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高标准建设全域“无废城市”

2024-03-31 11:2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钱慧慧

钱慧慧

 

  率先将“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写入地方性法规;全国首个开展“无废城市”数字化改革试点;所有设区市入列国家“十四五”“无废城市”百城建设名单;“蓝色循环”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杭州亚运”成功打造亚运史上首届大型“无废赛事”……

  每年的330日是“国际无废日”。自2020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以来,浙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综合协同、联治共建,统筹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辨识度、引领性的重要成果,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筑牢了绿色基底。

  

校园智能回收箱


建章立制

全面发力“无废”建设

  

  《浙江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22025年)》《浙江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232030年)》《关于浙江省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无废城市”建设离不开制度支撑。近年来,浙江相继印发多份配套文件,从多个层面强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制度支撑,并通过建立贯通上下的组织架构和推进机制,推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向着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为了让机制运行更加顺畅,浙江构建起省、市、县三级“会商、调度、督导、帮扶、宣贯和评估”体系,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美丽浙江建设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每季度发布“无废指数”,并将其纳入设区市重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有力推动各地各部门对标对表、精准发力,实现补短板、提质效。

  同时,不断加大要素保障。省财政安排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6.97亿元,统筹用于支持“无废城市”建设、污染物减排等工作,专门设立“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示范”等科研攻关,启动实施相关项目12项。

  全面发力之下,各地“无废城市”建设成果斐然、亮点纷呈:杭州、宁波、金华涌现出“虎哥”“鲸鱼”“灵猫”“搭把手”“红葫芦”“考拉”等多种生活垃圾及再生资源回收模式;金华永康创新推出“秸秆换肥”模式,成功打通“政农企”三方利益链,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台州天台构建VOCs治理“绿岛”模式,实现“以废治废”;绍兴嵊州探索养殖“无废+”新可能,走出了一条为养殖户谋福利的“无废+共富”新路……

 

源头把控

释放“错位资源”价值

  

  干净的道路、现代化的建筑、清新的空气……绍兴市循环生态产业园颠覆了大家对垃圾焚烧厂的固有印象。在这里,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将用于发电供热,剩下的炉渣会变成建筑材料。园内装有空气净化系统,高温烟气实现达标排放。

  “源头‘减肥瘦身’,是解决固体废物问题的根本出路。”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土固处负责人表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针对以部分工厂企业为代表的产废“主力军”,浙江协同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无废工厂、无废园区创建,以此为重点抓好源头化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新增国家绿色工厂97家、绿色工业园区6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1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5家,培育创建省级绿色低碳工厂100家、工业园区10个。

  想要“无废城市”全域化,需要每个“无废细胞”的配合。对此,浙江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强化农业垃圾源头治理;启动首个外卖塑料“零废弃”试点,推动循环利用;大力推广“以竹代塑”,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全面推动源头减量。截至目前,全省化肥农药用量实现“9连降”,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553个、片区196个,超6000家菜鸟驿站回收再利用快递包装达179万件、总计减碳66.29吨。

  为了让“放错地方的资源”实现价值利用最大化,浙江聚焦小微产废单位,建设覆盖全省的垃圾回收再利用体系。全省累计建成危险废物小微收运平台116个,覆盖小微产废单位约7.8万家,年转运危险废物超11.5万吨。全省布局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企业65家,共设有回收网点81个;全省19741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全部建立农药、农膜“旧瓶换钱”“旧膜换新”回收模式,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率和废旧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

  

数字赋能

提升智慧监管实效

  

  污泥转运车辆GPS数据全部接入平台,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车辆状态、所在位置以及历史运行轨迹。当企业污泥库存量大于仓库容量的80%,平台就会发出告警,并适当提升企业收运排序优先级。

  这是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展示大厅里“数智无废”建设中污泥板块的运行情况。通过这一平台,柯桥区所有污泥转运车实现“收运一条链”管理,污泥处置实现全流程监管,助力实现污泥动态清零。

  污泥处置收运的数字化监管是浙江“无废城市”数字化改革的一个缩影。2021年,浙江上线“无废城市在线”数字化综合应用,打通公安、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诸多部门,并实现省市县全域贯通。自上线以来,已实时监管服务企业23万家,动态监控危险废物转移50多万批次,线上促成固废交易2400多笔,并发布全国首个“无废指数”。

  各地还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提升数字赋能实效。杭州开发“无废亚运”场景,实现“无废赛事”固废管理、风险排查、信息发布、宣传报道等一屏统揽;宁波市镇海区完成全省首个区县级“无废指数”及减污降碳绩效测评体系场景模型搭建和软件开发工作,实现数字化展示及工作任务下发填报功能;湖州市“铅蛋”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应用新增风险预警与预警处置模块,强化三色管理方式及数据统计功能,累计预警1.17万余次……

  “垃圾虽小,背后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在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看来,“无废城市”正是推进“双碳”、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载体。接下来,浙江将对标“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持续深入打好“无废”提升战,奋力打造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新标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