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全力“拼经济”最强音 |
|||
|
|||
姜巽林 8月1日上午,温州市举行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例会暨2023年第二次县(市、区)比看现场会。全市12个县(市、区)和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的“一把手”登上“擂台”,汇报工作进展,直陈存在短板。紧接着,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和村党组织书记代表“三基三主·乡村擂台”学习比拼会也擂响了“战鼓”。 全力拼经济、抓项目、抢进度,全面出实招、解难题、办实事……今年以来,对标攻坚、创新争先、大抓落实之风劲吹瓯越大地。今年上半年,温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5.9亿元,同比增长7.5%,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好于预期、高于全省”态势。 温州市瑞浦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 真刀真枪“比” 2023年初,浙江发出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的动员令,全省各地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温州各级擂台赛上,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落实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围绕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亮晒了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攻坚任务完成情况,通报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情况。 一个个加速推动的项目、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据,汇聚成一幅大抓落实、攻坚克难的生动场景:今年上半年,青山、比亚迪、金风、运达、中广核等头部企业携大项目密集落子,全市签约新能源产业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595.84亿元,新招引落地投资亿元以上新能源产业项目22个。各地各部门齐力抓落实,取得了温州湾新区挂牌成立、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市成功获评、省重大产业项目入选数全省第二、滨江CBD崛起10幢总部大楼等一揽子重大突破,形成了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中印尼(温州)产业合作园、国家电子营业执照集成应用先行先试区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从生机勃发的春天,到热浪澎湃的盛夏,今年两次比看现场会的“战鼓声”在温州持续回荡,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激情”在这里不断上演。今年上半年,温州规上工业增加值766.3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全省平均4.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60.7亿元,同比增长10.0%,高于全省平均0.9个百分点;新设市场经营主体12.13万户,在册市场经营主体总量136.09万户,增长10.7%……展现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创新机制“赛” 发展的成色,关键看干事者以什么心态、姿态和状态去拼搏。 对温州的县(市、区)委书记、市直部门“一把手”、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而言,这几年,每逢经济发展关键节点、重要时刻,走上“温州擂台”参加这特殊的“考试”,已成惯例。 一道道“考题”,考的是发展中有何亮点项目,存在什么短板问题,下一步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一位位“考官”,是场内的温州市四套班子领导,也是在场外关注着比拼“战况”的每一位干部和群众。 一次次“考场”,分成三大类摆开“擂台”:“县区比拼现场”,聚焦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招引和落地建设情况,集中展示亮点项目,突出短板问题整改,比一比产业项目,赛一赛发展成效;“镇街亮绩赛场”,亮晒乡镇(街道)主要工作指标,层层传导工作压力,激励乡镇(街道)克难攻坚、打造亮点、争先创优,全力打好各项攻坚战;“局长问政考场”,以部门督政和媒体问政的方式,请局长们回应问题、表态承诺、拿出整改措施,倒逼部门强化担当、补齐短板、攻坚争优,助推重点工作和重大民生问题落实。 这一以比看促落实的工作机制始于2018年8月。彼时,为更好凝聚干劲、鼓舞士气,温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开展“温州擂台·六比竞赛”,通过搭建“互学互比互促”平台,督促和激励各地各单位“比质量、比位次、比创新、比项目、比环境、比担当”,推动全市形成大抓落实、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2019年,“温州擂台·六比竞赛”向着“系统化集成、体系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目标化引领、全程化考核、制度化奖惩”迭代升级,督促和激励各地各单位全面掀起“思想大解放、行动大担当、实绩大比拼”的工作热潮,助推温州“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2021年11月,温州市委提出“打造温州擂台的升级版”,变化体现在次年首次比看现场会中:突出招大引强、突出对标比拼、突出人事贯通,“三个突出”紧扣“项目为王”,推动“市内比”向“市外比”拓展,把责任压实到具体人,体现了新思维、新视野、新格局。 一年年持续开展的“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和攻坚任务扎实落实,激励党员干部把实绩写在温州大地上、写在人民的美好生活中。 全力以赴“干” 有形的“考场”只设半天,无形的“考场”则在温州发展的每一天。 从2023年第二次县(市、区)比看现场会,到第二次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再到“三基三主·乡村擂台”学习比拼会……火热盛夏,接连举行的各级擂台鼓舞激励温州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攻坚克难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 以实干为导向。“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推动全市各地把自身工作置于发展大局去考量、谋划,围绕经济发展速度的底线、标线和高线“三条线”,目标立起来、举措摆出来。要求各地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迎亚运盛会“三大提升行动”“四大振兴”等党政中心工作,把比拼中形成的进取精神、攻坚精神内化为行动自觉,变成抓机遇、勇争先、谋发展的执行力。 以实绩论英雄。“擂台”比拼比的是“真功夫”,较量之间,引导各地各部门以实际行动推动市委全会精神落地见效。尤其是“打擂”中查摆的短板问题,要求狠下决心落实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把阻碍前进的“绊脚石”变成再上台阶的“奠基石”。 以实效赢民心。比学赶超,归根结底是为了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更多地化作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摆在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大场景下的“擂台”,也号召全市干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运用践行“浦江经验”,把“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贯穿各项工作中,让“成绩单”一笔一画落在持续攀升的数据线里,更落在老百姓幸福的笑脸上。 “战鼓”声声持续激昂,温州快步迈进在“再燃激情、再展雄风,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再谱改革开放新篇章”的新征途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