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2年第十六期
着力构建一流新兴金融中心

2022-08-31 11:0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张雁云

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雁云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提振经济的关键变量。全省金融系统将紧紧围绕“556”服务业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一湾、一城、一省、多区”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金融中心,加快推进金融现代化,实现金融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提升创新引领、变革重塑、风险防控、为民服务能力,为“两个先行”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锚定优质高效、供需协调

不断提升现代金融服务水平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直接和间接融资“两条通道”,推动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共生发展,实现融资质效再提升、金融供给与需求更匹配。

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疏通金融政策传导机制,推进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价,提高融资可得性、便利性和普惠性,打通民营和小微企业等融资堵点难点。支持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地方金融组织发挥自身特色,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金融要素配置更加高效、结构更加优化、循环更加畅通。

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升级版。深入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加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联动服务。在全国率先应用企业上市集成服务“凤凰丹穴”系统,提升企业上市“一件事”办理服务能力,加大企业股改扶持培育力度,通过资金全过程参与、政策全周期支持和服务全链条保障,高质量推动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

优化金融政策供给和营商环境。落实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助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支持助企纾困稳增长等政策举措。完善金融人才服务体系,加快培养引进高层次、紧缺型金融人才。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营造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

  

强化数字引领、融合共享

全力打造数智金融变革高地

  

加强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夯实金融科技支撑,普及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移动支付创新突破,以场景为牵引,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重大应用。

率先建设数智化区域金融运行体系。加快建设富有浙江特色数智金融平台,形成“平台+大脑”的数智化区域金融运行体系。推动金融领域数字化改革延伸扩面,引导金融机构围绕重大需求、梳理核心业务,找准跑道有针对性地建设重大应用,形成一批便民利民惠民、助企优企强企的金融机构重大应用。

深化移动支付之省建设。推动公共支付与关联业务的数字化、一体化运行。深化移动支付双向开放,提升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结算便利化程度。稳妥有序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进数字人民币在亚运会、民生服务等重点场景应用。

提升金融科技全球竞争力。深化建设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全面推广实施“监管沙盒”,集聚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的金融科技龙头企业,推动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支持之江实验室、世界银行全球数字金融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发展,深化前沿技术研发应用,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为金融科技发展贡献“浙江力量”。

  

突出创新开放、能级重塑

全力打造金融集聚创新高地

  

构建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新格局,以杭州核心区为龙头,联动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等市金融创新功能区建设,推动金融特色小镇迭代升级,辐射带动全省金融产业集聚发展。

提升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能级。加快集聚各类高端金融资源,重点布局金融总部、消费金融、金融科技等业态,提升整体能级,推动港湾核心区成为引领全省金融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动力源,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集散和枢纽作用,强化港湾核心区的全国、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

打造协同互补的六大金融创新功能区。支持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分别侧重财富管理、航运金融、绿色低碳金融、科创金融、产业金融、油气金融集聚发展,实现错位互补、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成为新的金融增长极和创新发展战略支点。

推进金融特色小镇高水平创新发展。推动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打造世界级基金小镇。支持西湖蚂蚁小镇、运河财富小镇、南湖基金小镇、鄞州四明金融小镇分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园、国际财富管理机构集聚高地、全国最优私募股权基金生态圈、金融服务制造业创新发展样板。

  

立足改革突破、联动发展

全力打造特色金融发展高地

  

发挥区域金融改革全国领先优势,加强联动互促、融合互鉴,着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带,不断利用改革手段探索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人民群众的新路径新经验。

建设科创金融发展特色带。依托杭州城西、宁波甬江、温州环大罗山、G60 (浙江段)等科创走廊建设,推动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杭州、嘉兴申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力度。

建设绿色金融发展特色带。加强湖州和衢州绿色金融改革经验复制推广,联动推进丽水气候投融资试点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金融机制,加强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发展基于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加大对低碳、减碳、脱碳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建设普惠金融发展特色带。纵深推进宁波保险创新和普惠金融改革、台州普惠小微金融改革、温州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改革创新、丽水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破解信用评估、风险定价等难题,加强差异化、个性化金融服务,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农民和弱势群体创业增收。

建设开放金融发展特色带。深入实施金融支持浙商“境内外双循环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推动外贸金融体系建设,推进舟山自贸区、金华开放经济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支持宁波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温州和青田个人侨汇结汇便利化试点等先行先试,形成与国际循环相适应、开放型经济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施策

统筹建设金融运行安全区

  

提升金融安全治理能力,精准识别、及时发现、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健全联动联防风险处置机制。严格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1+8+N”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建立完善地方金融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会商研判、防范化解和协同处置长效机制,层层压实属地政府、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责任,确保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有效顺畅运行。

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深化金融风险防控“天罗地网”建设,促进“技防+人防”“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重点领域以及各类新型金融领域风险的监测和研判,加强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对接,强化地方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推进重点监测机构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提升金融风险的感知、识别和研判能力,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稳妥处置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市场、司法、行政及行业自律管理等手段,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强地方金融组织分类监管,妥善处置风险隐患。强化房地产、大型企业流动性、企业资金链担保链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处置。做好网络借贷风险后续处置、私募投资基金风险防范处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