意更浓。

建设“四条诗路”、海岛公园、名山公园、5A级景区创建、百河综治、珍贵彩色森林等十大标志性工程,培育12家千万级大景区,打造100条精品旅游线路,浙江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把美丽浙江建设得更具诗情画意。


省重点保障性安居工程——舟山市万阳花园安置小区

 

在共治智治整治中

奠定平安基石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石。全省各级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切实扎紧风险防范化解的管控闭环,巩固和发展平安浙江建设良好态势,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

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初步成型——

去年以来,浙江扎实推进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科网格建设,“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在县级矛调中心,群众反映诉求和矛盾纠纷被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2020年县级矛调中心共接待群众134.9万人次,受理矛盾纠纷66.2万件,化解成功率94.9%。

在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高效运转。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开展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用高效服务让群众办事“就近跑一次”。

在乡村社区,33.5万名专兼职网格员每天奔走在6.1万个网格里,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守护小网格,筑牢平安基石。

扎紧风险防范化解的管控闭环——

浙江注重源头治理,从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入手,采用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的办法,专项整治社会治理领域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营造风清气正、安定有序的环境。

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我省政法部门以“十大专项行动”和“六清”行动为抓手,高强度推进依法严惩、高质效办理黑恶案件,高标准落实十大重点行业乱象整治。

完成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各地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和消防安全、“三个三”风险隐患排查等重点整治,特别是危化品运输“铁拳整治”专项行动和全生命周期安全重点整治,实现全省涉及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9.26%,事故多发易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20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下降22%,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3.9%,火灾起数下降23.6%。

深入推进平安智能化建设——

浙江高度重视智能政法建设,深入实施政法数字化协同工程,形成了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雪亮工程”、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移动微法院”、浙江智慧检务、“云上公安·智慧警务”、“公正E通”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平安建设的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共享协同效能显现。

公检法司机关在逮捕、起诉、审判和执行4个环节网上协同办案、全程留痕;进入微信小程序“移动微法院”就能网上立案、在线庭审、申请执行,所有司法程序均可全流程在线流转;9605个智安小区和4992个智安单位采集到的数据汇入公安系统大数据库,实时智能预测预警……浙江“智治”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平安建设提供了无限空间和广阔的前景。

 

杭州市拱墅区和睦新村普惠型托育中心“阳光小伢儿”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民生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浙江正以“八八战略”为行动指南,以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富民惠民安民新举措,努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始终走在前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