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建设
浙江道路的“安全密码”

2019-07-23 15:0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谢佳 杨壹

杭州交警指挥中心


谢佳 杨壹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近日,浙江省公安厅交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全省道路通行效率不断提升,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交通事故数已持续15年下降,连续9年实现重特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零发生”。今年15月,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比下降51%

  在公路通车里程快速增长、“车多警少”矛盾突出、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浙江是如何做到道路畅通、交通事故连续15年下降的?

  

“智慧大脑”高效指挥

  

  安装“最亮双眼”,通过“最强大脑”,运用“最优算法”,在线生成交通疏堵策略。这是杭州有效指挥交通、保证车辆畅行的秘诀。

  杭州的“城市大脑”是以交通领域试验为起点,不断拓展延伸至城管、卫健、旅游、环保等领域的。随着技术不断完善,3400多路球机监控升级改造完成,以“城市大脑”为平台的杭州道路交通指挥系统进入了第二代,越来越“聪明”。

  杭州交警相关负责人说,利用接入的视频监控和信号灯,“城市交通大脑”每2分钟便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一次扫描,实时检测在途交通量、延误指数、拥堵指数、快速路车速等7项“生命指标”,且能自动识别110种警情,快速形成97种闭环处置模式。

  “交通大脑”产生最佳决策后,需要“最快双腿”处置警情。杭州公安交管部门大力构建“情指勤督”指挥体系,在加强固定执勤岗、路长岗长巡逻的同时,在20179月组建了一支由67名民警、150名辅警组成的交警机动队,与路面常态勤务一起,第一时间处置“城市交通大脑”发现的各类警情。

  20187月,杭州还建立了路面管理网格化数字勤务新模式,将全市划分为67个常态勤务责任区,依托“城市交通大脑”预警报警,实行网上勤务派勤、警力定位可视,在杭州主城区交通出警实现1分钟响应和中心5分钟、外围8分钟到达。

  据统计,杭州“城市交通大脑”日均查报警情3万余起,并对可能发生异变、突变的交通趋势,提前作出警示,为指挥人员采取交通诱导和调整交通组织、勤务部署等应对措施赢得了时间。

  

24小时“无缝检查”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虽然耳熟能详,但仍有不少驾驶员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

  以对人民群众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浙江交警无论风雨、不舍昼夜,坚持24小时不间断、不定期、高频次检查来往车辆,重点打击与交通事故发生关联度高的违法行为,持续营造严管严查氛围。2018年,全省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682万余起,查处量居全国第三。

  特别针对民众反映最强烈的酒驾问题,今年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全面升级酒驾查处,各地联合各警种,每天组织路检路查,每月组织全省统一行动,并向农村道路延伸。嘉兴设立“零酒驾”严管街区,由市文明办、交警、街道等与沿街商户签订禁酒驾责任状,并在酒吧、酒店等重点场所安装语音提示器,从源头上预防酒驾。2018年,全省共查获酒驾(含醉驾)9.1万起。

  对交警部门而言,每年的春运都是一场道路安全“大考”。2019年春运期间,浙江全省旅客发送量为1.38亿人次,其中道路客运量约1亿人次。

  为确保老百姓能过上祥和春节,春运启动前,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密集开展隐患排查,梳理出禁止参加春运的199名驾驶者和全省十大事故多发路段,并通过动态管控杜绝此类严重隐患上路。春运期间,启用480处春运交警执法(服务)站,对“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开展检查,严厉整治“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营造严管氛围。据统计,今年春运期间,全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6.58%,实现了“三个不发生”目标。

  

交通事故“可防可控”

  

  320日,李某驾驶的汽车在G60沪昆高速抛锚,高速交警立即提醒:“车辆靠右边停,打开‘双闪’,后方150米三角警示牌放好,车上的人撤离到安全地带。”

  等李某撤到护栏外侧后不到1分钟,一辆重型半挂车撞飞了他的故障车。看着残破的车辆,李某感激地说:“幸亏交警提醒我,否则现在人都没了。”

  交通事故“可防可控”,是浙江高速交警一直秉持的理念。针对近年来货车事故频发的现象,全省高速交警广泛开展货车专项治理,不仅大力整治违停、低速、闯禁等常见的货车违规行为,还严厉管束违法变道、跟车过近、疲劳驾驶等行为,通过科学精准防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

针对交警传统路面末端管理、被动处置的局限性,浙江高速交警还创新推行“先扫码、后上车”“先检查、后处罚”的数据警务新模式,同时将事故防控着眼点聚焦到以交通宣传为代表的“非传统”领域,通过打造事故预防“第二战场”,找到了亡人事故新的下降通道,实现了从“事后处罚”向“事前消除隐患”的转变。

今年春运期间,浙江高速交警提出“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的“九字警句”,通过微信、微博和抖音等新兴媒体在网友和人民群众间广为流转,深入民心。

  

协同共治压实责任

  

  余姚古乍线阳光公寓路段交通繁忙、村居密集,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去年,余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与交通局、街道联手开展整治,设置了警示桩和护栏,并适当延长左转车道。一年来,此段路线无一人因交通事故身亡,周边群众放心不少。

  联合各部门开展事故防控工作、协同治理,这样的理念正在不断强化。去年,省平安办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纳入平安考核,并首次将电动自行车交通死亡事故作为考核项目,再次强化了地方协同治理交通的责任。

  在“考核棒”的指挥下,嘉兴坚持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大力开展“珍爱生命,铁拳护航”交通安全大会战,全市一次死亡2人事故起数同比下降60%;温州建立快递行业、外卖企业文明守法指数发布机制,力促“外卖小哥”文明安全出行;宁波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采取实时查处和事后追处相结合方式,严查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湖州、舟山、台州等地对工程运输车实行积分化考核、区别化奖惩,凡发生责任死亡事故,一律对车辆所在企业及所有车辆实行停驶整顿。

“为了生命安全,驾乘电动车不能闯红灯、逆行、随意横穿、与汽车抢行;酒后同样不能骑行电动车……”萧山的俞女士最近因为骑电动车逆行,被交警拦下处罚,“一旦发生事故,电动车驾驶人头部最易受伤,往往承受不住巨大的冲击力产生致命伤,而戴头盔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在场交警教育俞女士后,送给她一顶安全头盔。

  今年以来,浙江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进一步严格电动自行车上路管理,开展电瓶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的行动。目前嘉兴、舟山、台州、丽水等地区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