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
以文艺精品书写时代答卷

2025-01-31 11:2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孙菊红 李戈辉

孙菊红    李戈辉


1月4日,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浙江有12部作品获奖,覆盖电影、戏剧、理论文章等所有8大门类,实现大满贯,入选作品数量、总得分等排名均居全国第二,创下该奖改革后浙江历史最好成绩。省委宣传部蝉联“组织工作奖”。

近年来,浙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实施新时代新文化使命浙江探索“十大行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艺精品攀峰行动,创作出一部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佳作,推动浙江文艺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之江编剧村学员夜谈会


●精选主题


“在电影《热烈》中,我不仅看到了熟悉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更从主人公陈烁和教练丁雷身上,感受到普通人也可以拥抱梦想。”一位参与亚运筹办的观众在得知电影《热烈》获奖后激动地表示。《热烈》是一部献礼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体育电影,由杭州亚组委和省委宣传部共同策划,不但题材紧扣热点,而且富含杭州元素。

类似《热烈》这样用现实主义精神关照社会生活,是本次浙江获奖作品的鲜明特色。

洋溢时代味。获奖理论文章《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由中央调研组与浙江合作调研推出。该文紧扣“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重大节点,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对各地持续推进“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具有极强指导意义。由温州苍南籍作家黄传会创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一书,以“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科研人生为切入口,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赞歌。

充满人情味。由浙江省委宣传部与上海市委宣传部、河北省委宣传部合作出品的电影《人生大事》,将镜头聚焦到殡葬从业者,蕴含“人生除死无大事”的深刻哲理。网络文艺作品《陶三圆的春夏秋冬》,聚焦河南嵩山脚下一座平凡小村桃源村以及陶三圆等村民,通过七年发展,最终实现十八村联动发展模式,从贫穷落后村蜕变成为“中原第一村”。

彰显地方味。“登上天山放眼望,大美大爱大新疆……”歌曲《天山放歌》既融合了现代曲风,又包含了弹唱、器乐等多种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充满了浓郁的新疆韵味。尤其MV中还生动展现了乌什儒学馆、南孔爷爷、乌什衢州新村等衢州文化润疆元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可亲可感。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等出品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让观众不仅欣赏到优美的壮族山歌、别具风情的壮族服饰,更从电视剧主人公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身上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打磨内容


“我们特邀文艺界和考古界的专家组成顾问团,历时二十多稿,锚定文艺精品目标,对剧本进行精心打磨。”为了讲好“良渚”故事,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广播剧《遇见良渚》的主创团队精益求精。

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的重要论述,《遇见良渚》的主创团队通过查阅搜集海量资料,深挖各类专题片、纪录片,深入良渚采访采风,参加“良渚论坛”、拜访专家学者等多种方式,实地蹲点了解风土人情,沉浸式体验良渚文化。最终,他们以良渚古城遗址发现近90年以来的数个重要考古时段为节点,通过生动细腻的故事表达、身临其境的音响动效和惟妙惟肖的人物演播,精美呈现了四代良渚考古人八十多年接力奋斗,向世界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史的波澜壮阔历程。

华策集团出品的电影《万里归途》,则首次将中国外交官撤侨故事搬上大荧幕。为了更真实地还原画面,导演饶晓志带领剧组深入学习了不少撤侨报告文学。在开拍前,饶晓志还让每个演员都准备了人物小传,力求让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电视剧《县委大院》为了生动展现基层干部群像,其编剧专门到江西省大余县蹲点调研半年,认真观察县乡村三级干部,力求更真实地反映中国县域治理工作。

由浙江省委宣传部与北京市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合作出品的网络剧《我的阿勒泰》,根据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而成。剧本创作阶段,主创团队就邀请了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族的教授对其中的文化和民俗等细节问题进行把关。最终通过反复打磨,用影视化的艺术手法,将阿勒泰地区绿草如茵、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经典台词,更是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优化生态


“我真的很珍惜方小米这个角色,她带给我很多艺术上的改变,可能会影响我今后的舞台人生。”凭借现代戏剧《钱塘里》演绎方小米一角,台州籍演员李云霄一举拿下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

近年来,浙江持续构建文艺精品创作省域最优生态,加快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生态链改革,不断完善文艺精品创作激励体系、组织体系和引导体系,着力构建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良好格局。

重引导。一方面,加强对重大现实题材、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浙江特色题材创作的规划引领,构建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创作一批、推出一批”的文艺精品创作格局,着力培育具有示范性、引领性、标杆性的大作力作。另一方面,强化对网络文艺、演艺新空间等新型文艺形态的关注引导。精品微短剧创作计划、网络文学创作攻坚计划、演艺新空间优秀剧目展演计划……一个个重点项目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

强激励。围绕文艺“出精品、攀高峰”的使命任务,我省于2019年设立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每年出资1.3亿元,资助范围覆盖广播电视、舞台艺术等六大门类,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金额达1000万元。据统计,本届“五个一工程”的12部浙江获奖作品中,有7部为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24年,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又新增网络微短剧、工艺美术、数字展览等新兴艺术类型,持续提升资助水平。截至目前,基金已累计扶持创作项目916个、金额7.47亿元;奖励优秀影视精品29部,奖励金额共计9640万元。

育人才。深入实施“新峰”“新松”“新光”“新雨”“新荷”及“文艺名家计划”、舞台艺术“1111”等人才培养项目,着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文艺浙军。搭建中国网络作家村、之江编剧村、浙江文艺创研中心等平台,全力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动力。截至目前,入驻中国网络作家村的知名网络作家已达292位,作品转化交易金额超15亿元。

万年上山、八千年跨湖桥、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浙江文艺创作厚植沃土。浙江文艺将朝着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持续迈进,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