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1年第九期>从先行先试到率先示范
湖州:“碧水行动”迈向纵深

2021-06-02 10:3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杨晨 徐耀中

杨 晨  徐耀中

 

南太湖作眼眸,苕溪显风韵,仁皇山展胸襟,莫干山秀气魄,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这是湖州的山水之美。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湖州自2014年以来,坚持以“五水共治”和“河长制”纵深带动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全域水环境面貌发生显著改善,连续7年夺得“大禹鼎”,为打造美丽中国标杆市不断添砖加瓦。


治理后的湖州西山漾

 

领导领衔带头治

  

每年年初,湖州市委、市政府都召开全市治水治气动员大会,第一时间发出治水“动员令”;年中,市主要领导牵头召开推进会,对治水工作重大问题进行协调督办,真正做到靠前指挥、一线督战;年末,统一组织对各区县进行年度考核,并作为向省推荐优秀争鼎的依据……

为确保“一泓清水入太湖”,湖州始终坚持“一把手”领衔挂帅,市、区县均成立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年度安排高规格部署推进治水工作,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7年来,累计完成投资537亿元,有力保障了全市治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专题调研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纲主持召开全市治水治气工作督导会议,率先吹响了全力以赴守护碧水蓝天的冲锋号。

治出优良水质。近年来,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地表水监测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交接断面水质满足功能要求比例、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所有入太湖断面水质连续13年稳定保持在III类水以上。7年来,在全省率先完成245.2公里垃圾河、258.9公里黑臭河治理任务,对62.3公里黑臭河进行深化整治提升,完成1752个挂号小微水体的整治销号工作,对4733个水体开展深化提升整治,显著改善全市水系水环境质量。

治出转型升级。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累计关停并转涉水重污染高耗能企业和“低小散”企业(作坊)4054家;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集中配套治污设备,建成省级认定小微企业园63个、在建50个,入驻企业3334家;587家规模养殖场因地制宜、一场一策均配套建设与养殖场规模相适应的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9.32%;完成60万亩的渔业尾水养殖治理,并先后出台市级和省级两项技术规范标准;推进太湖禁捕退捕及渔民转产转业,转产安置渔民2059人。

随着“五水共治”的持续强势推进,小微水体综合整治和美丽社区建设齐头并进,全市820个问题水体变成“小微景点”,一大批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成为城市建设新亮点,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多管齐下系统治

  

每天巡河一小时,对于长兴县和平镇长城村党总支书记徐伟良来说,早已成为习惯。作为村级河长,3300米的西大河牵动着他的心,从过去的垃圾漂浮、黑臭水环绕,到如今的全县最美生态河道之一,现在西大河沿岸已经建起了生态绿道,成为了村民们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景美人和生态河道在湖州比比皆是的背后,是湖州7年来坚持打好治水组合拳、多管齐下“系统治”。

源头治理。完成太湖南岸65.5公里湖岸线,纵深岸2公里范围内1184个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整工作,排查出各类排污口769个。建立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

整治反弹。全市7373条河道、310个湖泊(水库)、500公里已整治的黑河、臭河、垃圾河及小微水体均实现清单管理、挂图作战、销号推进。通过基层自查和治水办日常巡查督查的形式对建成区黑臭水体情况进行摸排,发现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在国家第一轮黑臭水体强化督查中实现全市黑臭水体“零发现、零通报”的目标。

污水零排。出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将工业园区、居民小区、乡镇(街道)、餐饮其他类等四大类污染源纳入建设单元,做到类型全覆盖,提前两年全面完成全省重点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管理和验收“三统一”。

严控蓝藻。构建“预、拦、捞、修、联”五大防治体系,编制《2020年太湖蓝藻应急防控暨水环境质量保障方案》,累计增设各类拦截设施约32公里,控藻平台5座、打捞平台6座,各类打捞船只65艘、推流器11.6公里,大大提升太湖沿岸和城市内河蓝藻防控和拦截打捞能力。

修复生态。完成81个建设项目,做到每个区县打造一条河道、一个湖漾的生态修复样板,每个乡镇(街道)打造一条修复示范河,德清蠡山漾成为全国第一条示范河湖。在大钱港等入湖溇港开展生态缓冲带划定试点,有效拦截污染物入湖。持续改善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成30000多平方米景观浮岛,增设夜光爆气装置60台,推流器5公里,总绿化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完善机制长效治

  

为持续做好“水文章”,答好“生态卷”,湖州不断完善机制、强化督查,确保治水成果取得长效。

深化河(湖)长制。全面建立“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河长组织体系,34位市领导主动带领全市3660名“河长”共同履职,有力推动“河长制”落地生根。向社会招募有责任心、热心公益的“企业家河长、乡贤河长、巾帼河长、养殖户河长、洋河长”等民间河长6000多名,引导广大群众做治水的参与者、支持者、推动者、监督者。

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制定《水工程生态建设技术规范》等市级以上标准21项,出台《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净化技术规范》《湖州市水产养殖尾水排放规范》等6项农业养殖类地方标准。2019年10月在全省率先制定发布地方“污水零直排区”“1+3”建设标准。

构建多元化督查格局。着力构建定期开展治水例行督察、专项行动督察及区县交叉督查的治水督查体系。每年开展市政府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的治水集中督查,开展市人大、市政协“专项监督、民主监督”。对严重问题通过“电视问政”“曝光台”等全民监督平台进行媒体曝光,并跟踪约谈整改,通过督查有力推动工作落实。

探索设立“公众护水基金”。创新推行“生态绿币”,群众可以通过参与治水积累绿币兑换生活用品、获取低息贷款,已累计发放绿币816万余枚、兑换445万余枚,定期开展群众性集中巡河和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广大企业、公众持续投入到“五水共治”的热潮中来,群众对治水工作满意度持续提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