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
以垃圾革命蹚出绿色之路

2023-01-18 08:57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叶慧 李敏敏

今日浙江记者  叶 慧  李敏敏


义乌市生活垃圾焚烧厂


垃圾治理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自2017年12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垃圾治理攻坚战以来,浙江按照生产环节要“控”、流通环节要“限”、消费环节要“管”、投放环节要“准”的要求,强化行政推动、源头治理、全民参与、全域推进,率先在全国成为垃圾“零增长”“零填埋”省份。

自2021年底开展全国垃圾分类考核评估以来,浙江均获东部地区各省(市)第一名,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全域统筹 强力推动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城乡,涉及家家户户。浙江按照系统治理理念,从法规、政策、标准、制度入手,城乡一体、全域统筹推进“垃圾革命”,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

法规先行。2017年印发省餐厨垃圾管理办法,2020年制定《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政策指引。以省“两办”名义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高水平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意见,配套开展源头减量、回收利用、能力提升、制度创制、文明风尚等五大专项行动,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为突破口,对生活垃圾问题进行全面的“大手术”,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浙江还编制全国首部城乡垃圾分类标准,明确提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标准,并配套制定新建住宅小区分类设施设置、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指南、一次性消费用品管控等10余个技术规范,让垃圾分类有标准可遵循。

为加强考核评价,浙江制定了考核办法及评估细则,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综合考评,每年表扬一批优秀市、县,对落后地区进行通报,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源头治理 科学分类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最重要的是源头治理。浙江建立垃圾总量控制机制,重点抓好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源头管控,环环相扣、综合治理,有效破解垃圾源头减量难题。

生产环节,制定《绿色包装通用规范》,鼓励企业生产可循环的包装材料。以快递、外卖等为重点,开展过度包装专项治理,推行绿色包装,推广使用可循环包装袋,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

流通环节,开展塑料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升级“限塑令”,在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场所限制使用塑料袋,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

消费环节,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不使用一次性杯具,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宾馆(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消费用品,餐饮饭店不主动或者免费提供一次性餐具,大力开展“光盘行动”。

加强源头治理的同时,浙江特别重视垃圾回收再利用,通过优化布局垃圾回收网络,创新垃圾回收方式,培育垃圾回收骨干企业等措施,加大垃圾回收力度,促进资源化利用。

各地纷纷开展“撤桶并点”,按照新建小区1个小区设置1个回收站点、其他每1000户居民设置1个回收站点、乡镇和村每2000户居民设置1个回收站点的要求,因地制宜改造或新建了14300个垃圾回收网点、220个分拣中心,对生活垃圾统收统运、应收尽收。

原有“小区分散转运+环卫集中处理”方式难以避免生活垃圾混装混运,宁波市转换思路,实行“一种车辆收运一种垃圾”,生活垃圾在小区分类归集后,由环卫部门专车分类收运。

针对垃圾分类普遍存在的“分不好、投不好、回收不好、利用不好”等问题,浙江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强、网络密的再生资源回收龙头骨干企业。

湖州市扶持本土回收企业“收编”社会零散回收商,推出“铛铛师傅”上门回收垃圾业务,日均回收再利用垃圾250吨,有效减少了进入焚烧厂处置的垃圾量。杭州市余杭区引入虎哥环境有限公司,将1004个小区划分为170个网格,每个网格建立1个服务站,打造“家庭垃圾袋—小区服务站—清运车—分选总仓”的垃圾处置路径,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运和分选处置的全过程智慧管理。

到2022年底,浙江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4232个、示范村1200个。五年来,全省垃圾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末端处理的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

人人分类 变废为宝

设施是影响垃圾处置能力高低的关键环节。浙江各地编制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科学测算生活垃圾产生量,将生活垃圾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的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紧盯“零填埋”目标,全省大力开展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攻坚行动,通过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垃圾处理设施,提高日处理垃圾的能力。目前,全省共建焚烧设施75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61座,总处理能力达到每日9.8万吨,完全满足处理需要,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借助科技手段,长兴县将垃圾“变废为宝”,建设有机肥生产项目,打造智慧化堆肥车间,每年处置利用易腐垃圾沼渣、秸秆等废弃资源能力达到4万吨。该项目还获得国家绿色金融贴息11.7万元,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

垃圾分类是一场全民的理念变革、习惯变革,将是一个持久的渐进过程。浙江持续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等“八进”活动,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同时,压实单位和个人的主体责任,加大居民和单位分类投放质量、定时投放执行等情况的执法力度,依法曝光、查处、惩戒垃圾不分类行为。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执法案件约44万起,处罚金额约7800万元,形成有效震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