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与小哥的“双向奔赴” |
|||
|
|||
金龙君
在杭州,每天有数万名小哥上演着“飞驰人生”,用车轮与脚步编织着各自的生活篇章。据统计,杭州市网约配送员群体注册人数高达35万,其中周活跃骑手11.03万人,每日配送量达220万单,成为服务经济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 为让“小哥群体”以主人翁姿态融入杭城,2024年以来,杭州市探索加强党建引领“小哥友好城市”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小哥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小哥们也将杭州的这份深情厚爱,化作一次次温暖的回馈,共同建设这座“有爱”的城市。
杭州外卖小哥志愿者劝导文明出行 凝聚小哥向心力
网约配送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跃地带”,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杭州市在网约配送员群体发起寻找党员活动,通过平台数据比对和属地电话联系、上门走访,逐一核实党员身份,动态摸清6大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在岗流动党员情况。 紧接着,杭州市开展网约配送员党员全覆盖工作,让流动党员找得到“家”,更融得进“家”。余杭区依托全省首个区(县)级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小哥流动党员党支部,拱墅区发挥美团杭州总部所在地优势,组建美团(杭州)外卖骑手流动党支部,西湖区11个镇(街道)全覆盖成立新就业群体党委。 到2024年底,杭州市网约配送行业党组织从13个增至50个,各类群团组织增加到170余个,形成“行业党委、中心党支部、单元骨干”的三级架构。来自安徽的外卖骑手流动党员黄正说:“在‘第二故乡’杭州找到组织,很温暖、很开心。” 网约配送群体人员多、流动大,如何管得住、服务得好,实现新业态党组织既有形更有效?杭州市压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县(市、区)属地责任,以骑手党员为骨干,把394个实体配送站点划成单元小网格,由片区站长担任网格长,带动网约配送群体嵌入基层治理网格。 目前,杭州市线下有49名属地优秀网格长担任“骑手政委”,就近纳入现有基层治理网格,线上则以配送区域为单元推动建立340余个众包骑手微信管理网格,并从优秀骑手队长中选优配强网格长,加强群体序化管理。
营造关爱好氛围
门难进、路难找、车难停,小哥送外卖时常被卡在“最后一百米”,甚至发生与保安、商户、居民、执法人员的摩擦。 为破解这一痛点,杭州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委推出“小哥码”,集成身份认证、区域导航、物业准入等功能,打通美团、饿了么等7大平台数据,引导小哥注册,以数字化手段链接线上线下友好场景,传递城市对他们的尊重与关怀。 目前,“小哥码”已在1320个小区、442个园区推广,骑手扫码3秒即可通行封闭小区,每单节省4—5分钟。依托“小哥码”,各部门建立了交通畅安、物品存管、纠纷调解等管理机制,累计打造专用接泊设施、停车区域、智能外卖柜等各类友好场景2537处,开放小区封闭侧门170余个。 聚焦关键小事,暖心之举在杭州不断上“新”:3025处综合服务驿站方便小哥歇脚、纳凉、喝水;770余个社区食堂向网约配送员错峰开放。西湖区在各社区打造“友好一条街”,商户主动报名为小哥提供公益理发、免费托幼、折扣洗衣等服务。 关爱之情落在实处。杭州市还出台有关新就业群体居住保障服务等政策,放宽蓝领公寓面向新就业群体申领条件,推行小哥专属公寓集成服务模式,通过“小哥码”上架14个项目1000余套平价房源。杭州市各级慈善机构设立13个暖心基金项目,引入专项资金、社会捐赠294万元,惠及网约配送员群体1.5万人次。 “新骑手”如何更快成长?“老骑手”如何走得更远?杭州市在2021年就建起“小哥学院”,资助203名网约配送员参加学历教育,技能培训1.1万余人次,有效赋能小哥学历、技能“双提升”。 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区等地通过举办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评选出一批“岗位技术能手”。浙江省“最美骑手”黄晓琴在2023年首届全国外卖配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夺得总冠军。
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小哥驿站” 激活友好新动能
小哥走街串巷,工作灵活机动,既是平安守护的“移动探头”,更是社会治理的“基层好帮手”。杭州市、区两级建立社会工作、政法、公安、网信等部门信息沟通机制,吸纳网约配送员广泛融入参与,加大线上正向引导和跟进处置,更好调处各方矛盾纠纷,有效将风险处置在萌芽状态。 滨江区组建“e警骑手联盟”,吸纳200余名小哥参与治安巡逻、反诈宣传;余杭区组建骑手应急救护队伍“仓前小哥城市英雄急救侠”,多次在交通事故中实施急救;西湖区快递员廖永江凭借敏锐洞察力,两次拦截老年人保健品诈骗。这些“骑士侠”践行“随手公益”,积极助力社会风险早发现、社会矛盾早化解。 为使网约配送群体说话有人听、难事有人办、梦想有人帮,杭州市还定期召开网约配送群体“圆桌议事会”“红茶座谈会”,邀请小哥、居民、物业等共商急难愁盼问题,确保诉求第一时间收集、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纠纷第一时间调处。 萧山区开展站点专访、骑手走访“民情双访”,有效破解停车难、就餐难、休息难;上城区引导成立清林公益服务中心,在骑手彭清林带头推动下,有效解决了停车难、充电难、进门难。诉求直通、问题速办,让小哥感受到“说话有人听、难事有人管”。 赠之温暖,报以热爱。杭州的小哥们正以公益行动诠释主人翁精神,成为“善治杭城”的亮丽名片。 每周三上午,因跳桥救人而出名的外卖小哥彭清林和他的同事会出现在马路上,手举文明劝导手牌,引导行人和车辆快速通过,与交警一起维护易堵路段的交通秩序,护航上学上班路。 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390余名的拱墅区“骑士汇”志愿服务队,不仅在送餐的同时为基层治理搭把手,更在关键时刻开展紧急救援,用实际行动诠释“城市守护者”的角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