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
以“质”厚植竞争新优势

2025-02-28 17:03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王芸 李玲 梅昕知

王 芸  李 玲  梅昕知

 

  近年来,衢州市以质量强市为主引擎,围绕办好助企惠民“十件实事”主线,以开展质量强企强链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质量提升,优化品牌培育,夯实质量基础设施,以质量管理提质进位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衢州市新增“品字标”企业42家,质量基础一站式平台累计服务企业1574次,研制发布“浙江制造”标准4项,发布市级地方标准29项,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967件。


衢州市对开化龙顶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质量帮扶


质量提升培育新动能

  

  为推动重点特色产业发展,衢州市重点围绕省八大产业集群和市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开展新一轮产业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特种纸、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7个特色产业开展质量项目攻坚,形成产业链问题清单、质量政策工具清单,明确质量提升的目标、措施、路径,并推动这些项目纳入全省百个质量攻坚项目清单。

  “随着国家出台系列规范和支持政策,我们通过提质量、强链条、搭平台、增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六大标志性产业规模不断提升、融合案例不断形成、产业发展生态不断优化。”衢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2024年,衢州市六大标志性产业链产值达到2061亿元,新材料产值接近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35.3%。

  将深耕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企业质量攻关、质量创新、质量提升的“关键一招”。为培养更多质量领军人才,衢州市持续加强对“首席质量官”的指导培训,并将“首席质量官”奖补纳入市政府“大商贸”政策,对通过省级培训优秀的“首席质量官”给予每人1万元一次性个人奖补,激发企业设立聘任“首席质量官”热情。截至目前,已发放奖补资金149万元。同时,还培育了一批技术过硬的政府质量奖评审员队伍,为企业质量改革创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目前拥有省级评审员7名、市级评审员28名。

  衢州市还积极实施质量提升强企行动,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不断完善企业质量治理体系。2024年以来,已推动130家规上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在龙游县造纸产业等7个行业150家小微企业中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竞争力。

 

品牌培育塑造新优势

 

  品牌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现,也是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内容。

  衢州市全面强化质量品牌培育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千企创牌”行动,引导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不断完善构建政府质量奖、“品字标”、知识产权为主要板块的质量品牌培育体系,增强品牌竞争力。“我们开展了国家、省政府质量奖的梯度培育和精准服务,持续完善涵盖种子单位、潜力单位、优势单位的创省奖三级培育库。”衢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衢州市还持续深挖特色资源优势,实行“动员一批、培育一批、认证一批”的“品字标”滚动培育机制,持续推进“品字标”企业提质拓面增量。截至目前,全市“品字标”品牌企业已突破200家,实现了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全覆盖。

  为建强高能级科创平台,衢州市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扩面强基”工程、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行动,面向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前沿技术领域等重点企业组织实施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积极培育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全力推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规范使用,提升胡柚、茶叶、莲子等历史经典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2024年,龙游的“龙游黄茶”成功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衢江的“杜泽茭白”标准质量提升成功入选浙江省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创新试点。

  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967件,同比增长37.93%,增幅全省第四;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

    

常山县油茶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


夯实基础搭建新阶梯

 

  在质量强企强链建设中,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衢州市积极实施“标准化+”行动,全面落实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制度。在2024年“大科创”专项政策中增加对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和标准创新型企业的奖励,分别给予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资金奖补。同时,组织标准化专家走访重点企业指导创新型企业申报,2024年共培育初级标准创新型企业52家。

  召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提升应用实施启动会暨数字经济领域对标达标提升标准化工作业务培训会;举办第二届中国标准化大会,进一步提升城市品牌,持续放大衢州特色标准效应,推动本土企业产业突围突破、提升升华;印发《衢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提升应用实施方案》,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鼓励执行推荐性标准,达到淘汰老旧设备、更新落后设备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目的……随着标准化建设“组合拳”的精准出击,标准提升对产业发展的牵引作用持续放大。

  为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衢州市持续组织全市推进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10家“一站式”平台累计入驻机构71家次,入驻专家127人,服务事项达235项。2024年以来,衢州市“一站式”平台共服务企业779家,服务总次数达1574次,协同企业解决了一批质量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为企业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下一步,衢州市将紧紧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聚焦“五链”融合,对标对表省市部署,深入服务全产业链,深层次厘清质量强企强链发展思路,持续强化品牌培育、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以高水平质量建设助推衢州高质量发展,在实干中浓墨重彩书写市场监管人的责任与担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